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桂枝150克 透骨草200 克 防風200 克紅花150克 桃仁150克 艾葉150克 川烏200克 血竭20 克蜈蚣50條 牛膝200 克麝香100克 天麻150克海風藤100 克 南星100克 麻黃100克 全蠍150克 細辛100克 骨碎補200克 杜仲200 克 高良姜100克 黃芩100克 川芎150克秦艽100克 木瓜100 白朮150克克五加皮100克當歸150克 木香200克 生地100克 白芨100 克元參、獨活各150 蓖麻子100克 蘇木100克 藿香100克 赤芍100克 草烏100克 蜂房100克 鱉魚150克 槐枝三十五寸,柳枝三十五寸,桃枝三十五寸,桑枝三十五寸,楮枝三十五寸,榆枝三十五寸。
【用法】上為細末,(外用)講10可左右藥放入盆中,用沸水講藥沖開,兌入適量冷水調至適當熱度,趁熱熏洗雙腳,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達到微微出汗即可。
【功用】活血散瘀 溫經通絡 養血通脈 祛風除濕 散寒止痛。
【主治】四肢麻木 筋骨疼痛 風中後遺症 水腫 因虛寒導致的各種疼痛。
【禁忌】高熱人群、孕婦
相關詞條
-
五臟痹[中醫基礎術語]
病名。五臟痹為《內經》對痹症從疾病部位分類的一種分類方法,即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腎痹。《素問·痹論》篇中論述了痹症的病因病機、分類方法、臨床表現、傳...
概念 解讀 中醫套用 -
痹論
岐伯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 其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 帝曰:夫痹之為病,不痛何也?
出處 本章要點 原文 注釋 譯文 -
脈痹
脈痹一名,始見於《黃帝內經》。繼後,《金匱要略》等醫籍有血痹的記載。血氣痹阻與經脈痹阻相關,故血痹與脈痹類同。從臨床實踐看,脈痹作為病種並不少見,故將其...
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 診斷 疾病介紹 症狀 -
金箔散
金箔散主要由金箔50片(細研),銀箔50片(細研),鐵粉2兩(細研),人參1兩(去蘆頭),龍齒1兩半,琥珀1兩(細研),犀角屑1兩,茯神1兩半,酸棗仁1...
簡介 鎮心 安神 祛風解表 處方來源 -
宣痹湯
宣痹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溫病條辨》卷二。為祛濕劑。具有辛苦通陽之功效。主治濕痹。症見濕聚熱蒸,蘊於經絡,寒戰熱熾,骨骱煩疼,舌色灰滯,面目痿黃。
歌訣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
通痹片
通痹片,中成藥名。為祛濕劑,具有祛風勝濕,活血通絡,散寒止痛,調補氣血之功效。主治寒濕閉阻,淤血阻絡,氣血兩虛所致的痹症,症見關節冷痛,屈伸不利;風濕性...
藥品類型 性狀 主要功效 適用病症 用法用量 -
三痹
三痹是指行痹、痛痹、著痹三種痹證的合稱。《素問·痹論》:“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即是說因為各...
病因病機 臨床表現 辨證施治 預防護理 -
肩痹
肩痹就是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達到某種程度後逐漸緩解,直至最...
解釋 參考資料 -
定氣散
定氣散主要由高良姜半兩,草豆蔻(去皮)1個,定氣散甘草(炙)1分,木香(炮)1分等成分組成。處方來源於《聖濟總錄》卷二十五。方劑主治傷寒時多嘔噦不止等症...
處方來源 藥理作用 製備方法 功能主治 相關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