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一年生小草本,高5-20厘米,上部被稀疏腺柔毛。莖叢生,稍鋪散。
葉片線形,長5-20毫米,寬0.8-1.5毫米,頂端急尖,無毛。花小形,單生枝端;花梗細,長1-2厘米,被稀疏短柔毛;萼片5,卵狀橢圓形,長約2毫米,頂端尖或鈍,外面疏生短腺柔毛,邊緣膜質;花瓣5,狹卵形,稍短於萼片,白色,頂端圓鈍,全緣;雄蕊5,短於花瓣;子房卵圓形,花柱5,線形。蒴果卵圓形,微長於宿存萼,5瓣裂;種子細,圓腎形,微扁,褐色,表面具尖瘤狀凸起。花期3-5月,果期5-6月。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600-1 900米(在西南可上升至3 800-4 000米)間河岸沙質地
、撂荒地或路旁草地。
地理分布
產東北、華北、西北(陝西、甘肅)、華東、華中和西南。俄羅
斯(遠東地區)、朝鮮、日本、印度、尼泊爾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形態分布
一年生或二年生小草本。莖叢生,高2.6~15厘米。葉對生,線形,長0.5~0.9厘米,基部有薄膜相連成短鞘狀。花頂生和腋生,白色而小,直徑約2毫米;花萼5,卵狀,長2~3毫米,寬約1毫米,綠色,邊緣膜質,無毛,分離直達基部;花瓣與萼片同數而互生,卵圓形,長約2.5毫米,寬約1毫米;雄蕊5;子房上位,卵形,花柱5,外展成星形,柱頭上有毛狀突起。蒴果卵形,長約3毫米,成熟時5瓣裂開。種子微小,多數,種皮褐色,上有突起。花期春、夏間。
生於山野、庭園、路旁等陰濕處。分布江蘇、四川、湖南、湖北、貴州、雲南等地。
採集時節
4~5月間采,曬乾或鮮用。
屬下種類
漆姑草(本草綱目) 瓜槌草(植物名實圖考),珍珠草(滇南本草),星宿草(四川),日本漆姑草(東北植物檢索表),腺漆姑草(拉漢種子植物名稱)圖版61:5-7
Sagina japonica (Sw.) Ohwi in Journ. Jap. Bot. 13: 438. 1937; Kitagawa, Lineam. Fl. Manch. 201. 1939;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1: 635.圖1269. 1972; 東北草本植物志3: 25.圖版1.圖6-8.1975; 西藏植物志1: 659. 1983.--Spergula japonica. Sw. in Gesellsch. Nat. Freunde Berlin Neue Schrift. 3: 164. tab. l. fig. 2. 1801. --Sagina sinensis Hance in Journ. Bot. 6: 46.1868. --S. taquetii Levl. in Fedde, Report. Sp. Nov. 10: 350. 1912.--S. echinosperma Hayata, Icon. Pl. Formos. 3: 39. 1913. --S. procrcmbens auct. , non L. : Thunb. , Fl. Jap. 80. 1784. --S. linnaei auct. , non Presl: Forbes et Hemsl. in Journ. Lynn. Soc. Bot. 23: 70. 1886. --S. maxima auct. , non A. Gray: Kom. in Act. Hort. Petrop. 22 (Fl. Mansh. 2): 185. 1903; Hand. -Mazz., Symb. Sin. 7: 194. 1929; Steinb. in Kom. Fl. USSR 6: 473. tab. 25. fig.8. 1936; 江蘇南部種子植物手冊263.圖410. 1959.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全草可供藥用,有退熱解毒之效,鮮葉揉汁塗漆瘡有效;嫩時可作豬飼料。
功能主治
治漆瘡,禿瘡,癰腫,瘰癧,齲齒,小兒乳積,跌打內傷。
①陶弘景:療漆瘡。
②《滇南本草》:治面寒疼。新瓦焙乾為末,熱燒酒服。
③《植物名實圖考》:利小便。治小兒乳積。
④《國藥的藥理學》:絞取其汁,治惡瘡、禿瘡及漆瘡,又療齲齒。
⑤《貴州民間方藥集》:外用治癰腫、瘡毒;口含治蟲牙;塞鼻治鼻匿。
⑥《四川中藥志》:提膿拔毒;治瘰癧結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外用:搗汁塗或搗敷。
方劑使用
①治漆瘡:漆姑草。搗爛,加絲瓜葉汁,調菜油敷。
②治蟲牙:漆姑草葉。搗爛,塞入牙縫。
③治跌打內傷:漆姑草五錢。水煎服。
④治蛇咬傷:漆姑草、雄黃搗爛敷。(①方以下出《湖南藥物志》)
⑤治瘰癧結核:羊兒草五錢至一兩。煎服。外用鮮草搗絨敷。(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
⑥治虛汗、盜汗:大龍葉一兩。燉豬肉吃。(《貴州草藥》)
⑦治咳嗽或小便不利:大龍葉一兩。煨水服。(《貴州草藥》)
民間醫藥
【苗藥】賴兵密:全草治漆瘡,禿瘡,癰腫,瘰癧,齲齒,小兒疳積,跌打內傷《湘藍考》。Reib mlat doud(銳馬兜),Jangx lul vongx dail(者老翁德),Roub cenk(茹成):全草治療漆瘡效果佳《苗醫藥》。
【僳僳藥】挖俄此:全草治白血病,漆瘡,淋巴結結核,癰腫,齲齒痛《怒江藥》、《大理資志》。
【土家藥】地龍葉(de leng xie):全草治口腔炎,蟲牙,過敏性皮炎,火眼,黃疸《土家藥》。
【侗藥】罵巴變(Mal bay beeNs),娘故湛(Lyangt kgul sedp):全草主治兜隋啃(毒蛇咬傷)《侗醫學》。
全草(漆姑草):苦,涼。散結消腫,解毒止癢。用於白血病,漆瘡,癰腫,瘰癧,齲齒病。
化學成分
漆姑草全草含揮髮油、皂甙和黃酮等成分。已分離得到的主要黃酮衍生物有:6,8-二-C-葡萄糖基芹菜素(6,8-di-C-glucosylapigenin),6-C-阿拉伯糖基-8-C-葡萄糖基芹菜素(6-C-arablnosyl-8-C-glucosylapigenin),8-C-葡萄糖基芹菜菜C-glucosylapigenin),x″-O-鼠李糖基-6-C-葡萄糖基芹菜素(X-O-rhamnosyl-6-C-glucosylapige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