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腎痹的總稱。
解讀
“痹”,為形聲字,從疒、從卑,卑有舉、予、低下、卑微之義。《說文解字》云:“痹,濕病也。”痹在現代作為中醫的專有名詞,是指由於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塞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以肌肉、筋骨、關節發生酸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甚或關節腫大、灼熱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內經》中痹有病機、病證、病因方面的含義,並將痹證按部位分為五臟痹,指五臟氣血閉阻的一類疾病。近代將五臟痹概念進行了擴展,包括外痹和內痹。外痹即五體痹(皮痹、肌痹、筋痹、脈痹、骨痹),內痹則由臟腑功能失調引起,即肝痹、心痹、肺痹、腎痹、脾痹。五臟痹是痹證的嚴重的階段,一般繼發於體痹之後,是體痹與臟腑痹的統一體。
中醫套用
1、病因
(1)六淫邪氣雜合入侵
《素問·痹論篇》明確提出風寒濕邪氣是形成五臟痹的病因。曰:“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後世醫家對“雜至”“合而”有不同的看法。一說為邪氣雜合,即風、寒、濕邪並非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複合在一起侵入人體。一說為程度次序不一。因此痹證有行痹、痛痹、著痹的分類方法。正如《素問·痹論篇》曰:“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童氏指出引起五臟痹的風寒濕邪是一種變異的風寒濕邪,五臟痹是其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姜氏認為:“合”為“合之”含義,“之”代表諸多體內致病因素,如合營衛失調可為風寒濕痹,合臟腑虛損可為臟腑痹,合皮薄、肉削、筋攣、骨松為相應的痹證;合六腑所傷為腑痹;合氣血不足為萎痹等。華佗首次提出暑邪為致痹因素。如《中藏經·論痹》曰:“痹者,風寒暑濕之氣中於人臟腑之為也。”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卷七·痹》進一步闡述:“有暑傷氣濕熱入絡而為痹者。”吳鞠通《溫病條辨·中焦篇·濕溫》亦指出:“暑濕痹者,加減木防己湯主之。”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提出風毒致病。張從正《儒門事親》指出:“痹病以濕熱為源,風寒為兼,三氣雜合而為痹。”顧松園《顧氏醫鏡》認為感受濕熱之邪可致熱痹,同時風寒濕痹“邪郁病久,風變為火,寒變為熱”,也可轉化為熱痹。
(2)內傷因素
五臟功能失調是五臟形成痹證的內因。有學者明確提出痹證的形成與臟腑功能失調有關,各種內傷性原因可導致臟腑功能失調,若有外邪侵襲,則易變生髒痹。如《素問·痹論篇》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肌絕,痹聚在脾。”說明飲食不規律,則影響腸胃功能,導致臟腑氣機失調,外邪內舍而形成髒痹。《雜病源流犀燭》引申其原意,認為五臟“不特三氣入舍於其合而後成痹,即七情過用,亦能傷髒氣而為病,以氣淫,則燥能消陰故也”;“諸痹不已,益入內而傷髒氣”,遂發五臟痹證。
(3)瘀血頑痰
瘀血頑痰既是機體的病理產物,也是疾病的致病因素,它可出現在痹證的不同時期。人體調養不慎,內生之痰濁與致痹邪氣相夾,可形成痹證。故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之十三·痰飲治法·控涎丹》提出“支飲作痹”。朱丹溪《丹溪心法·痛風》另立“痛風”一門,明確提出痰導致痹痛。喻嘉言《醫門法律·中風門》也認為風寒濕邪與痰相合成痹。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瘀血是痹證的主要病理產物。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特彆強調痹證與血結凝澀的關係,認為此為經年累月,外邪留著,氣血所傷,化為敗瘀凝痰,混處經絡,倡導活血化瘀。王清任《醫林改錯》亦闡述活血化瘀在痹證中的重要作用。李氏指出五臟痹是風、寒、濕熱等外邪,與痰濁、血瘀等繼發致病因素相互搏結,導致熱毒壅盛、痰瘀痹阻而成。
(4)毒邪
“毒”是中醫病因學說中一種特殊的病邪,亦是痹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如《素問·生氣通天論篇》記載:“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周氏指出毒有外受、內生之別。外感“伏毒”,一是由六淫蘊釀而成,一是感受天地間戾氣而生。內生“伏毒”常始於微而成於著,是在多種內傷疾病發展過程中,因多種病理因素,如濕、熱、痰、瘀等蓄積體內,不得化解,轉釀而成為毒,傷害臟腑功能,導致實質性損害,虛實互為因果,形成質變。內外二毒不僅能單獨致病,且能內外相引,因果錯雜為患。劉氏指出毒與痹證有關,認為痹證初起表現在經絡關節,但病變根基在全身,病理關鍵在於毒。
2、形成途徑
(1)由五體痹傳至五臟
髒痹可由體痹傳入。《素問·痹論篇》認為,髒痹的形成是由體痹不已,復感外邪,內舍於臟腑而成,明確說明皮、肌、脈、筋、骨痹病久不愈,復感風寒濕邪氣,可內傳入相應的肺、脾、心、肝、腎五臟。蔣氏指出,五臟痹多由於肢體痹久不愈,外邪循經(俞)入內,正邪搏結於經絡臟腑之間,氣血循行阻滯,五臟氣機紊亂而功能失調所導致,是一個外內形氣相合,由表入里,邪舍於內的動態病理過程。體痹之間亦可以相互傳變,形成多個體痹合病,病久不去,感邪各舍於其所合之髒,形成多個髒痹,即五臟痹。
(2)臟腑直中,形成五臟痹
臟腑功能失調亦是形成五臟痹的途徑。胡氏指出:“由於臟腑功能失調或飲食所傷,導致髒氣痹塞,造成五臟實質的損害,形成五臟痹。”童氏指出:“何髒之氣躁動,則痹氣停於何髒,而形成何髒之痹。”髒痹之間可相互傳變。如《素問·玉機真髒論篇》曰:“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痹,發咳上氣。弗治,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說明在一定條件下,肺痹可傳肝,形成肝痹,其餘髒痹亦可相互傳變。
(3)稟賦不足,伏毒傷髒成痹
稟賦不足是痹證的內因,包括營衛不和、氣血不足、陰精虧損等。如《古今醫鑒》記載:“由元精內虛而三氣所襲……久而成痹。”《友漁齋醫話·痹》認為痹“蓋因氣血不充,兼受風濕而成”。《素問·痹論篇》曰:“榮者……逆其氣則病,從其氣則愈,不與風寒濕氣合,故不為痹。”周氏提出疴毒深伏於內,必然損傷臟腑,暗耗正氣,邪盛正怯,或復加新感引觸,則“疴毒”乘勢從里外發而為病。若藏匿深伏,性質多端,則可交錯為患。宋氏等認為邪毒內伏是痹證不易根治且反覆發作的根本原因。
3、證候特徵
對五臟痹的描述最早由《內經》提出,如《素問·痹論篇》說:“凡痹之客五臟者,肺痹者,煩滿喘而嘔;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脾痹者,四肢懈惰,發咳嘔汁,上為大塞。”除此之外,對它的描述還散見於《內經》的其他篇章。
在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中,李氏指出心痹可見於紅斑性狼瘡合併心、腦損害,類風濕關節炎中變應性亞敗血症,風濕性心臟病或並發心肌炎,雷諾氏征等疾病。董氏指出現代風濕免疫性疾病中,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合併心臟病變,系統性硬化症、瀰漫性纖維化心肌炎等可出現類似心痹的症狀。
肺痹的特徵接近於肺間質纖維化的臨床症狀,如咳逆上氣、喘息氣促、憋悶、喘息煩滿不得臥,甚至氣奔喘滿以致昏塞、胸痞嘔惡或身發寒熱、皮膚麻木如蟲行等。
腎痹的症狀主要是腰痛,足膝偏枯,骨骼酸痛或冷痛,或小腹脹,遺尿,骨重不舉,僂曲不伸,甚或面浮肢腫,骨節疼痛變形,坐臥難支,步履艱難,與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脊椎炎腰骶關節、胸及頸椎受累或兼澱粉樣變性、狼瘡性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腎損害及強直性脊柱炎晚期變形等疾病的臨床表現類似。
脾痹主要可見四肢肌肉疼痛,怠惰無力,消瘦,麻木不仁,肌肉萎縮,脘脹、呃逆、噯氣,食即嘔吐,舌強語謇,胸腹痞滿。多見於瀰漫性結締組織疾病累及消化系統病變,或見於系統性紅斑狼瘡胃腸損害,或並發出血,類風濕性關節炎並發肌肉萎縮等。
肝痹的特徵是口苦咽乾,關節疼痛、拘攣變形,胸悶,兩脅疼痛,夜寐多驚,筋攣節痛,甚或腹水,陰囊收縮,痛引少腹,或夜臥則驚,多飲,小便數,呃逆,易倦乏力,脈弦細等。多見於系統性紅斑狼瘡合併肝損害、類風濕性關節炎並發肝腎澱粉樣變等。
4、治療
《內經》在五臟痹治療中多針藥並用或用酒劑、熱熨等綜合療法,但較少論述其藥物治療。明代醫家在五臟痹治療上總結出“在外者祛之猶易,入髒者攻之實難;治外者散邪為急,治髒者養正為先”。如王肯堂提出五臟痹的具體治法:“五臟痹宜五痹湯,心痹加遠志、茯苓、麥冬、犀角;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黃;腎痹加獨活、官桂、杜仲、牛膝、黃芪、萆薢等;脾痹加厚朴、枳實、砂仁、神曲;肝痹加酸棗仁、柴胡。”晚清時期林佩琴、費伯雄等醫家博採眾長,總結了大量五臟痹辨治經驗及其方藥。
近現代醫家亦從不同的角度指出了五臟痹的具體治療方法及藥物。李氏等治療五臟痹的思路是順應五臟功能及作用趨勢,用加強鍛鍊、針灸、湯藥等方法調整整體功能,增強抗病力。李氏自擬心痹湯、肺痹湯、腎痹湯、脾痹湯、肝痹湯扶正祛邪、標本兼顧。劉氏提出心痹治宜益氣養心、安神涼血,方用茯神湯加減;肺痹治宜宣肺補肺、祛風祛濕、活血通絡,方用小青龍湯加減;腎痹治宜補腎活血、祛風散寒,方用金匱腎氣丸加減;脾痹用溫中補脾湯加減;肝痹用補肝湯加減治療。亦有採用古方治療者,如王氏等葶藶大棗瀉肺湯、瀉白散、千金葦莖湯治療肺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