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人非傲吏,自闕經世務。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枝樹。
【作者】:王維
【朝代】:唐
【作者小傳】:
王維:(701—761),字摩詰,原籍太原祁縣(今屬山西),父輩遷居於蒲州(今山西永濟)。進士及第,任大樂丞,因事貶為濟州司倉參軍。曾奉使出塞,回朝官尚書右丞。安史之亂,身陷叛軍,接受偽職。 受降官處分。其名字取自維摩詰居士,心向佛門。雖為朝廷命官,卻常隱居藍田輞川別業,過著亦官亦隱的居士生活。多才多藝,能書善畫,詩歌成就以山水詩見長,描摹細緻,富於禪趣。蘇軾謂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正指出其詩畫的特色和造詣。他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體裁】:五言絕句
【格律】:
○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 ▲仄韻本作的韻腳是:七遇;可"六語七虞 / 六御七遇"通押。
古人非傲吏,自闕經世務。
●○○●●,●●⊙●▲
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枝樹。
●●●○○,○⊙●○▲
【評析】:
這是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漆園是輞川二十景之一。不過這首詩的著眼點不在描繪漆園的景物,而在通過跟漆園有關的典故,表明詩人的生活態度。詩的用典自然貼切,且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環境經歷融為一體,以致分不清是詠古人還是寫自己,深蘊哲理,耐人尋味。
【賞析】:
詩的前兩句,反用郭璞《遊仙詩》“漆園有傲吏”的詩意。據《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載,莊子曾為漆園吏,楚威王遣使聘他為相,他不乾,反而對使者說:“子亟去,無污我!”這就是後世所稱道的莊子嘯傲王侯的故事。郭璞稱莊子為“傲吏”,其實是讚美他。王維在這裡反其意而用之,說莊子並不是傲吏,他所以不求仕進,是因為自覺缺少經國濟世的本領。這也是一種讚美,不過換了個角度罷了。顯然,王維是借古人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隱居,也決無傲世之意,頗有點看穿悟透的味道。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做漆園吏這樣的“微官”呢?三、四句“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含蓄地透露了自己的人生態度。這兩句意思說,做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官,不過是形跡之“偶寄”而已。在王維看來,只要“身心相離,理事俱如”(《與魏居士書》),便無可無不可了。做個漆園吏,正好可借漆園隱逸,以“婆娑數株樹”為精神寄託,這樣不是也很不錯嗎?《晉書》中有“此樹婆娑,無復生意”的說法,“婆娑”用以指樹,形容其枝葉紛披,已無生機。郭璞《客傲》中又有“莊周偃蹇於漆園,老萊婆娑於林窟”的說法,“婆娑”用以狀人,形容老萊子放浪山林,縱情自適。王維用在這裡,似乎兩者兼而取之:言樹“婆娑”,是以樹喻人;言人“婆娑”,是以樹伴人。總之,做這么一個小官,與這么幾棵樹相伴,隱於斯,樂於斯,終於斯,又復何求哉!這就集中地表現了王維隱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泊的人生態度。
這是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漆園是輞川二十景之一。不過這首詩的著眼點不在描繪漆園的景物,而在通過跟漆園有關的典故,表明詩人的生活態度。
詩的用典自然貼切,且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環境經歷融為一體,以致分不清是詠古人還是寫自己,深蘊哲理,耐人尋味。
詩的前兩句,反用郭璞《遊仙詩》漆園有傲吏的詩意。據《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載,莊子曾為漆園吏,楚威王遣使聘他為相,他不乾,反而對使者說:子亟去,無污我!這就是後世所稱道的莊子嘯傲王侯的故事。郭璞稱莊子為傲吏,其實是讚美他。王維在這裡反其意而用之,說莊子並不是傲吏,他所以不求仕進,是因為自覺缺少經國濟世的本領。這也是一種讚美,不過換了個角度罷了。顯然,王維是借古人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隱居,也決無傲世之意,頗有點看穿悟透的味道。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做漆園吏這樣的微官呢?
三四句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含蓄地透露了自己的人生態度。這兩句意思說,做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官,不過是形跡之偶寄而已。在王維看來,只要身心相離,理事俱如(《與魏居士書》),便無可無不可了。做個漆園吏,正好可借漆園隱逸,以婆娑數株樹為精神寄託,這樣不是也很不錯嗎?《晉書》中有此樹婆娑,無復生意的說法,婆娑用以指樹,形容其枝葉紛披,已無生機。郭璞《客傲》中又有莊周偃蹇於漆園,老萊婆娑於林窟的說法,婆娑用以狀人,形容老萊子放浪山林,縱情自適。王維用在這裡,似乎兩者兼而取之:言樹婆娑,是以樹喻人;言人婆娑,是以樹伴人。總之,做這么一個小官,與這么幾棵樹相伴,隱於斯,樂於斯,終於斯,又復何求哉!這就集中地表現了王維隱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泊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