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悼左權同志

《滿江紅·悼左權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葉劍英元帥在1942年7月7日寫下的詞作。該詞表達了詞人對左權將軍不幸遇難的沉痛哀悼,高度讚揚了這位抗日英雄的歷史功績和革命精神。

作品原文

滿江紅·悼左權同志

敵後堅持,捍衛著自由中國。試看那,欃槍滿地①,漢家旗幟②。剩水殘山容我主③,穿溝破壘標奇蹟。問伊誰百萬好男兒,投有北④。

崦嵫日⑤,垂垂沒⑥;先擊敗,希特勒。會雄師踏上,長白山雪。風起雲飛懷戰友,屋樑月落疑顏色⑦。最傷心河畔依清漳⑧,埋忠骨。

作品注釋

①欃槍:或作欃星。慧星的別名。《爾雅·釋天》:“彗星為欃槍。”古人視之為妖星,以為欃槍出,戰亂起。五代殷文圭《省試夜投獻座主》詩中有:“混沌分宋融間氣,欃槍滅處炫文星。”即用的此意。這裡指武器、軍隊、武裝力量。

②漢家:漢族,指中華民族,中國。

剩山殘水:指殘破的山河。卒棄疾《賀新郎》:“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

④投有北:語出《詩經·小雅·巷伯》“投界有北”。在此指奔赴抗日前線。有北:北方。

⑤崦嵫口:已經靠近崦嵫山的太陽。此處雙關指氣數將盡的日本侵略軍。崦嵫:山名,在甘肅省,古代神話中太陽落山的地方。屈原《離騷》:“王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

⑥垂垂:漸漸,將要。

⑦屋樑月落疑顏色:化用杜甫《夢李白》“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詩句,以抒發對左權的懷念之情。疑:懷疑,疑心。顏色:容顏,面容。

⑧清漳:漳河上游分清漳河與濁漳河兩支流。清漳河發源於山西省,南流至河北省南部的合漳鎮,與濁漳河匯合為漳河。左權同志犧牲後,葬於清漳河畔。

寫作背景

左權,原名左紀權,是中國共產黨卓越的革命家、軍事家。他1906年生於湖南醴陵縣黃茅嶺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大革命時期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革命,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成績突出,周恩來曾稱讚他是優等生,並兩次接見他。192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其後曾與葉劍英並肩戰鬥,參加統一廣東、討伐叛軍陳炯明的東征。後赴蘇聯留學,1930年由蘇聯返回中央革命根據地,先後任紅十五軍軍長、紅一軍團參謀長和代理軍團長等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副參謀長,當時葉劍英任參謀長。左權在抗日鬥爭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立下了赫赫戰功,威震敵膽。1942年5月,他在山西省遼縣麻田指揮部隊與日軍作戰,壯烈犧牲於太行山十字嶺。噩耗傳來,華北軍民萬分悲痛。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同志都寫詩撰文表示哀悼。朱德曾寫下一首七言絕句《悼左權同志》:“名將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衛中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葉劍英這首詞也是在悲痛之中為悼念和歌頌這位抗日英雄而作的悲壯詞章。

作品鑑賞

該詞分上下兩闕,詩人首先在上半闕描繪了抗日戰爭形勢,介紹並讚揚左權同志在領導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鬥中立下的赫赫戰功。

“敵後堅持,捍衛著自由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後,人民軍隊在毛澤東同志《論持久戰》著作的理論指引下,大力開闢敵後戰場,展開了大規模的游擊戰爭,有力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左權同志在領導敵後鬥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當時,他率八路軍司令部東渡黃河,深入敵後,輔佐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指揮八路軍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多次粉碎日軍的瘋狂“掃蕩”,給侵略者以沉敢打擊,創建並鞏固了華北抗日根據地,發展壯大了人民武裝力最。詩歌開篇這一句,就概要地介紹了這種抗日戰爭的豐要形勢。

“試看那,欃槍滿地,漢家旗幟。”此句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左權領導廣大軍民堅持抗日鬥爭的壯麗畫面:在華北戰場上,在廣大抗日根據地,人民民眾都行動起來,全民皆兵,遍地武裝,同仇敵愾地抗擊日本侵略軍,抗日的旗幟到處飄揚。

“剩水殘山容我主,穿溝破壘標奇蹟。”由於敵人的兇殘侵略,中國的大好河山淪落在侵略者的鐵蹄下,被蹂躪,被踐踏。在這片“剩水殘山”里,也由不得敵人安寧,且容人民來把握主動權,八路軍和廣大的人民民眾運用“運動戰”、“游擊戰”的戰略戰術,創造了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穿溝破壘”,神出鬼沒,機動靈活,使敵人防不勝防,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這是世界民族解放鬥爭史上的創舉,是驚天動地的人間奇蹟。這裡面,包含著左權同志的巨大貢獻。1950年《人民日報》發表的《左權烈士傳略》對左權的軍事才能和在抗日戰爭中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在戰略戰術方面的成就,實融合1925—1927年大革命時代、內戰時代及蘇聯紅軍最進步的戰術,為中國著名的游擊戰術創始人之—。他對於堅持華北敵後抗戰,有其永不可磨滅的功績。”這兩句詩是對左權運籌幃幄、指揮千軍萬馬猛烈打擊侵略者的英勇事跡及其鬥爭智慧的盛讚詠唱。

“問伊誰百萬好男兒,投有北。”“投有北”,出自《詩經·小雅·巷伯》“豺虎不食,投界有北”,意思是如果豺虎不吃,就把他放逐到北方寒涼的不毛之地去。這裡化用指廣大抗日將士奔赴北方抗日前線。這一句,作者的詞鋒一轉,語氣變為憤慨,質問:是誰造成了這種局面——使百萬好男兒不得不奔赴沙場?這是對日軍入侵中國之罪惡行徑的斥責,也是揭露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妄圖把八路軍推向華北抗日前線,以借敵人的武力消滅之。

在詞的下半闕,詩人瞻望抗戰勝利,並對戰友的犧牲表示痛惜。

“崦嵫日,垂垂沒;先擊敗,希特勒。”詩人用將垂垂落下的太陽來比喻侵略軍的猖狂之日將要結束,其末日就要來臨。這裡不僅預言日本侵略軍將被消滅,而且全世界的法西斯主義者都將被正義的力量擊敗,使世界人民擁有和平的生活。”

“會雄師踏上,長白山雪。”這一句,作者表示了一舉收復失地的決心和信心,瞻望了抗日軍隊會師於被奪回的北方領土上的勝利前景。

瞻望勝利,仍不忘眼前戰鬥任務的艱巨,要爭取那個振奮人心的歷史時刻的到來,還需要努力戰鬥。在這樣一個風起雲湧的歷史大變動的時代,詩人是多么渴望同戰友一起並肩奮戰。可是,在這關鍵的時刻,戰友犧牲了,這怎能不讓詩人對戰友的離去倍感痛惜,怎么不對戰友倍加懷念。“風起雲飛懷戰友,屋樑月落疑顏色。最傷心河畔依清漳,埋忠骨。”“風起雲飛”,形容歷史時代的風起雲湧、動盪變幻。在這“風起雲湧”之中,詩人更加懷念英雄戰友。當深夜,月光灑進屋內,詩人夢醒之後仍沉浸在對戰友的思念里,恍惚看見月光中仿佛有戰友的面容,狀如生前,依稀可辨。然而這不過是思念過深產生的幻覺,詩人傷心地意識到戰友已經犧牲,英雄的忠骨已埋在了清漳河畔,這是個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實。在這一部分里,作者表達的是對烈士的深厚感情和極度思念。

清末詞人況周頤曾講到:“作詞有三要,曰重、拙、大。”“大”即要從大處著眼,襟懷要寬。這首詞正是做到了從“大”處著眼,跳出了一般悼亡詩詞極盡表達追悼之情的常格,把表現懷念的摯情放到詩的後面,利用前面對抗日戰爭和英雄業績的描繪,把烈士的功績與犧牲同抗日大業和關鍵的歷史時代緊密聯繫在一起,更襯托出了這位民族英雄的偉大,使人對他的犧牲倍感惋惜。同時,詩人把對烈士的哀思寄託於火熱的反法西斯鬥志之中,並化悲痛的思念為對敵人的憤怒,更激發起戰鬥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念,而不沉溺於低沉的哀悼之中,立意高遠,氣勢豪邁,這也是葉劍英詩詞的一貫特色。同時,這首詞情感之深摯,文詞之精煉懇切,大有“撼天地動鬼神”的力量。

作者簡介

葉劍英(1897年4月28日~1986年10月22日),

葉劍英像葉劍英像

字滄白,原名葉宜偉,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長期擔任黨、國家和軍隊重要領導職務的卓越領導人。

1917年,葉劍英進入雲南講武堂學習。後曾參與籌建黃埔軍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二師師長,後任四軍參謀長。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2月率領所部教導團參加廣州起義,任軍事指揮部副總指揮。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華北軍政大學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北平市市長等職。建國後,歷任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廣東省政府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職務,廣東省政府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職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