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吳戰爭

滅吳戰爭,即晉滅吳之戰。晉武帝司馬炎發兵水陸並進,直取建業(今中國江蘇省南京市),一舉滅吳國,實現統一的戰爭。 吳帝孫皓荒淫無度,宗室與大臣長期明爭暗鬥,國力大大削弱。西晉則勵兵秣馬,在蜀中修造戰船,訓練水師,積極準備進攻吳國。鹹寧五年(279),晉武帝發兵20餘萬,統由賈充節制,兵分六路,大舉伐吳。王渾部出江西,王戎部出武昌,胡奮部出夏口,杜預部出江陵,王濬、唐彬下巴、蜀。所向之地,無一不克。王濬順江東下,於次年二月攻下丹陽(今湖北秣歸東)。吳軍以鐵索橫江,企圖阻止王濬出峽,王濬造大筏以避水中鐵錐,又制特大火炬,遇鐵索時點燃,溶斷鐵鏈,結果進軍順利,立克西陵。杜預則出奇兵泛舟夜渡,襲樂鄉,攻江陵、江安(今公安),將吳軍逼向東南。接著羅尚、劉喬等受命與王濬合攻武昌,江夏、武昌皆克。短期整頓後,晉軍再次大舉進攻,吳軍不願作戰,紛紛潰散,成土崩之勢。王濬自武昌順流直下,形同破竹,吳帝雖派游擊將軍張象率舟師萬人抵禦,將士卻望旗而逃。三月,晉軍達建業,孫皓投降。至此,三國歸一於西晉,結束了多年的分裂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