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馮家鎮轄馮家、北高格莊、南高格莊、合子莊、徐家村(徐家 村、辛家莊)、合子、盤石(盤石、夏家庵)、魯家、吳格莊、上口、張家寨(張家寨、西莊)、中寨、林家寨、唐家店子、花家疃、北吉子園、西吉子園、東吉子園、南吉子園、孔家、消水河、馬山溝、馬山前、砦里(砦里、三義村)、莊子夼、王家庵、觀上馮家、北劉伶莊、南劉伶莊、北漢村、呂格莊、北河崖、萬家、高家台(高家台、小於家)、王疃、南漢村、北泥溝、南泥溝、東泥溝、東官莊、瑞木山(瑞木山、小官莊)、東馬家莊、葛口、山北頭、石城、湯上、湯後疃、湯東疃、湯南場、沽水頭、馬家泊子(馬家泊子、姜家莊)、趙家庵(趙家庵、姜家庵)、臥龍53個行政村,61個自然村。鎮政府駐馮家,距市區23千米。
黃壘河及其支流流經境內,水資源豐富。馮家村東南有溫泉。為乳山市重點花生、蘋果、柞繭產區之一。桃(村)威(海)鐵路、309國道與牟平至浪暖口公路穿境而過。境東尼姑頂,吉稱小崑嵛,有聖水宮、聖水岩金碑(亦稱玉虛南碑)等名勝。其中金時建的道院“玉虛觀”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沿革
1951年設馮家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3月撤社設鎮。1995年,面積136平方千米,人口40657人,轄馮家、北高格莊、南高格莊、徐家莊、合子莊、上口、盤石、魯家、吳格莊、張家寨、中寨、林家寨、唐家店子、南吉子園、東吉子園、北吉子園、西吉子園、花家疃、孔家、消水河、馬山溝、馬山前、砦里、莊子夼、王家庵、觀上馮家、北劉伶莊、南劉伶莊、北漢村、南漢村、北河崖、萬家、高家台、王疃、呂格莊、北泥溝、東泥溝、南泥溝、東官莊、瑞木山、東馬家莊、葛口、山北頭、石城、湯東疃、湯上、湯南場、沽水頭、馬家泊子、趙家庵、臥龍、合子、湯後疃53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馮家鎮(FengjiaZhen)屬乳山市。在乳山市區東北部。面積136平方公里,人口3.44萬。原為馮家人民公社。1984年3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撤社,設立馮家鎮。鎮政府駐馮家。
村莊代碼
371083106(53村):~201馮家村 ~202馬山前村 ~203北漢村 ~204北河崖村 ~205北泥溝村 ~206東泥溝村 ~207南泥溝村 ~208山北頭村 ~209湯上村 ~210湯後疃村 ~211湯東疃村 ~212湯南場村 ~213石城村 ~214葛口村 ~215南漢村 ~216呂格莊村 ~217王疃村 ~218南劉伶莊村 ~219北劉伶莊村 ~220馬山溝村 ~221肖水河村 ~222南寨村 ~223中寨村 ~224北寨村 ~225盤石村 ~226沽水頭村 ~227東官莊村 ~228北高格莊村 ~229南高格莊村 ~230徐家村 ~231合子村 ~232合子莊村 ~233吳格莊村 ~234魯家村 ~235唐家店子村 ~236花家疃村 ~237上口村 ~238東吉子園村 ~239西吉子園村 ~240南吉子園村 ~241北吉子園村 ~242砦里村 ~243莊子夼村 ~244王家庵村 ~245觀上馮家村 ~246孔家村 ~247萬家村 ~248高家台村 ~249趙家庵村 ~250臥龍村 ~251東馬家莊村 ~252馬家泊子村 ~253瑞木山村
村莊歷史
馮家明洪武年間,馮姓由觀上馮家遷此以姓立村。明末,宮姓由徐家村遷入。清末,杜、李二姓由牟平縣杜家、臨沂縣遷入。現800戶。
北高格莊南宋祥興元年,高仁合、高仁成由雲南遷此建村高格莊。元至元三十年,叢、趙姓由文登縣於疃、牟平縣西北壩遷入。明洪武八年,丁、孫姓由南黃北?、牟平縣夏玉遷入。清時,先後有周、曲、邢、馮、胡、滕、譚等姓遷入。雍正年間,因村南建南高格莊而更今名。現253戶。
南高格莊清雍正年間,高姓由北高格莊析居立村南高格莊。乾隆年間,曲、袁姓分別由牟平縣潘格莊、青島城陽遷入。嘉慶年間,王姓由福山縣古峴王家遷入。現210戶。
徐家村元代前,徐姓居此以姓立村,元末戰亂被毀。明洪武二年,宮姓由文登縣柳林莊遷此定居,襲原名。隆慶二年,王姓由文登縣小寨遷入。清康熙二十八年,辛姓由南黃遷入。現720戶。
合子明萬曆年間,于姓兄弟二人遷此定居,故稱合子。清乾隆年間,先後有張、鄭、姜、韓姓遷入。現365戶。
合子莊清光緒十六年,張、韓姓由合子遷此定居。後王姓由沙家來居。1953年更此名,現112戶。
魯家明萬曆年間,魯姓由雲南遷此建村。清乾隆年間,孫姓由砦里遷入。道光年間,姜姓由花家疃遷入。現210戶。
吳格莊金時,吳姓居此以姓立村,金末遭剿。明宣德二年,宮姓由徐家村遷此定居,襲原名。現161戶。
上口清康熙年間,孫姓由文登縣坦埠遷此建村,因位居附近諸村上水頭的山口處,故名。現348戶。
盤石明成化年間,姜姓由峒嶺遷此建村,因村東有一巨石,故名。萬曆年間,李、王姓由牟平縣解甲莊、榮成縣赤山遷入。清乾隆年間,夏姓由夏村遷村東南看庵,取名夏家庵,1945年併入盤石村。現454戶。
張家寨明萬曆年間,張姓由萊陽縣張家灌遷此立村,因此地曾屯兵設寨,故取名寨里村。1942年更名北寨,1980年又更今名。現361戶。
中寨清乾隆年間,姜姓從花家疃遷此立村,因古有兵寨,故取名姜家寨。道光年間,王姓由牟平縣遷入。1942年更名中寨。現313戶。
林家寨明弘治年間, 林姓由文登縣林村遷此立村, 因村北有河,取名河南莊。1942年更名南寨,1980年又更今名。現118戶。
消水河明萬曆年間,勇姓由南勇家遷此定居。因村東河床較高,汛期河水消的很快,故名。清順治年間,宋、譚姓由史家疃、牟平縣譚家泊遷入。現167戶。
馬山溝清乾隆年間,孔、姜二姓由孔家、北河崖遷此定居,因位於馬山溝夼,故名。後有於、孫姓先後從文登縣窯南泊和孫家遷入。現80戶。
唐家店子明萬曆二十三年,唐姓由福山縣陌唐遷此立村,因當時村頭開設小旅店,故名。清乾隆年間,劉、馮姓由午極、馮家遷入。現275戶。
花家疃明萬曆二十四年,刁姓由文登縣長山刁家遷此定居,此前曾有花姓居此建村,故襲原名。清初,姜姓由南劉伶莊遷入。現405戶。
北吉子園明洪武年間,孫姓由文登縣坦埠遷此立村,因此地有古廟“棘子院”而得名,後演變為吉子園。清初,王姓由牟平縣官莊遷入。1956年更今名。現62戶。
南吉子園明洪武年間,孫姓由文登縣坦埠遷棘子院南定居立村,取名南棘子院,後演作今名。清初,姜、高姓由峒嶺、西吉子園遷入。現119戶。
西吉子園清初,高姓由下初西莊遷棘子院西定居立村,取名西棘子院,後演作今名。現140戶。
東吉子園明萬曆年間,曹、孫姓由河南村、文登縣坦埠遷棘子院東立村,取名東棘子院,後演作今名。清乾隆二十六年,滕姓由地口遷入。現162戶。
砦里明萬曆年間,孫姓由文登縣坦埠遷此定居,因此處周圍多山,古時曾設兵寨,故名。清初,劉、彭姓由文登縣鴨灣崖、榮成縣樓下遷入。道光年間,董、李、張姓由日照縣遷砦里村南定居, 以三姓團結義氣,取名三義村,1952年併入砦里。現400戶。
馬山前明洪武十五年,姜姓由峒嶺遷馬山之前定居立村,故名。現125戶。
莊子夼清康熙年間,戰姓由文登縣二王家遷聖水宮前山夼為道觀看莊子,故名。清末,潘、王姓由泥溝村遷入。現71戶。
孔家明嘉靖年間,孔姓由牟平縣五裡頭遷此以姓立村。現247戶。
王家庵清康熙三十年,王姓由文登縣程格莊遷此看庵並定居立村。後馮姓由觀上馮家遷入。現68戶。
觀上馮家元末,馮姓由雲南遷玉虛觀附近而居,故名。現172戶。
趙家庵清鹹豐年間,趙姓由灣頭遷此看庵,後定居立村。現48戶。
萬家明弘治九年,萬姓由河北省遷此立村。清乾隆年間,馮、孫姓由觀上馮家、黃縣遷入。清末,孔、王姓由孔家、葛口遷入。後有李姓從沽水頭遷入。現440戶。
高家台明崇禎年間,高姓由灣頭遷此定居,初名高村,後因村旁有土台,更名高家台。清道光年間, 于姓由文登縣於家口遷村西建村小於家,建國後併入該村。現172戶。
臥龍清乾隆年間,陳姓由所陳家遷大、小蛇夼前定居立村,以吉祥之意取名臥龍。後有孫、王、劉姓由文登縣廟東和二王家、南斜山遷入。現327戶。
東官莊北宋熙寧年間,官姓居此建村官莊。金大定年間,史姓從萊陽縣史家圈遷史家疃,元末遷此定居,襲原名。清乾隆年間,孫、姜姓由崖子、峒嶺遷入。1980年更今名。現505戶。
瑞木山元至正二十年,姜姓從峒嶺遷此立村,取名水漫山。明洪武三年曹姓由雲南省昭通遷此,將南方水杉帶來此地栽植,更村名水木山。清道光二十二年更今名。清末,孔、史二姓由孔家、東官莊遷入。現516戶。
馬家泊子明弘治年間,馬姓從海陽所遷此平泊地定居立村,故名。萬曆年間,曹姓由瑞木山遷入。清康熙年間,張、劉姓由張家寨和黃格莊遷入。清末,方、姜姓由小雲南、文登縣姜家莊遷入。現507戶。
東馬家莊清順治年間,馬氏兄弟良習、良助從馬家泊子遷此立村馬家莊。雍正年間, 曲姓由文登縣北黃遷入。乾隆年間,高姓由高家台遷入。1980年更今名。現410戶。
沽水頭明中期,曾有張姓居此,因村西有古泉而取名沽水頭。清初,於、牟、邢姓分別由萊陽縣河前莊、 棲霞縣鐵口、 文登縣島集遷此。清末,李、馮姓遷入。現187戶。
北劉伶莊清康熙八年,宋姓由史家疃遷此,譚姓由文登縣譚家口遷此。此地原為地主劉伶的田莊,故名。後因村南又建一南劉伶莊而更今名。現224戶。
南劉伶莊清康熙十一年, 姜姓兄弟四人從東峒嶺遷劉伶莊村南定居, 故名。現104戶。
北河崖明萬曆年間,姜姓從峒嶺遷老清河西岸定居,取名河崖,後因與黃壘河南岸的河崖村重名而更今名。現130戶。
北漢村清乾隆年間,姜姓從山北頭遷漢村北立村,故名。民國年間,林姓由文登縣澤頭遷入。現250戶。
南漢村明嘉靖年間,曹盛琳從河南村遷此立村曹家疃。隆慶年間,姜應舉從峒嶺遷入,後因姜姓人盛,取姜房字(漢臣)為村名,因位於馮家村南,取名南漢臣,後演作今名。現432戶。
北泥溝清康熙末年,李姓由小北莊(今名上冊)、王姓由文登縣孔格莊、于姓由司馬莊遷此立村。因位於黃泥溝旁,故名泥溝。清道光三十年,更今名。現228戶。
南泥溝清康熙年間,劉姓從雲南遷此,後有曹姓從瑞木山遷入,取名南曹家。清道光三十年,更今名。現180戶。
東泥溝清乾隆年間,于姓由文登縣大水泊遷此立村於家疃。後邢、王、李姓遷入。道光三十年更今名。現120戶。
王疃明嘉靖年間,王姓因避水災由石疃王家(今湯後疃村北)遷此立村。初名小疃,民國二十七年更今名。現180戶。
呂格莊明萬曆年間,耿姓由西耿家遷此立村。此處原是北漢村呂姓大戶的種地莊子,故名。清初,姜、曲、孫姓分別由峒嶺、牟平縣小埝、孫家埠遷入。現450戶。
葛口明崇禎年間,馬姓從海陽所遷此立村。因位於山口,且葛子叢生,故名。清初,姜、王姓由峒嶺、文登縣文登營遷入。現139戶。
山北頭元代,姜姓由萬戶遷山陰坡立村,故名。清嘉慶年間,李、孫姓由北泥溝、萬家遷入,姜姓由峒嶺遷入。現363戶。
石城明嘉靖三十七年,姜姓由峒嶺遷石壩前定居立村,故名。現362戶。
湯上唐時,孫姓土著老民散居溫泉湯一帶,稱湯上。元時,居溫泉湯之西孫姓稱小湯。明嘉靖年間,劉姓從黃格莊遷入。1952年復原名。現215戶。
湯後疃唐時,孫姓土著老民居此,稱湯上。元時,居溫泉湯之後孫姓村落稱湯泉。1952年更今名。現150戶。
湯東疃唐時, 孫姓土著老民居此, 稱湯上。元時,居溫泉湯之東孫姓稱大湯。1952年更今名。現210戶。
湯南場清末,孫姓由大湯析居立村,1942年定此名。現85戶。
經濟狀況
鎮黨委、政府立足自身實際,發揮自身優勢,開拓創新,勇於進取,運籌帷幄,科學規劃,真抓實幹,全鎮各項事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迅猛態勢,成為膠東半島有名的奶業大鎮和經濟強鎮。
全鎮工業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以創樹品牌為主攻方向,形成了以魚竿生產、花生加工、魚片加工、建築裝飾、服裝加工、果品儲藏等為主的工業生產體系。主要產品有釣魚竿、鋁合金門窗、花生製品、水果罐頭等,有10種產品打入國際市場,遠銷歐美、日本、台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以發展綠色農業為重點,以“建設山川秀美、林豐果茂的綠色生態鎮”為目標,現已形成了“兩橫一縱一點”的生態農業格局,即橫穿東西的黃壘河綠色銀行、309國道沿線萬畝高效農業經濟帶、縱貫南北的牟浪線經濟長廊和以盤石——北寨為主的萬畝生態園。奶業生產已實現了典型帶動、整體推動的生產格局,年收入可達1億元。
2003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9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4億元,農業總產值5億元;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3.6億元;完成工業銷售收入12.9億元;實現利稅7800萬元;實現區域性財政收入786.9萬元;上繳各類保金177萬元。
2012年,完成地方性財政收入2240萬元,同比增長15%;契約利用外資2000萬美元,實現外資引進零突破;實現出口創匯200萬美元,同比增長5%;農民人均純收入11435元,同比增長11.5%。
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推進。一年來,我們樹立“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是第一位”的理念,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和項目儲備。一是聖水宮道教養生度假區,推進玉虛觀弘道區、財神宮、茶樓、戲台等主體和裝修在九月底全部完工,2.5公里園區路九月底硬化結束,投資1500萬元、3.7公里的市政路克服一切困難於八月份全部完工交付使用,聖水宮玉虛觀弘道區已於十月三日開光。在聖水宮道路兩側投資30多萬元栽植法桐、松柏等綠化樹木5000餘棵,為聖水宮道教養生項目擴大規模做大做優提供了環境和交通優勢。二是溫泉養生休閒度假區,總占地2734畝,分五個功能區。目前總投資6000萬元的小湯溫泉,已於12月11日全面營業,作為起步區的天潤溫泉洗浴中心主體和坤湯池主體已封頂。三是引進了一個總投資2000萬美元的山東崑崙能源外商獨資項目,到目前該公司為福喜養殖小區配套建設已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另外我們還積極利用閒置資源招引機械製造、農產品深加工等有稅收的工業項目,為全鎮發展培植新稅源。
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2012年通過實施“3.1.1”工程,產業結構調整不斷調活調優。1、在北部山區、聖水宮道教養生休閒度假區周邊新發展蘋果4225畝,全鎮蘋果種植面積達35000畝,其中南高村投入500多萬元,建設了一處550畝的蘋果現代矮砧集約栽培示範園,被山東省認定為“山東省矮砧優質蘋果集約栽培示範園”。2、在溫泉旅遊度假區周邊和黃壘河兩岸發展蔬菜產業帶1萬畝,其中建設高檔蔬菜大棚260畝。3、投資300多萬元在聖水宮道路沿線發展觀光採摘帶500畝,溫泉度假區周邊的採摘帶已完成規劃設計。4、以唐家店子村金華果蔬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在全鎮形成了一個萬畝馬鈴薯產業基地,2012年3月,金華果蔬專業合作社被山東省農業廳評為“山東省第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
人民民眾生活進一步改善。一是順利完成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2012年度總投入1100多萬元,順利完成了7個村的環境整治工作,完成硬化面積71310平方米,綠化面積108220平方米,新安裝路燈147盞,並通過了威海驗收組的驗收。並實行環境整治長效管護機制,嚴格抓好垃圾中轉站和污水處理廠的運營,極大的改善了民眾生產生活環境。二是認真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我鎮規劃成立社區14個,清河社區發揮樣板社區的帶動作用,帶動了我鎮溫泉社區、泥溝社區、金馬山社區等14個社區的順利啟動和有序推進。社區建設工作也得到市領導的充分肯定,乳山市第一個社區揭牌儀式在我鎮清河社區舉行,在全市試點社區評比活動中清河社區被評為第一名。三是按程式做好了農村低保工作和農村困難民眾的救助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保費收繳及時完成,參保率都在95%以上。四是民生事業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1、投資20萬元對鎮駐地路燈進行了全面整修,投資20萬元對國小、幼稚園門口道路進行了重新鋪裝。2、在村級路網建設過程中,協調25個村,硬化路面90000多平方米,並對村村通嚴重破損道路進行瀝青蓋被,面積近50000平方米,解決了民眾出行難的問題。3、重視全鎮綠化工作,保護生態自然環境,2012年,馮家鎮被授予“山東省綠化模範鄉鎮”、“山東省旅遊強鎮” 、“省級文明鎮”等榮譽稱號。四是社會穩定工作進一步加強。
生態工程
馮家鎮高效生態園
乳山市馮家鎮高效生態園位於馮家鎮西北部,北與牟平接壤,西與下初相連,南到消水河、馬山溝,東到巨馬山,流域面積4.5平方公里,園內包括9個行政村,2300戶,人口累計6500人,擁有耕地面積18000畝,現有乾果面積8000畝,水果面積4000畝。
為改善該區域農民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進一步增加農民的收入,從2002年開始,馮家鎮歷屆黨委、政府班子按照這一指導思想,在該區域實施了以山區開發為重點,山、田、路、林、水綜合整治為內容的生態園建設工作。該鎮始終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按照最初設計方案和規劃一屆接著一屆乾,堅持把這一區域的開發作為富民興農的重點工作來抓,不斷加大投入,強化管理,注重提高和完善功能。園內共修環山路28公里,栽植黑松2萬株,速生楊8000棵,發展各類經濟作物1.2萬畝,水庫4座,乾塘10座,浸水橋6座,谷坊300個,配套自動化控制灌溉泵站10個,鋪設管灌管道5萬米,新增灌溉面積8000畝。同時,鎮政府每年出資3萬元給專業管護隊,負責道路樹木的管護,樹木成活率達100%。
通過對該流域的綜合開發,不僅合理地調整了土地產業結構,擴大和改善了水利條件,引進了一批名、優、特品種,更主要是改善了農民的生產條件,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項目區內現有板栗、桃、黃金梨、大櫻桃等各類乾水果,年可實現收入1500萬元。
在此基礎上,馮家鎮圍繞高效農業、觀光農業做文章,進一步加大開發力度,充分利用和挖掘這一資源的潛在優勢,把生態園建設得更好、更美、更具活力,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
名勝古蹟
馮家名勝古蹟眾多,現存景觀有玉虛觀遺址、玉虛觀碑、玉陽洞和聖水岩。
玉虛觀位於乳山市東北隅的崑嵛山余脈尼姑頂東坡坳谷,亦稱“聖水宮”,曾為道家聖地。這裡群山綿亘,林巒深邃,水奇峰峭,四時幽絕,獨具一方之勝。據1987年在此出土的一塊殘碑記載,這裡原為“聖水庵”,“始於漢晉”,距今近兩千年。據傳,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曾派尉遲敬德在此監修宮觀,曰“聖水宮”,名字延續至今。據現存的老祖殿內神台前一唐代風格的雙層蓮花捲草紋石刻推斷,唐時殿宇建築規模已具。後幾經興廢,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全真派道人王玉陽在此結茅為庵。承安二年(1197年)賜額“玉虛觀”。至寧元年(1213年)賜名“玉真觀”。此時玉虛觀“蒼松偃蓋,古檜蟠龍,碧瓦鱗鱗,朱門赫赫,神仙異人出沒,天地英靈自然之氣相聚”。元代文學家元好問在《懷州清真觀記》中稱:“天下道院,武官為之冠,濱都次之,聖水又次之。”玉虛觀時為北方第三大道家聖地。自金至明、清,玉虛觀屢經修葺,規模不斷擴大。
據《寧海州志》記載,清鹹豐四年(1854年),玉虛觀進行最後一次重修。重修後的玉虛觀,殿閣莊嚴,碑碣林立。主要建築有老祖殿、老母殿、三清殿、三官殿、三義殿、玉皇閣、萬壽宮等。玉皇閣最為宏偉,分上下兩層。下層為12根八角石柱支撐,上層為斗拱飛檐結構,內塑玉皇大帝像。閣頂為綠琉璃瓦。萬壽宮為主體建築,宮身闊5間,進深5米,牆外前檐有承重柱階和階廓,兩山牆各有一碑碣,西壁為明代提督學政邵賢詩碑,東壁為和邵賢詩刻石,宮內塑有全真道祖王重陽及全真七子像。1930年代以前,玉虛觀一年一度的廟會,規模很大,終日香火不斷。抗日戰爭爆發後,觀內塑像被毀,道士逃亡,觀宇日漸荒廢。1950年,為破除迷信,觀宇被拆除。“文革”期間,再遭洗劫。現遺址尚有觀宇石基、石柱、石獅、石獸等遺存。1992年5月被定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虛觀碑位於玉虛觀的萬壽宮院內,今保存完好。此碑立於金貞祐二年(1214年),通高5.66米,寬1.25米,厚0.28米,下有龜趺,額有四龍盤繞,碑額“玉虛觀記”之字為州學進士范景純所篆;碑正面正楷陰刻金朝散大夫國稱撰文,寧海州學政王良臣書丹。碑文有對王玉陽修道之銘贊和對聖水岩殊常異境之描述。碑背面正楷陰刻“王玉陽宗派之圖”,記王玉陽弟子300餘人。通觀全碑,制式高大,宏偉雄渾,具有典型的宋、金風格,堪稱精工巨製。該碑為研究金元時期道家活動的重要史料依據。
玉陽洞位於玉虛觀遺址西北30餘米處崖壁上,距崖下地面10餘米。洞口呈拱形,高2.10米,寬0.85米。洞內略方,深6.23米,高3.26米,正中鑿一神台,上下與洞內岩石為一體,四周可通,神台座原有太歲神白玉石像(今無存)。洞內東壁鑿五龕,西壁鑿三龕,各龕內原皆有造像(今無存)。洞口外上方崖壁有“玉陽洞天”石刻,為王玉陽親書。洞口下方東西兩側各有12級台階,相傳為王玉陽親鑿。此洞為王玉陽及弟子門人修煉之處。
聖水岩位於玉陽洞西側,亦稱“聖水洞”,為一天然石洞。洞上方有數丈巨石峭立,洞口高3米,寬5米,進深6米,洞內寬處9米。洞頂呈圓弧形,與洞壁岩石相合處有一東西石縫,“聖水”自縫中源出。玉虛觀碑記云:“水不見發源,但嵌鑲之下,裂石而出,激激如線,味甘冷且清,春秋不變,水旱不知,蛙黽之屬,未嘗產焉。”《寧海州志》載:“洞中東西二流,自石罅出,洞滴激激如線,二源一停一注,十二年一周,東西相更替,故曰‘聖水’。且天將雨,則漏水,濺人衣裙,晴則否,山下之人以此陰晴屢驗。”經觀察洞內水自東流源出,水質清澈甘冽,每小時出水約300公斤,其西流無水出,但確有流水痕跡,洞內可儲水10餘方,滿則溢出。相傳當年聖水洞側“有巨石飛出數丈”,覽者登之頗苦,王玉陽“遂登其巔,運錘三擊,轟然有聲如雷霆振山谷,其石已墮”。今聖水洞外上側尚存玉陽親筆石刻“聖水嵒”三字,單字高0.59米,寬0.45米,雖已剝蝕,字跡依稀可認。
據考,金大定八年(1168年),王玉陽被道教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收為弟子,從師至煙霞洞,“授以正法三十有六”。後王玉陽獨去文登鐵槎山(今屬榮成市)雲光洞結庵修煉,常赤腳往來於礪石荊棘,人稱“鐵腳仙人”。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奉詔進京為金世宗講道,凡所應對,無不時中。金世宗“延問修真之道,就御果園建道院,給三品俸,敕充生辰醮高功主,賜冠簡紫衣”,王玉陽悉表辭之。未幾,懇求還山,金世宗“不諱其志”,仍賜錢二十萬為回山盤費。家鄉道徒、百姓聞其歸鄉,“千百相率,前十餘舍遮道歡迎,不令他適”。王玉陽遂在聖水岩結茅為庵,行道修煉,收弟子300餘,創立全真教嵛山派。金承安二年(1197年),章宗皇帝召王玉陽進京,問養身之道,王玉陽“以無為清靜少私寡慾為對”。復問教法規儀治國之道,王玉陽“以雅對,妙沃帝心”。金帝特賜號“體玄大師”,並再旨留京主持修真觀,王玉陽再辭,求還山。金帝許之,乃賜道經一藏,“綾羅絹各兩千匹,月給齋廚錢二百鏹”,並敕賜聖水庵為“玉虛觀”。還山後,約集“善眾門人”修建玉虛觀,時為北方三大道觀之一。王玉陽居玉虛觀20餘年,三次受金帝詔見。卒時,“乃沐浴冠帶,焚香朝禮而逝”。生前著作有《雲光集》《清真集》。其中《雲光集》輯詩、詞、歌、賦600餘篇,被收入《道藏》。為傳播和發展其教派,確立全真教在全國道教中的主導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名人故里
馮家鎮歷史名人輩出。這裡是元代武略將軍孫琪的故里。
孫琪(1233~1291),元初著名將領。今馮家鎮湯後疃村人。元滅金後,投軍從戎。歷經40餘戰,所得功賞盡散於部下。至元六年(1269年)至八年(1271年),率兵攻襄陽。至元九年(1272年),襄陽水戰,擒南宋將領。至元十年(1273年),圍攻樊城,帶傷登城殺退守兵。歷任忠顯校尉管軍把總、昭信校尉管軍把總、承信校尉管軍把總、武略將軍管軍千戶,並賜以金符。卒後葬於湯後疃村南。
馮家鎮地熱資源豐富,以小湯村的小湯泉最有名,泉水由地下自然湧出,人稱之為“神水”,水溫常年57℃左右,礦化度每升3.78克,1970年代末,將泉水開發利用於水療治病,對關節炎、神經衰弱、皮膚病、腰肌勞損等疾病具有較高療效,常人沐浴,亦可提神健身,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現已建設成一處大型綜合性療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