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清漳河是漳河兩大支流之一,上游分東西兩源,至交漳附近匯合,稱清漳河,清漳河流域面積5339km2,其中山西境內4034km2,包括和順縣的大部分,左權全部及黎城縣約一半的面積。其中除河川地約100km2以外,其餘屬山丘區。幹流出境處流域面積3670km2,東源和順城、西源左權城以上流域屬砂頁岩土石山區,以下為灰岩石山區條帶,而後為古老岩層,直至省境邊界再次出現灰岩。流域內植被條件較好,尤以東源優於西源。山地石多土薄,山溝壩地、河川地又水毀嚴重,治山、平地、治川、造地,是當地農民當時戰天鬥地的主要措施。
1974年規劃以前,流域已建成石匣水庫,總庫容5400萬m3,可灌1.5萬畝;建成灘地4.93萬畝、大寨田18.62萬畝、淤地壩造地4.57萬畝、梯田9.97萬畝、小型水利7.46萬畝;小型水電站52座,裝機2302kW。
來源
清漳河有東、西兩源。清漳東源發源於太行山區山西省昔陽縣漳漕村山麓,東南流至左權縣下交漳村匯清漳河西源;清漳河西源發源於山西省和順縣八賦嶺,東南流經石拐、橫嶺、左權縣至下交漳村,東、西兩源匯流後稱清漳河,繼續向東南經黎城下清泉村出山西進河北,流經劉家莊、涉縣、匡門口至合漳村匯濁漳河。清漳河流域大部分屬山石地區,地表植被較好,且河床盡屬砂礫,水色澄清,故稱之為清漳河。
規劃經過
60年代後期掀起的農業學大寨運動很快達到高潮,和順、左權是大寨所在的晉中地區典型的東山農業縣,在當時晉中地區革委組織下,山西水院1986年派人參加了清漳河流域規劃。該規劃以水土保持、建設大寨田、治溝治川為主,缺少骨幹工程的規劃。1974年初,以山西水院為主,會同地、縣技術力量,短期內進一步完成了全面的規劃,當年提出了《清漳河流域規劃報告》。10年以後的1984年,又由晉中水利設計院重新進行了規劃。氣候
清漳河流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春乾旱多風,夏季溫和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全年夏短冬長。流域內氣溫差別較大,年平均氣溫7.4~10.3℃。年降水量540mm,無霜期170~180d。農作物多為玉米、穀類。
自然地理
清漳河流域內多山,主要是石山區和土石山區,地勢高峻,山巒起伏,溝壑縱橫。高程以靠近流域中部的香菸嶺為最高,其主峰為孟信垴,海拔為2141m。流域西北部的人頭山,海拔為1791m。流域東南角的界牌山海拔為1260m。流域內地形是西北部高,東南部低。水由西北流向東南。
漳衛南運河水系的河流
漳衛南運河水系位於海河流域南部,是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之一,流域範圍涉及晉、冀、魯、豫、津四省一市,流域及防洪保護區內人口達4570多萬,耕地7030萬畝。提示:參考資料少的詞條可用一兩句話進行描述,可不添加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