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家辛牟村

滕家辛牟村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馬宋鎮境東部,是名聞遐爾的鑄造專業村。明景泰年間,有滕姓自滕家下埠遷此立村,因臨近周家辛牟,故取村名滕家辛牟。

基本信息

滕家辛牟村

滕家辛牟村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馬宋鎮境東部,是名聞遐爾的鑄造專業村。明景泰年間,有滕姓自滕家下埠遷此立村,因臨近周家辛牟,故取村名滕家辛牟。滕家辛牟的鑄造業始於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是年該村村民滕殿三,從附近的周家辛牟村請來懂鑄造技術的周培烈、周培製作師傅,邊學邊乾。後建起了全縣第一家爐房,名為“滕辛爐房”,製作剷頭、犁頭。但鑄造的犁頭和剷頭賣不出去,影響了爐房生存。為此,滕家長子三進山西,拜師學藝。前兩次是到太行山北麓懷慶府學作鍋和鏊子,第三次是到太行山南邊青城學鑄“疙瘩犁頭”。經九年時間,終於掌握了鑄造技巧,產品打開銷路,逐漸占領了市場。舊時民間流傳俗語“昌樂鏊子濰縣鍋”,其中“昌樂鏊子”就是滕家辛牟爐房鑄造。後滕辛爐房聲名遠揚,不但為世俗百姓所信賴,也為朝廷所看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清政府欲在登州鑄兩門大炮,以加強海防。滕家辛牟爐房當家人滕愛木,接通知後,立即組織人馬,配齊鑄造工具,與昌邑葛埠爐房一起,推著木輪車子趕往登州。在統一指導下,與其它72支爐房同時開火,鑄造了名為“鎮海大將軍”“鎮海二將軍”的兩門巨炮。前者重2噸,置於西炮台,後者重1噸,置於東炮台。現在蓬萊水城陳列的這兩門大炮,就凝聚著昌樂縣滕家辛牟人的心血、汗水和愛國熱情。抗日戰爭爆發後,滕家爐房的第四代傳人滕樹祥、滕樹理等11人出於愛國熱情,自發組織起來奔赴魯西南,為抗日軍隊鑄造手榴彈、地雷外殼,為抗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1950年後,以滕辛爐房為基礎,在營丘村建了60多人的鑄造廠,承接訂單鑄造各種部件。1958年鑄造廠從營丘遷至馬宋村,時馬宋鑄造的八尺車床,遠銷黑龍江、山西等地,供不應求。1980年代後,滕家辛牟200年傳統產業更有了發展空間。成立了滕家辛牟鑄造廠,生產汽車、拖拉機、三輪車等高檔機種配件。滕家辛牟村的鑄造業,帶動了全鎮。2005年,全鎮有鑄造專業村10個,專業戶100多家,僅滕家辛牟村就有35家,從業人員達500人,實現利潤近300萬元,上繳稅金近200萬元。[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