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蜀戰爭,景元四年(263)正月,魏發詔伐蜀:征西將軍鄧艾督3萬人自狄道(今甘肅臨洮)進攻甘松(今迭部東南)、沓中(今岷縣南),以牽制蜀將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督3萬人出祁山(今祁縣東北),逼武街(今成縣西北),以絕姜維退路;鍾會統10萬人分從斜谷、駱谷、子午谷進兵漢中。八月,軍發洛陽,誓師南伐。蜀遣廖化率軍抵沓中,為姜維後援,張翼、董厥至陽安關口(今陝西勉縣西)為諸圍外助。並詔敕諸圍皆不得戰,退保漢(今勉縣東)、樂(今城固東) 2城,各駐兵5000。九月,鍾會軍至漢中,遣將圍漢、樂2城。蜀軍事重鎮關口守將蔣舒因不受重任,率眾投降魏軍,關口遂失。鄧艾屬將直攻姜維,姜維聞魏軍已入漢中,引兵而還,與魏軍大戰於強川口,失利;又入北道,欲攻魏軍之後,魏軍聞之,退軍30里。姜維急還至陰平(今甘肅汶縣附近),退到白水(今甘肅東南部)。與廖化、張異、董厥等合兵守劍閣(今四川省劍閣東北)以拒鍾會。鄧艾選精兵自陰平南行無人之地700餘里,攀木緣崖,開山通道,攻取江油(今平武東南)。直逼成都(今綿竹縣東南)是降吳還是退守南中,蜀群臣各執一端,後主接受譙周建議,奉璽綬、率諸王群臣60餘人投降魏軍,蜀亡。
相關詞條
-
魏蜀戰爭
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63年,發生於三國時期曹魏與蜀漢的長期戰爭。公元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率先發動五次北伐,雖然蜀軍戰果頗豐,但終因各種原因而退軍;...
背景 諸葛亮北伐 姜維北伐 魏滅蜀之戰 -
司馬昭滅蜀
姜維為引開魏軍,便率軍從孔函谷繞到諸葛緒後方,詐稱攻擊。 這樣,在三國中,司馬氏掌政下的魏國,勢力最強,具備了滅吳、蜀,統一天下的條件。 為此,魏任鍾會...
百科名片 戰爭簡介 歷史背景 戰爭過程 戰爭結果 -
魏滅蜀
蜀滅吳亡,三分歸於西晉。魏滅蜀之戰,是強者消滅弱者的一場戰爭。魏能滅蜀,在於前者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優於後者,但戰場上的勝負,又與雙方的指揮、謀劃直接有關。
戰爭全過程 -
魏滅蜀之戰
魏滅蜀之戰是三國後期的吞併戰,也是強者消滅弱者的一場戰爭。 263年8月,魏國實際領袖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蜀將姜維...
背景 過程 後續 參戰人物 評價 -
蜀文化
蜀文化是一種地域文化概念,專指以成都平原、岷江流域為中心的源遠流長、傳承至今、獨具特色的區域文化。蜀文化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內陸農業文化。
基本信息 文化特徵 文化淵源 發展時期 產生原因 -
東漢滅蜀之戰
東漢滅蜀之戰是指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春至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十一月,在東漢統一戰爭中,光武帝劉秀削平益州北部(今四川、漢中)割據勢力公孫述,完成...
背景 過程 評價 -
宋滅後蜀之戰
宋滅後蜀之戰為宋乾德二年(964)至三年,宋太祖趙匡胤遣軍攻滅後蜀的作戰。此戰,宋軍準備充分,兩路進兵,迅速占領戰略要地;加上後蜀政治不穩,將帥戰守無方...
背景 經過 評價 -
後唐滅前蜀之戰
後唐滅前蜀之戰是925年(後唐同光三年)九至十一月,後唐莊宗李存勖遣軍攻滅前蜀的戰爭。 後唐(923—936年[1] )是五代政權之一,李存勖所建,定都...
起因 過程 結果 點評 -
滅吳戰爭
滅吳戰爭,即晉滅吳之戰。晉武帝司馬炎發兵水陸並進,直取建業(今中國江蘇省南京市),一舉滅吳國,實現統一的戰爭。 [1] 吳帝孫皓荒淫無度...部出江陵,王濬、唐彬下巴、蜀。所向之地,無一不克。王濬順江東下,於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