簡介
從漢中市天漢大道(南大街段)沿文廟巷進去,有大石牌坊、欞星門、泮池、大成殿等建築,共有百餘間房屋,巨碑林立,威嚴肅穆,古樹森森。欞星門是一座高大木牌坊,精雕細刻,彩繪如今仍歷歷在目。欞星門右側建有鄉賢祠,祀歷代漢中人在外地做官名聲卓著者;欞星門左側建有名宦祠,禮歷代外籍官吏對漢中人民立德立功者 。欞星門正中前方為泮池,泮池系封建科舉制象徵,中了科舉,方可跨越泮池。故考取秀才後就稱“入泮”。泮池前去約百步就是大成殿。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築,是祭祀孔聖人之殿。殿寬五間,上蓋琉璃瓦,斜山九脊頂,四角上翹,中間有對石獅雕刻龍形花紋,四角柱各雕一隻伏獅,背馱花瓶再立一柱。殿外砌以石欄桿,建築工藝十分精巧。大成殿殿闊五間,進深六椽。上施琉璃筒瓦,斜山九脊頂,四角上翹,坡度陡急。中間有石柱一對,上雕龍形花紋,四角石柱各雕伏獅一頭,獅背花瓶上再立一柱。殿外四周,砌以石循板欄,建築構思與工藝水平都很精緻。大成殿除房頂在“文革” 中罹難重蓋外,其餘部位,仍保留明代原貌,雄偉壯觀。大成殿有東西廊房,前為欞星門、戟門、泮池;後為尊經閣,分列志道、據德、依仁、遊藝四齋,閣後為會撰堂;左為明倫堂,右為府儒學(又名廟學),再右為南鄭縣儒學。
文廟欞星門左,建有名宦祠一座,祀歷代外籍的賢良官吏,對漢中人民立德、立功者;欞星門右建有鄉賢祠一座,祀歷代漢中人在外地做官的政聲卓著者。
漢中文廟東南建有方正學祠一座,祀明建文朝託孤大臣、殉節靖難之役的方孝儒。因孝儒曾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做過漢中府學教授,振興教育,啟迪後學,功德顯著,故後人建祠於文廟之側以祀之。又文廟正東建有藍公祠一座,祀明正德朝在漢中剿賊安民、恤苦販貧的藍璋,後人懷念,特為建祠於文廟之旁以祀之。
漢中文廟地基寬闊,與四鄰及居民地界毗連,犬牙交錯,常因爭地界糾葛不清。至明成化十年(1474年),會同有關四鄰,共同協商,劃清界限,刊立“漢中府儒學地基圖碑”一通,以杜糾紛。碑橫方形,高65、寬125厘米,界分兩段,前段刻地基丈尺畝數。其文日::“漢中府儒學地基四至周圍丈尺畝數,開列於後。計開:東至萬壽寺後宮牆,南北144丈;西至軍營巷道,南北1 12 丈;南至城牆,東西84丈6尺,北至官街,東西76丈。周圍地基,共416丈6尺,通該地171畝3分6毫有零。”後段刻儒學地基平面圖一幅。漢中府文廟自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舉重建( 可謂創修),迄今600餘年,維修、重修和擴建的次數,不知凡幾。其大型重修、擴建竣工後,多刻碑紀之。惜滄海桑田,碑多損毀,今所存者,寥若晨星。
漢中文廟的歷史
漢中文廟上世紀60年代曾遭破壞,後經收集整理,今仍存部分文物。大成殿在原址上修復後已成為漢中市政府會議室,仍保留古色精美格調。欞星門及泮池依存留在市政府後院,旁邊豎立著漢中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標牌。
為保護文物古蹟和宣揚國家級漢中市歷史文化名城起見,特檢閱有關地方史志並躬履尋覓現存漢中文廟石刻,雖系一鱗半爪,卻可窺斑知豹。纂綴成文,以饗讀者,使知漢中市歷史文化名城,並非虛語,欲睹前人辛勞業績,確有實物。
現將歷代多次重修漢中文廟、儒學,發展教育事業有史可稽者,列次如下:
明洪武五年(1372年),知府費震拆除破舊危房,擴展漢中文廟地基,大舉重建,等於創修。
成化十年(1474年)刻立“漢中府儒學地基圖碑”一通,現存漢中文廟。
成化十一年(1474年),知府趙玉擴建,伍福撰《新修廟學記》碑,現存漢中文廟。
弘治十六年(1503年),知府周東重修,周自撰《漢中府修學廟記》,刻碑豎於漢台“洗心亭”西側,今尚存在。同時,謝文又撰《漢中府重修廟學記》, 亦記此事,刻碑豎於漢中文廟,今佚。
正德四年(1509年),關南分巡道副使呂和(字克中)重修漢中文廟,呂榕撰《南鄭縣學記》碑,今佚。
正德十四年(1519年),漢中人在漢中文廟正東為藍璋建祠,康海撰《藍公祠記》碑,豎於漢中文廟,今佚。
嘉靖十七年(1538年),巡茶御史劉良卿部漢中,見漢中文廟殘破,指示重修竣工,劉彭年撰《重修漢中府儒學記》碑,現存漢中文廟。同年, 知府陳磯在文廟大成殿東北二十步,創建“啟聖祠”一座,專祀孔子的父親叔梁絕(後改為“崇聖祠”)。張佑撰《啟聖祠》碑一通,今佚。同年,知府陳磯創建啟聖祠後,又見漢中文廟及廟學,雖經劉良卿傷修,濡學房舍,仍然不足套用,且尚有殘破者。特別是祭祀樂器,腐朽不堪,不能使用。於是又籌款添修學舍併購制新器。張佑撰《修學置器碑記》,將新構學器名稱,勒諸瑣眠,加強保護,此碑今佚。
萬曆二年(1574年),知府項思教在漢中文廟東南,創建方孝儒祠一座。徐用儉撰《方公祠記碑》,今佚。萬曆中(1573—1620),,漢中知府李有實、崔應利、潘文、王在台等,相繼修復漢中文廟和儒學,厥功偉矣,不叮磨滅。
清順治五年(1648年),知府張元初重修漢中文廟,七年(1650年)竣工,由趙京仕撰《重修漢中府廟學記碑》,現存漢中文廟。順治九年( 165 2 ) ,朝廷頒發教育法規八條,命各級儒學、書院、刊碑“臥” 於校門,學生出人,讀熟記牢,終身奉行不渝,故稱“臥碑” 。漢中府儒學“臥碑”,現存漢中文廟。
順治十年(1653年),重修藍璋祠畢,趙京仕撰《重修撫秦都憲東魯藍公祠碑記》,現存漢中文廟。
順治十七年(1660年),關南分巡道副使崔之瑛、知府馮達道等主持重修漢中文廟工竣,黨崇雅撰《重修文廟碑》,現存漢中市博物館。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知府滕天緩主持重修廟學,工竣。滕自撰《重修漢中府廟學記》,刻碑豎於漢中文廟,今佚。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知府段大章重修府學、漢中文廟次,段自撰《重建漢中府學文廟記》,刻碑記之,碑今佚。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陝安道高賡恩,主持重修漢中文廟一次,高自撰《重修漢中府文廟記》,刻諸於碑,今佚。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農曆八月一十七日,由陝西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張篤倫主持,在漢中文廟舉行了一次祀孔典禮,由軍政地方單位官員及各學校代表參加。事後,刻立了一幢四方形華表,豎於漢中文廟泮池之南。南向正面刻:《建修漢中文廟公園碑記》:“ 漢中文廟,規模宏偉,代有興修,郡、縣各志,記載茶詳。民初祀典稍弛,蓬篙盈目,識者憂之,始附設民眾教育館於殿內,藉資觀摩,兼作看護。今春舉行祀孔典禮,偕駐軍李師長及蘭、余副師長程萬、王參謀長祿豐,瞻渴既周,見古柏森森,蔚然成林,……,東向正中篆刻“喚起民眾,以張四維”八個大字。上款:“陸軍第四十九師師長李及蘭題。” 下款:“中華民國二十五年九月立。”北向系陝西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秘書畢蔚如題詞,因碑漫德,從略未錄。西向由專員張篤倫撰並書讚詞一篇,漫德未錄。此華表原豎漢中文廟,現移至韓信拜將壇東側場邊。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在文廟泮池南又豎一幢四方形華表,現仍在原地,系漢中各縣為駐軍第五一一師獻旗而立的。南向正中刻“黨國干城”四個大字。上款:“佐功師長暨全體官兵大鑒”。下款:“陝西省第六區南鄭、城固、洋縣、褒城、兩縣、略陽、寧羌、鳳縣、留壩、西鄉、鎮巴、佛坪各縣政府及各機關、法團、士庶人等敬獻”。西向刻《漢中各縣政府及各機關、法團獻旗王師長書》:佐功師長摩下:漢中地接川隴,歷為重鎮。去歲,西京事變,形勢險惡〔摩一下布置周密,聲威遠播,全體將士,效命馳驅。卒使敵人望風卻步,間閻得慶安居,官紳:庶,欽感至極。復蒙整軍之餘,躬督將士,努力修路及各項建設,並捐助巨資,提倡各縣文化事業,,口口有口皆碑,緬維功德至偉,禮宜崇極至隆。茲聞移師川邊,瞻依倍切。經各縣父老、法團、政府,共同商定,敬獻名譽紀念旗兩面,並推舉代表,集合南鄭僅擇於五月二日,在聯立中學舉行總理擴大紀念周后,敬獻靡與全體武裝同志,雖芹曝不足將意,而精誠期於水垂。專此上陳,恭頌崇安。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四月吉日。北向正中刻“民眾良友”四個大字,題款:“ 陸軍第五一一師全體官兵名譽紀念”。壽、問刻專員張篤倫題詞,因漫嗯未錄。
漢中府文廟,是漢中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象徵,希望有關單位和廣大民眾,加強保護漢中文廟,收集散失的碑石,匯聚起來,讓他們永遠作為漢中人民愛護漢中市歷史文化名城和教育青少年的實物標誌和教材。
附:清段大章《重建漢中府學文廟記》碑文
漢中府學文廟,宋慶曆時建於城外東南里許;元至正間,移置城內西南隅。逮有明迄清,遞加修葺,率皆補苴塗飾,於今數十年矣。牆欹瓦脫,亟應修治,守土者之責也。
章初下車,恭謁聖廟,竊以為此郡急務莫重於是。因與首邑南鄭縣令謀,共請於道憲,創議重建,倡捐銀各千金。各邑紳庶,共捐銀一萬九千六百餘金。慎擇董事,鳩工庀材,因其舊址而增益之。自大成殿兩廡、戟門、欞星門、宮牆左右門,以至崇聖祠、尊經閣、敬一亭,忠、孝、節、義四祠、周圍垣牆,內而台階、泮池,外而石獸、石表,體勢之卑者,增之;規模之隘者,闊之;位置之偏者,正之;舊制之缺者,補之。無不盡美盡善,煥然一新。經始於道光二十六年秋九月,落成於二十八年冬十月。其間,易木以石,易土以磚,易樸實以文彩,期經久而務壯麗者,非徒為焜耀一時計也。蓋士為四民之首,士風盛,而後教化有其原;聖為萬世之師,聖廟崇,而後仰瞻動其志。我朝重熙累洽,雅化作人,自京師迄郡縣,莫不設學立廟,俾諸生以時習禮其間,動其景仰,而定其趨向,大道之行由此其選也。況漢郡,召郇遺風,素稱美俗。而廉泉、讓水,文里、武鄉,山川靈秀,代產英奇。則斯廟之新也,有不瞻望美富而愈勃然奮興哉!
是役也,其倡始者,為前陝安道今山西布政使兆那蘇圖;其贊成者,為今陝安道陳晉恩,城固縣令潘清,洋縣令林綬昌,城固縣教諭牛振聲;而其始終厥事、歷久不怠者,則南鄭縣令朱清標也。其董事出力以及捐輸姓氏,另泐貞珉,以志盛舉雲。
註:段大章,四川巴縣人,進士,清道光年間任漢中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