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雜32

滇雜32

滇型雜交粳稻滇滇雜32是雲南農業大學稻作研究所承擔雲南省“十五”科技攻關課題“優質高產抗病滇型雜交粳稻新組合選育開發配套技術研究”育成的、適宜云南高原稻區獨有的優質抗病新組合。兩組合米質優、抗性強、適應性廣、雜種優勢強、生育期和落粒性適中:繁殖制種產量高,種子質量達國家標準,栽培技術措施配套。2002年7月通過雲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

基本信息

主要特徵特性

滇雜32滇雜32

(1)米質優
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在十二項檢測指標中,滇雜31、滇雜32均有十一項指標達國家優質米一級標準。兩組合在2002年5月舉行的雲南省第三屆優質米評選會上,被評為優質米品種。

(2)稻瘟病抗性
1998-2002年在雲南及周邊省區多點試驗示範中,田間表現不感或輕感稻瘟病,經雲南省農科院植保所稻瘟病抗性鑑定;滇雜31對接種的全部8個菌株均為抗性;滇雜32對接種的8個菌株中的6個為抗性,對別外2個為部分抗性。

(3)適應性廣
適宜種植地區海拔範圍為1300-2100米。海拔1500-2000米為滇雜31的最適宜種植區;海拔1400-1800米為滇雜32的最適宜種植區。

滇雜32滇雜32

(4)主要農藝性狀好
1、兩個新組合株型緊湊,劍葉挺直,桿硬不倒伏,穀粒黃色,穎尖白色,落粒性適中,熟相好。滇雜31株高90-100厘米,單株有效穗7-12穗,劍葉長25-28厘米,劍葉寬1.28-1.50厘米,穗長18.6-22.1厘米,穗總粒數128-146粒,穗實粒數114-139粒,結實率72-93%,千粒重24克左右,全生育期160-180天;滇雜32株高94-98厘米,單株有效穗10-14穗,劍葉長26-30厘米,1.32-1.70厘米,穗長19.3-23.2厘米,穗總粒數149-190粒,穗實粒數119.7-145.6粒,結實率76.90-85.62%,千粒重23-24克,全生育期165-188天。

2、多年多點示範、推廣情況
在雲南、四川、貴州、廣西等省區多年示範、推廣結果表明:滇雜31一般畝產690-770千克/畝,比當地主栽品種增幅為5.96-22.23%。滇雜32一般畝產710-820千克,比當地主栽品種增18.33-36.67%。2000年在賓川種植,經省、地、縣有關專家現場實收實打驗收,滇雜31畝產達982.60千克,滇雜32畝產達1029.47千克。

栽培技術要點

主要目標是提高成穗率和結實率。技術措施要點是:肥床稀播(15千克/畝)培育帶櫱壯秧,以帶2-3個分櫱較好;大田施足底肥,適齡早栽,葉齡4.5-6.0葉移栽,淺插稀植,在海拔1900米左右的地區,栽插密度為2.5-3.5萬叢/畝;在海拔1600-1800米的區,栽插密度為2.0-3.0萬叢/畝;在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區,栽插密度為1.8-2.5萬叢/畝;早施追肥(移栽後5-7天)一次清,生長中後期不再追施氮肥,按常規栽培方法防治病蟲害,在稻瘟病多發地區視情況防治稻瘟病,抽穗期可補施鉀肥以提高粒重。

種子純度

連續幾年所制的雜交種子,經海南冬繁田間種植純度鑑定,滇雜31純度在98.97%以上,滇雜32純度在98.88%以上,種子純度達到國家雜交稻一級種子標準。

水稻品種(一)

水稻,禾本科,屬鬚根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約1.2米,葉長而扁,圓錐花序由許多小穗組成。所結子實即稻穀,去殼後稱大米或米。不定根發達,穗為圓錐花序,自花授粉。稻的主要生產國是中國、印度、日本、孟加拉、印度尼西亞、泰國和緬甸。其他重要生產國有越南、巴西、韓國、菲律賓和美國。上個世紀晚期世界稻米年產量平均為4000億公斤左右,種植面積約1.45億公頃。世界上所產稻米的95%為人類所食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