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脹

滯脹

滯脹全稱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在經濟學,特別是總量經濟學中,特指經濟停滯(Stagnation)與高通貨膨脹(Inflation),失業以及不景氣同時存在的經濟現象。通俗的說就是指物價上升,但經濟停滯不前。它是通貨膨脹長期發展的結果。長期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一般表現為:物價上漲時期經濟繁榮、失業率較低或下降,而經濟衰退或蕭條時期的特點則是物價下跌。西方經濟學家據此認為,失業和通貨膨脹不可能呈同方向發生。但是,自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來,西方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經濟停滯或衰退、大量失業和嚴重通貨膨脹以及物價持續上漲同時發生的情況。西方經濟學家把這種經濟現象稱為滯脹。

基本信息

內容實質

美國經濟 美國經濟
滯脹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經濟停滯,包括危機期間的生產下降和非危機期間的經濟成長緩慢和波動,以及由此引起的大量失業;另一方面是持久的通貨膨脹,以及由此引起的物價上漲。這兩種現象互相交織並發,貫穿於資本主義 再生產周期的各個階段,並成為所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共同經濟現象。西方經濟學家把停滯(stagnation)和通貨膨脹(inflation)兩詞合起來,構成停滯膨脹( stagflation)這一新概念,就表明兩者是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滯漲”的實質,是在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時期以後,特別是70年代以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經濟上的一種新的特殊的表現形式,也是資本主義腐朽性的一種突出表現。

形勢變化

美國經濟陷入滯脹 美國經濟陷入滯脹
停滯膨脹並非直線上升,而是波浪式地發展。有起有伏,有弛有張,甚至也不排除有可能出現某些間歇。這主要 是由於經濟、政治形勢的變化、包括 經濟周期的變化所引起的。同時,也是由於有關國家在貨幣金融上和財政上有時採取膨脹政策,有時採取緊縮政策,或兩種政策同時交替使用,這些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政策的反覆變化,對“滯脹”不能不發生重大的影響。

正因為“滯脹”的發展是波浪式的,所以它的形式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不斷變化的,它大體上有三種形式:

①嚴重的經濟停滯與嚴重的通貨膨脹同時並發,即高停滯與高膨脹相結合,這是“滯脹”的嚴重的形式,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害最大。1973~1975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期間美國及西歐一些國家的情況就是這樣。

②“滯”與“脹”此起彼伏互為消長,有時是嚴重的停滯、緩和的膨脹,有時是緩和的停滯、嚴重的膨脹,這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交替實行膨脹政策與緊縮政策的結果。如1980~1982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後期,美、英等國的通貨膨脹率下降了,但經濟停滯卻更加嚴重。

③緩和的停滯與緩和的膨脹同時出現。如1980~1982年危機以後的經濟回升期間,美、英等國暫時出現的情況那樣,這是“滯脹”的比較緩和的形式。以上無論那種形式,只是表明“滯脹”的嚴重程度不同,但“滯脹”卻並未消失。

產生原因

馬克思主義觀點

“滯脹”的基本原因有兩條:①它是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歷史時期,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不斷積累和不斷發展的產物;②它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長期推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反危機政策的結果。
這兩條是互相結合的,而歸根結底,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是產生“滯脹”的根源。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是社會化生產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它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生產的不斷擴大同人民民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即生產過剩與市場狹小之間的矛盾,這種生產過剩首先表現在消費資料方面,同時也反作用於生產資料方面。過去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還不占統治地位的時期,通常是通過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對生產力和產品造成巨大的破壞去消除或緩解生產過剩,使生產與消費達到某種相對平衡,來強制地、暫時地解決這一矛盾。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由於長期推行凱恩斯主義的反危機政策,主要是財政和貨幣 金融方面的膨脹政策,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一方面使每次危機都不能充分展開,以致使生產過剩同市場相對狹小之間的矛盾因不得發泄而被不斷地積累起來,導致經濟停滯;另一方面,財政和貨幣金融的膨脹政策,又促進了通貨膨脹的加劇。結果,進入70年代以後,便出現了普遍的停滯膨脹。這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被壓抑多年之後而出現的一種變異形態,也可以說是被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所壓抑的經濟危機以另一種形式的擴散。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資產階級反危機的辦法起來反抗資產階級自己,從而出現了停滯膨脹。 馬克思恩格斯曾說過,資產階級用來克服危機的種種辦法,都只不過是“資產階級準備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機的辦法,不過是使防止危機的手段愈來愈少的辦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57頁)。停滯膨脹,作為危機的 孿生子,確實使資產階級防止危機的手段愈來愈少了。
資本主義控制貧富差距的方式是自由競爭。因為自由競爭減少了壟斷,從而減少了超額利潤。當經濟衰退時,失業率上升,企業破產率上升,使得貧富差距增大。貧富差距增大,使得消費減少,使資本家有生產過剩的預期。資本家就不願過多的投資於實體經濟。此時,經濟復甦是緩慢的,若增發貨幣,過度的剌激經濟,資本只有部分流入了實體經濟,從而增加了滯脹風險。
進入70年代,西方發達 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經濟的停滯、失業與通貨膨脹並存的滯脹局面。對此,西方一些主要經濟學流派從不同角度對產生滯脹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主張。

其他學說觀點

1.新古典綜合學派認為滯脹的原因之一在於勞工市場結構出現失衡
勞工市場上的均衡,應該是既無失業又無空位,但這種情況很少見,常見的是失衡。這種失衡表現為失業與空位並存。這是因為在勞工市場上,由於工人工種不同,技術水平不一樣,又居住在不同地區,他們之間缺乏自由替代的可能?所以失業與空位是並存的,即存在著結構性失業。比如勞工市場上缺乏技術人員,但失業的卻是瓦工,瓦工是無法替代技術人員的。東部地區的勞動力也不會因西部地區缺乏勞工願去填補空位,造成失業與空位並存,即“人找工作”與“工作找人”並存。
由於失業與空位並存,又存在著工資剛性和價格剛性,這樣,雖然有失業存在,工資並不下降;有空位,工資就上升,出現了失業與工資上升並存的滯脹局面。對此,必須制定收入政策和勞工市場政策,對工資和物價進行管制,使工資增長不超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避免通貨膨脹;並對勞動力進行再訓練,增加勞動力的流動性,實現勞動力水平流動和垂直流動。
2.新劍橋學派認為滯脹的根源在於初級產品部門和製造業部門之間的比例失調
新劍橋學派認為,應從區分不同類別的經濟 部門人手來解釋滯脹問題。他們把世界經濟分為三個部門:初級產品部門、製造業部門和服務業部門。通貨膨脹的根源在於初級產品部門和製造業部門之間的生產比例失調。他們認為,如果這兩個部門產品的價格都由市場決定,那么市場機制可以調節兩部門產品之間的貿易條件,使兩者比例協調。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初級產品市場上,對個別生產者和消費者來說,市場價格是既定的,這種價格由供求關係決定。而在製造品市場上,由於大部分生產集中在大公司手中,因而價格是被操縱的,即由生產者自己決定,而不由市場決定。這樣初級產品與製造業產品之間增長的比例失調所引起的後果就落在初級產品 市場上。初級產品價格無論是上升還是下降,都會對工業活動起抑制作用。當初級產品價格下降時,雖然有可能刺激工業部門吸收更多初級產品,但因為貿易條件對初級產品生產者極為不利,所以投資會減少,從而會抑制加工工業發展。當初級產品價格上升,雖然一開始貿易條件有利於初級產品生產者,但這種有利條件並不會持續長久,原因是製造業部門將通過由成本上升引起的產品價格上漲來對付初級產品價格的上漲。這樣初級產品價格上漲,它在工業品成本方面便具有強有力的通貨膨脹的影響。
3.貨幣主義認為滯脹的原因在於貨幣增長率超過經濟成長率
貨幣主義在解釋滯脹問題時引入了預期的因素。他們所用的預期概念是適應性預期,即人們根據過去的經驗來形成並調整對未來的預期。當發生通貨膨脹時,工人必然要求增加名義工資。但是,在短期中工人來不及調整通貨膨脹預期,預期的通貨膨脹率可能低於以後實際發生的通貨膨脹率。這樣工人所得到的實際工資可能小於先前預期的實際工資,從而使實際利潤增加,刺激了投資,就業增加,失業率下降。但是,在長期中工人將根據實際發生的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預期。工人預期的通貨膨脹率與實際發生的通貨膨脹率遲早會一致,這時,工人會要求增加名義工資,使實際 工資不變,從而通貨膨脹就不會起到減少失業的作用。而且,在長期中,經濟能實現充分就業,失業率是自然失業率。這時,無論通貨膨脹率如何變動,失業率總是固定在自然失業率的水平。正是因為存在著自然失業率,所以凱恩斯主義以充分就業為目的的擴張性經濟政策就無法完全消滅失業。這些擴張性政策的實施只能使投放的貨幣超過了經濟成長的需要,引起了通貨膨脹,而又無法消滅失業,這樣就出現了嚴重的滯脹局面。
要走出滯脹局面,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主義認為,政府應該放棄執行凱恩斯主義的經濟政策,選擇一個與經濟成長率大體相一致的貨幣增長率。只有這樣才能防止把貨幣變成經濟波動的根源。
4.供給學派從供給不足的角度來解釋滯脹問題
供給學派認為, 凱恩斯主義把需求看作經濟生活中的首要因素,供給是派生的次要因素,因果關係被顛倒了。正是由於面向需求的政策,使政府總是設法改變各階層收入懸殊的狀況,以提高低收入者的需求水平,如擴大社會福利、向高收入者大量徵稅等。這些政策的實行,一方面打擊了人們的儲蓄、投資和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降低了失業成本,使很多人寧願失業。這正是導致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並存的原因。他們認為,美國經濟中的根本問題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給不足。解決滯脹的唯一辦法是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增加供給。為此,必須加強個人刺激,提高人們儲蓄、投資和工作的積極性。
在供應學派看來,大幅度降低稅率是增加刺激的主要手段。因為人們從事勞動和進行投資並不是為了納稅而是企望得到豐厚的稅後淨收入。這種淨收入越高,勞動或投資的積極性也就越大,反之則越小。降低稅率雖然在短期內政府稅收會減少,但由於降低稅率刺激了企業和個人生產的積極性,因而課稅面會擴大,長期內稅收會增加。因此,降低個人所得稅和公司所得稅,特別是削減邊際稅率,是增加供給的重要手段。
供給學派還非常重視“ 企業家精神”在發展生產中的作用,把充分發揮企業家精神看作是促進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他們認為,讓企業自由地進行經營,生產能夠收到最佳效果。政府給予過多的、不適當的管制,則會阻礙 企業經營的創造性,影響生產增長。
5.卡爾多學說
卡爾多認為,經濟活動中存在三類部門:初級部門,即為工業部門提供必需原材料的部門;第二級部門,即製造加工部門;第三級部門,即服務業。他認為,在初級產品生產的增長和製造加工業的增長之間存在的比例失調是導致“滯脹”的原因。羅賓遜的論證思路與此相仿,但她把市場區分為初級產品市場和製造品市場,指出:初級產品的市場價格對個別生產者和消費者來說是既定的,其價格變動是調節未來生產和消費的信號;而製造品市場價格是被“操縱的”,即是由生產者自己決定的,生產對需求的調節不是通過價格機制而是通過庫存機制進行的,就是說,工業品的這種“操縱價格”由成本決定,而不是由市場決定。這樣初級產品價格無論上漲或下降,對工業製造品的影響都不能充分發揮。“操縱價格”必然使通貨膨脹有增無減。在通貨膨脹下,低收入居民為了彌補實際工資減少,還不得不增加工作時間或提高勞動強度。由此,通貨膨脹不僅不提供較多工作職位,反而使勞工市場上供給增加,導致物價同失業率一起上升。
6.二元系統說
制度學派經濟學家J.K.加爾布雷思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存在結構上有很大區別,但產量上則大致相等的兩大部門,一個是集中經營部門,另一個是分散經營部門。前者由若干家大公司組成,它有經營計畫,要擺脫市場束縛,想實行價格控制,可稱為計畫系統;後者由許多分散的小企業、個體生產者組成,它受市場力量支配,故稱為市場系統。在這個二元系統中,市場系統屈從於計畫系統,二者在交換關係中處於不平等地位,這就導致收入不平等。他認為,在計畫系統中,企業權力已轉移到“技術專家階層”,他們掌管企業,並不以實現最大 利潤為目標,而追求“穩定收入水平”和“儘可能高的經濟成長”。因此,“技術專家階層”為了避免工人罷工對企業造成損失,往往同意工會增加工資的要求,然後按工資成本加成定價,導致物價上漲,進而使生活費用提高,從而又引起下一輪提高工資的要求。在另一個市場系統中,由於存在攀比機制,工會部門也會迫使企業主提高工資。這樣,競相提高收入的壓力便引起一輪又一輪的通貨膨脹。在這種情況下,控制總需求的結果,只表現在產量和銷售額的壓縮,進而市場系統內大量出現失業工人,但企業並不會降低價格。這樣,通貨膨脹和失業併發症將被維持下去。
7.兩種價格體系說
英國經濟學家J.R.希克斯的觀點。他認為,在現代資本主義經濟中,至少存在兩種 市場。一種是“固定價格”市場,包括大部分工業品市場,其價格由生產者來決定;另一種是“彈性價格”市場,其價格仍然決定於供求關係。他認為,所謂固定價格並非指商品價格在任何情況下均不發生變化,而是指商品價格在某種程度上不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希克斯把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通貨膨脹歷史以60年代後期為界,區分為兩個階段。在60年代後期以前的第一階段,通貨膨脹是需求膨脹,它的特點符合菲利普斯 曲線所描述的關係。而在60年代後期以後的第二階段,提高工資的"社會"壓力已居於統治地位,而不再囿於勞工是否缺乏。這樣,工資上升的程度在衰退時期與繁榮時期便會相等或接近相等。這就是失業與通貨膨脹並發,即“滯脹”。他認為,在彈性價格體系內,對膨脹性工資上升和相應的價格上漲,有可能產生一個“膨脹性均衡”,儘管這種均衡是凱恩斯意義上的均衡,但它已不含有充分就業的意思。60年代後期以來,既定的各行業工資差距已被打亂,所以經濟不處於均衡狀態。這樣,通貨膨脹與失業將無限期地並存下去。因此,彈性價格市場上的需求因素與固定價格市場上的供給因素共同作用於物價和工資,形成一種結構性通貨膨脹,迫使“滯脹”繼續下去。成本推動說以P.A.薩繆爾森為代表的後凱恩斯學派把滯脹主要歸罪於所謂的成本推動。他們認為,滯脹產生的原因在於工資的上升超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解決的辦法是 財政金融緊縮加上收入政策,其核心是以工資管制或社會契約等方式來控制工資上升。

8.國家干預說
以M.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學派認為,滯脹的形成是戰後推行凱恩斯主義和相應加強國家干預的惡果。他們認為,政府干預經濟過多導致開支增大,赤字增加,不得不用濫發鈔票的通貨膨脹辦法來彌補,同時也削弱了市場機制的作用,支持了不成功的企業,反而使物價、工資、生產受到不利影響,造成低效率和高浪費。政府開支增加必然提高稅率,打擊企業和居民的積極性,挫傷人們的儲蓄意願。這些情況,都會造成經濟停滯。因此,他們認為,擺脫經濟滯脹的條件是抑制通貨膨脹,而首先要做的則是減少政府干預。

產生髮展

望而生畏的房價 望而生畏的房價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經濟停滯(包括生產下降)和大量失業只是發生在經濟周期的危機階段和蕭條階段,與此 同時發生的則是 通貨緊縮、物價跌落;而通貨膨脹以及由此引起的物價上漲則總是發生在高漲階段,但在這個階段里卻沒有經濟停滯和大量失業,當時在經濟周期的發展中,“滯”和“脹”是互相排斥的,二者並沒有在周期的某一階段里同時並存。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有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曾先後出現了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同時並存的現象。例如,美國在1957~1958年的經濟危機中,工業生產下降了13.5%,而消費物價卻上漲了4.2%。義大利在不同程度上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到了70年代,特別是1973~1975年的世界經濟危機期間及其以後,“滯脹”開始擴展到所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並且十分嚴重。在這次危機中,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生產的下降幅度都達到了兩位數字:美國為15.3%,英國為11.2%,聯邦德國為12.3%,法國為16.3%,日本為20.8%;同時,上述幾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也達到了兩位數字:美國為15.3%,英國為43.9%,聯邦德國為11.1%,法國為19.1%,日本為32.5%。

1973~1975年的危機以後,在70年代的後5年中,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仍然處於停滯狀態,而通貨膨脹比70年代前5年更加嚴重。美、英、日、聯邦德國、法、意六國1970~1974年的工業生產年平均增長率為4.1%,年平均失業率為2.8%,消費物價年平均上漲率為7.9%;而1975~1979年的相應數字則分別為2.6%、4.5%和10.1%。

80年代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即1980~1982年的危機,是在長期“滯脹”的經濟條件下爆發的,仍然是在“滯脹”中發展的。在這次危機中,就工業生產來說,美國下降了11.8%,加拿大下降了19%,英國下降了14.8%,聯邦德國下降了12.2%,法國下降了7.4%(系1982年數字),義大利下降了22%;日本受危機的打擊較輕,工業生產下降了4.1%。與此同時,各國的失業人數和失業率都超過了1973~1975年危機時期的水平。美國1982年12月份,失業人數高達1220萬人,失業率為10.8%。1982年底,歐洲經濟共同體國家的失業人數達1200萬人左右,失業率約為10%。在這次危機的初期,即1980年,各國的通貨膨脹以及由此引起的物價上漲,比1973~1975年危機期間更加嚴重,例如,美國1975年的消費物價上漲率為9.1%,而1980年則為13.5%,法國、義大利的物價上漲率也都超過了1975年。但由於美、英等國堅持推行貨幣金融方面的緊縮政策,主要是控制貨幣發行量和提高利息率,從1981年起通貨膨脹率開始下降,1981年的消費物價上漲率:美國為10.4%,日本為4.9%,聯邦德國為5.3%,法國為13.3%,英國為8.6%,義大利為19.2%。

綜上所述,可見“滯脹”的發展是波浪式的。從1973~1975年的危機起到1980~1982年的危機初期,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滯脹”趨於嚴重。1981年,通貨膨脹開始減弱,但經濟下降仍在繼續。1980~1982年的危機以後,迄1984年上半年,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都趨於緩和。

對立統一

貶值的鈔票 貶值的鈔票
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既是互相矛盾的,又並存於一個共同體中。在二者的對立統一關係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 要方面是可以互相轉化的;但是,從長期來看,從根本上說,由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所加劇的經濟停滯卻是“滯脹”的基礎,是起決定作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而通貨膨脹則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並由這個基礎所決定的。它與一般的通貨膨脹不同,是與經濟停滯相結合的通貨膨脹,並且是由反停滯、反危機的措施而加劇的。列寧指出,資本主義的壟斷“必然要引起停滯和腐朽的趨向”(《 列寧選集》第2卷,第818頁)。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加劇了這種停滯和腐朽的趨向,並伴隨著通貨膨脹,從而形成了“滯脹”,通貨膨脹還比較容易對付,而帝國主義的停滯和腐朽的趨向則是難於逆轉的。

“滯”與“脹”的對立統一關係,還表現在兩者總是互相鉗制、互相掣肘、互為起伏的。要醫治經濟停滯,就得採取膨脹政策,如擴大財政支出,造成巨額財政赤字,增加貨幣發行量,降低利息率,擴大公私信貸,通過政府的大量採購來人為地創造市場,等等。所有這些,勢必加劇通貨膨脹。反之,要醫治通貨膨脹,就得採取緊縮政策,如壓縮財政支出,控制貨幣發行量,提高利息率,抽緊信貸,等等。從而導致銀根吃緊,投資疲弱,市場萎縮,而這又勢必加劇經濟停滯,甚至誘發經濟危機。正因為這樣,所以“滯脹”這種併發症很難醫治。

經濟周期

高聳的樓房 高聳的樓房
“滯脹”貫穿於當代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的各個階段,對周期發生重大的影響。在危機階段,由於通貨膨脹,物價 高漲,從而使資本主義經濟通過價格跌落而自發地、強制地消散過剩商品的機能受到干擾,削弱了價格調節生產和消費關係的槓桿作用。這樣,雖然由於價格的上漲掩蓋了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的尖銳程度,緩和了危機。但是,持續的通貨膨脹必然使過剩的商品難於消散,使經濟難以擺脫危機,從而拖長了危機的時間。美國、英國、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日本6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危機階段綜合平均,50年代和60年代為8個月左右,70年代平均為14個月。1980~1982年的危機則拖延3年之久,“滯脹”使危機階段拉長了。在蕭條和復甦階段,“滯脹”使經濟回升乏力, 增長速度減慢,回升時間延長。在50年代,美國各次危機後的回升時間平均是7.5個月,60年代延長到8.5個月;70年代,由於“滯脹”嚴重,回升時間延長到10.5個月。最後,“滯脹”使周期的高漲階段不明顯,出現了經濟成長走走停停的局面,並且沒有真正的繁榮。1973~1975年的危機後,美國於1976年11月工業生產達到了危機前的最高點,進入了高漲階段。從1976年11月到1980年1月的39個月的高漲階段中,美國的 工業生產指數竟下降了13次,這是過去在高漲階段從來沒有過的現象。英國、義大利、聯邦德國、法國也有類似的情況。這些事實證明“滯脹”在周期的高漲階段所具有的抑制經濟成長的作用。

一個新的現象,就是美國在1980~1982年的危機中,工業生產竟發生了兩次下降,呈現下降一回升一再下降的曲線。從1980年2月開始,美國的工業生產連續下降了6個月,下降幅度達8.1%。但從1980年8月起,工業生產又逐漸回升,到1981年7月,不僅超過了1981年1月的水平,也超過了1979年3月的水平。從1981年8月起,美國的工業生產又急轉直下,到1982年底,工業生產下降了11.8%,明顯地超過了1980年第一次下降的幅度。1980~1982年加拿大的危機發展過程也有類似情況。這種奇特現象,總的來說,也是由“滯脹”、特別是由反通貨膨脹的緊縮政策所造成的。

由此可見,“滯脹”使經濟周期發生了變形:危機階段的衝擊力受到了抑制,使生產下降較緩,甚至出現W形(鋸齒形);蕭條和復甦階段經濟活力受到麻痹,使回升無力;高漲階段受到鉗制,經濟成長緩慢而艱難,“滯脹”對於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具有嚴重的破壞作用。

1980~1982年的危機後,由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如降低貨幣的增長率,大幅度地提高利息率等等,以對付嚴重的通貨膨脹,到1981年,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通貨膨脹率開始下降。迄198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如下:美國3.8%,日本1.9%,聯邦德國3.3%,英國4.6%,法國9.6%,義大利14.6%。這與過去一些國家的百分之十幾、百分之二十幾的消費物價上漲年率比較起來,顯然是降低了。同時,1983年美國經濟以較快速度回升,國民生產總值比上年實際增長了3.5%,失業率已由1982年的10.8%下降到1983年底的8.2%。根據這種情況,於是國內外有些經濟學者便認為以美國為首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已經或者即將擺脫“滯脹”,可以實現無通貨膨脹的經濟成長了。

事實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並沒有真正從"滯脹"中擺脫出來。通貨膨脹率雖然有所下降,但迄1984年上半年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出現物價下跌的現象,何況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仍在推行赤字財政政策,巨額的財政赤字和龐大的國債,很可能重新使通貨膨脹率上漲。同時,西方國家為了刺激經濟回升,正在放鬆對貨幣增長率的控制,膨脹性的貨幣金融政策又開始抬頭,在這種情況下,並不能排除通貨膨脹有再次加劇的可能。至於經濟停滯,只有美國1983年的經濟回升稍快一些,但仍低於戰後歷次危機後第一年的增長速度。1983年歐洲經濟共同體10國的經濟成長率只有0.8%,其中法國僅為0.5%,義大利比1982年還下降了1.5%。就失業來說,1984年2月,美國的失業率降到7.8%,仍然是一個較高的數字。歐洲經濟共同體10國失業人數,1984年2月已突破1300萬人大關,失業率一直在11%左右,以上這些,證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並未能擺脫“滯脹”。

滯脹 滯脹
雖然在1980~1982年危機以後的一段時間內,停滯膨脹確實有所緩和,但這只是“滯脹”採取比較緩和的形式, 並不意味著“滯脹”的消失。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採取緊縮政策,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使通貨膨脹有所緩和;採取膨脹政策,也可能在另一段時間內使經濟停滯有所緩和;在實行緊縮政策以後的經濟回升階段,也不排除在一段時間內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都有所緩和。但要從根本上克服“滯脹”,實現沒有通貨膨脹的經濟穩定增長,卻是極其困難的。

關於“滯脹”問題,國內外經濟學家有不同的觀點,特別是對1980~1982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後,個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回升較快,通貨膨脹率下降,失業率有所下降。有些學者便認為“滯脹”已經結束,有些學者認為“滯脹”並沒有結束,產生“滯脹”的原因和條件依然存在。這個問題尚待進一步探討研究

眾說紛紜

較高的失業率、經濟成長停滯和通貨膨脹並存的經濟現象。

成因:從一般通貨膨脹理論分析,滯脹是需求膨脹後各經濟主體的預期變化及其行為調整所導致的商業周期現象,如圖:圖中橫軸Y為產量,縱軸P為價格,D為總需求曲線,Sn(滯脹)表示對應於不同的預期通貨膨脹率的供給曲線。當總需求曲線由D0移到D1時,表示總需求增加,導致商品供求缺口AA′出現。與A′點對應的產量水平是不可能達到的,因為它偏離了短期供給曲線S0。企業只是在S0上(較低工資水平上)才願意生產較高產量。此時短期均衡點是B,即D1和S0(滯脹)的交點,表示較高價格水平和較高實際產量。但B點不可能是長期均衡點。短期供給曲線S0是根據預期價格水平滯脹給出的,而與B點對應的實際價格P1高於P0。在短期均衡中,企業主滿意了,但工人不滿意。當工人知道實際價格P1高於預期價格滯脹時,他們將修正預期,使滯脹=P1,並要求增加工資,於是,供給曲線由S0(滯脹)移至S1與D1的交點C,該點意味著價格上升(P1升為P2)和產量下降(從Y1降至Y2),這就進入了“滯脹”階段。但在C點,實際價格水平P2又高於預期價格滯脹,工人感到被欺騙,並會再次要求名義工資提高以保持實際工資水平,總供給曲線將再次向左上方移動。只要S與D的交點(短期均衡)在Y0線右邊,實際價格就會比預期價格水平高,上述調整過程就會繼續。如果總需求D1不變,只有在N點,即Sn(滯脹)與D1的交點,才能實現長期均衡,此時產量Y0與初始均衡產量(即A點)相同,但Sn反映了貨幣工資對較高價格水平的充分調整,實際工資與在A點時的實際工資一樣。上述過程可以分兩個階段。A→B是擴張階段,需求增加表現為暫時的通貨膨脹,產量增加和就業增加同步。B→N是滯脹階段,此時通貨膨脹上爬,但供給函式根據較高成本而調整,產量下降就業則減少。除上述被多數人接受的一般理論外,西方經濟學家關於“滯脹”產生原因還有各種解釋。這些觀點彼此間具有互補性,有些已被包括在上述一般理論中,反映了20世紀70年代巨觀經濟理論的發展。

滯脹 滯脹

勞工市場上的均衡與失衡說新古典綜合派經濟學家J.托賓J.S.杜森貝里等人認為,傳統的剛性理論(工資剛性、價格剛性)雖然可以說明持久性通貨膨脹的原因,但不足以說明為什麼通貨膨脹和失業會同時並存。指出,失業可歸因於勞工市場失衡,非自願失業說明勞工市場不均衡的存在。與此同時,貨幣工資未能在各行業間迅速調整。這樣,在勞工市場上,過度供給表現為失業存在,過度需求表現為崗位空缺,無論何時,勞工市場都在兩者之間變化著。因此,經濟總體上就顯示出既有空位又有失業的現象。他們斷定,在任一勞工市場上,貨幣工資增長率都是兩種成分,即均衡成分和失衡成分的總和。由於空位存在,勢必減弱失業增量降低通貨膨脹的影響,同時,工資剛性也使失業對貨幣工資率下降的作用力減小;但工作空位存在卻會使貨幣工資迅速上升。這樣,失業與空位並存,就轉化為失業與工資率上升並存,進而轉化為失業與通貨膨脹並發。

市場操縱說新劍橋學派代表人物J.V.羅賓遜N.卡爾多等人反對只根據貨幣供應增量來說明通貨膨脹。他們主張區分不同商品市場類型或不同類別經濟部門來說明通貨膨脹,進而說明通貨膨脹與失業並發的現象。卡爾多認為,經濟活動中存在三類部門:初級部門,即為工業部門提供必需原材料的部門;第二級部門,即製造加工部門;第三級部門,即服務業。他認為,在初級產品生產的增長和製造加工業的增長之間存在的比例失調是導致“滯脹”的原因。羅賓遜的論證思路與此相仿,但她把市場區分為初級產品市場和製造品市場,指出:初級產品的市場價格對個別生產者和消費者來說是既定的,其價格變動是調節未來生產和消費的信號;而製造品市場價格是被“操縱的”,即是由生產者自己決定的,生產對需求的調節不是通過價格機制而是通過庫存機制進行的,就是說,工業品的這種“操縱價格”由成本決定,而不是由市場決定。這樣初級產品價格無論上漲或下降,對工業製造品的影響都不能充分發揮。“操縱價格”必然使通貨膨脹有增無減。在通貨膨脹下,低收入居民為了彌補實際工資減少,還不得不增加工作時間或提高勞動強度。由此,通貨膨脹不僅不提供較多工作職位,反而使勞工市場上供給增加,導致物價同失業率一起上升。

二元系統說制度學派經濟學家J.K.加爾布雷思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經濟存在結構上有很大區別,但產量上則大致相等的兩大部門,一個是集中經營部門,另一個是分散經營部門。前者由若干家大公司組成,它有經營計畫,要擺脫市場束縛,想實行價格控制,可稱為計畫系統;後者由許多分散的小企業、個體生產者組成,它受市場力量支配,故稱為市場系統。在這個二元系統中,市場系統屈從於計畫系統,二者在交換關係中處於不平等地位,這就導致收入不平等。他認為,在計畫系統中,企業權力已轉移到“技術專家階層”,他們掌管企業,並不以實現最大利潤為目標,而追求“穩定收入水平”和“儘可能高的經濟成長”。因此,“技術專家階層”為了避免工人罷工對企業造成損失,往往同意工會增加工資的要求,然後按工資成本加成定價,導致物價上漲,進而使生活費用提高,從而又引起下一輪提高工資的要求。在另一個市場系統中,由於存在攀比機制,工會部門也會迫使企業主提高工資。這樣,競相提高收入的壓力便引起一輪又一輪的通貨膨脹。在這種情況下,控制總需求的結果,只表現在產量和銷售額的壓縮,進而市場系統內大量出現失業工人,但企業並不會降低價格。這樣,通貨膨脹和失業併發症將被維持下去。

兩種價格體系英國經濟學家J.R.希克斯的觀點。他認為,在現代資本主義經濟中,至少存在兩種市場。一種是“固定價格”市場,包括大部分工業品市場,其價格由生產者來決定;另一種是“彈性價格”市場,其價格仍然決定於供求關係。他認為,所謂固定價格並非指商品價格在任何情況下均不發生變化,而是指商品價格在某種程度上不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希克斯把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通貨膨脹歷史以60年代後期為界,區分為兩個階段。在60年代後期以前的第一階段,通貨膨脹是需求膨脹,它的特點符合菲利普斯曲線所描述的關係。而在60年代後期以後的第二階段,提高工資的"社會"壓力已居於統治地位,而不再囿於勞工是否缺乏。這樣,工資上升的程度在衰退時期與繁榮時期便會相等或接近相等。這就是失業與通貨膨脹並發,即“滯脹”。他認為,在彈性價格體系內,對膨脹性工資上升和相應的價格上漲,有可能產生一個“膨脹性均衡”,儘管這種均衡是凱恩斯意義上的均衡,但它已不含有充分就業的意思。60年代後期以來,既定的各行業工資差距已被打亂,所以經濟不處於均衡狀態。這樣,通貨膨脹與失業將無限期地並存下去。因此,彈性價格市場上的需求因素與固定價格市場上的供給因素共同作用於物價和工資,形成一種結構性通貨膨脹,迫使“滯脹”繼續下去。

經濟 經濟
成本推動說以P.A.薩繆爾森為代表的 後凱恩斯學派把滯脹主要歸罪於所謂的成本推動。他們認為,滯脹產生的原因在於工資的上升超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解決的辦法是財政金融緊縮加上收入政策,其核心是以工資管制或社會契約等方式來控制工資上升。

國家干預說以M.弗里德曼為代表的貨幣學派認為,滯脹的形成是戰後推行凱恩斯主義和相應加強國家干預的惡果。他們認為,政府干預經濟過多導致開支增大,赤字增加,不得不用濫發鈔票的通貨膨脹辦法來彌補,同時也削弱了市場機制的作用,支持了不成功的企業,反而使物價、工資、生產受到不利影響,造成低效率和高浪費。政府開支增加必然提高稅率,打擊企業和居民的積極性,挫傷人們的儲蓄意願。這些情況,都會造成經濟停滯。因此,他們認為,擺脫經濟滯脹的條件是抑制通貨膨脹,而首先要做的則是減少政府干預。

解決對策

國外對策

消除滯脹的政策主張主要是:①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鬆緊搭配。一種是松的財政政策輔之以緊的貨幣政策,即通過減少稅收、擴大政府開支、鼓勵投資和消費以消除危機和失業,同時又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防止通貨膨脹加劇。另一種是松的貨幣政策輔之以緊的財政政策,即擴大信貸、增加貨幣供應量,以降低利率,鼓勵投資,同時又縮小政府開支,減少對市場的壓力以穩定物價。②財政政策和 貨幣政策微觀化。即針對個別市場和個別部門的具體情況,制定出有區別的財政、貨幣政策,即解決市場需求量的個別問題,又不影響整個市場態勢。③實施包括收入政策、人力政策和消費政策在內的補償性政策措施,以彌補財政和貨幣政策的不足。
1982~1988年,在治理“滯脹”的政策實踐中, 美國和英國都採用了以貨幣主義為主的政策措施,即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放鬆政府管制,將國有企業私有化,減稅,金融市場自由化,同時加強各國在國際資金流動、匯率、利率、關稅、外貿諸方面的協調。這些措施獲得了較好的效果。1983年起,主要已開發國家先後走出滯脹陷阱,通貨膨脹率逐年下降,經濟則低速穩定增長。

我國對策

中國 政府如何應對和避免滯脹的發生:一是保持適度的貨幣通脹政策,有利於擴大社會投資與消費;二是堅持貫徹以公有制為基礎,有利於維護社會公平與效率;三是切實提高勞動者的收入,有利擴大內需與消費;四是走好人民幣國際化之路,有利於對外出口與投資;五是打擊取締壟斷行業維護市場公平競爭,有利於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脹不可避免,滯脹能夠避免;關鍵在於有效消除社會生產的大量相對過剩,保持經濟的健康發展

消除政策

消除滯脹的政策主張主要是:①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鬆緊搭配。一種是松的財政政策輔之以緊的貨幣政策,即通過減少稅收、擴大政府開支、鼓勵投資和消費以消除危機和失業,同時又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防止通貨膨脹加劇。另一種是松的貨幣政策輔之以緊的財政政策,即擴大信貸、增加貨幣供應量,以降低利率,鼓勵投資,同時又縮小政府開支,減少對市場的壓力以穩定物價。②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微觀化。即針對個別市場和個別部門的具體情況,制定出有區別的財政、貨幣政策,即解決市場需求量的個別問題,又不影響整個市場態勢。③實施包括收入政策、人力政策和消費政策在內的補償性政策措施,以彌補財政和貨幣政策的不足。

1982~1988年,在治理“滯脹”的政策實踐中,美國和英國都採用了以貨幣主義為主的政策措施,即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放鬆政府管制,將國有企業私有化,減稅,金融市場自由化,同時加強各國在國際資金流動匯率利率關稅、外貿諸方面的協調。這些措施獲得了較好的效果。1983年起,主要已開發國家先後走出滯脹陷阱,通貨膨脹率逐年下降,經濟則低速穩定增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