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巴什鄉

溫巴什鄉

溫巴什鄉位於拜城縣縣城西南、直線距離17.5公里。東、南依卻勒塔格(山)與新和縣為界,西接察爾齊鎮,北與大橋、米吉克、康其、託克遜等鄉隔木扎提河相望。東西長52.4公里,南北寬14.4公里,總面積688.6平方公里。農業區面積97.64平方公里。轄15個村民委員會、1個牧場,總人口14791人。鄉政府駐托萬溫巴什村。

基本信息

簡介

溫巴什鄉位於拜城縣縣城西南、直線距離17.5公里。東、南依卻勒塔格(山)與新和縣為界,西接察爾齊鎮,北與大橋、米吉克、康其、託克遜等鄉隔木扎提河相望。東西長52.4公里,南北寬14.4公里,總面積688.6平方公里。農業區面積97.64平方公里。轄15個村民委員會、1個牧場,總人口14791人。鄉政府駐托萬溫巴什村。

名稱

“溫巴什”,維語,意為“十個頭”。後來引意為“十戶”、“十戶長”(舊制官名)。據說,很早以前,這裡因河水阻隔,一片荒野,杳無人煙,野豬出沒。當時有十名青年出於生活所迫,鳧水過河,開荒造田,成家立業,所以起名“溫巴什買里”,意為十戶莊。

資源

溫巴什鄉地處木扎提河中、下游南岸,海拔一般在1174米—137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為7.4℃,無霜期為150—160天。年最高降雨量為151.2毫米,最低降雨量為50.5毫米。轄境為一個狹長地帶,地勢由西向東略有傾斜,土地較為平坦。境內引水灌溉便利,林木較多,鄉南部有山區,卻勒塔格為主要山脈。南山分布有銅、鹽等礦產資源。

全鄉以農為主,兼有農、林、牧等各業。有耕地62127畝,主產小麥玉米、棉花、水稻、油菜、胡麻和葵花。主要特產為甜瓜。該鄉是全縣主要產糧區。

遺址

在鄉駐地西南13公里處的懸崖峭壁之上,有溫巴什佛洞遺址(溫巴什神秘洞穴,又名溫巴什石窟)一處,是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溫巴什神秘洞穴,又名溫巴什石窟。它坐落在新疆拜城縣溫巴什鄉境內,距離溫巴什鄉政府大約七公里的路程,從拜城縣驅車30公里就可到達溫巴什石窟。觀看了溫巴什石窟神秘風光之後,給我的印象是四面群山環繞,地勢成盆地形,神秘洞穴位於群山的中間,給人以高深莫測之感。
這裡正待開發,一座座石窟展現著古代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的和諧美,這些年鄉里對洞窟進行了保護。溫巴什石窟儘管沒有克孜爾石窟那樣雄渾、壯觀、錯落有致,但也不失古老神秘和別致,在群山之中顯得古樸、迷離,冥冥之中向人們訴說著她的久遠和滄桑。
順著山谷往裡走,大約二十米左右,山體上大小不一的洞穴,這就是溫巴什神秘洞穴所在地了。神秘洞穴的整體地貌是一個大“花瓶”形狀,口小肚圓。而這個大花瓶四周又是被群山包圍著,洞穴所處的位置正好就在花瓶的圓肚處,一個個洞穴像是別樣的裝飾品鑲刻在山體上,真是叫人驚奇。
再往裡走,洞穴的輪廓越來越清晰,這裡非常的安靜,沒有任何生靈的嬉鬧,感覺像是到了另一個境地。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向陽的山體是紅褐色的,背陽的山體呈現出烏青色,從顏色和地形上就給洞穴增添了十二分的神秘,山體上那一個個洞穴在水霧的籠罩下,更顯出幾份恐怖,近前觀望心裡還有點發憷,洞穴形成了一個個“黑洞”展現在眼前,總引起人的不少遐想,果然是溫巴什神秘洞穴,一點也不虛名。
好在地勢不是太高,不用任何輔助的設施,沿著斜坡就可攀登到洞口,再向上攀爬又可到達另一個洞口。這些洞窟好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塌方,可能是年代很久了,才形成了現在看到的洞穴的樣子,進入洞內感覺還是有一定的空間,石窟內有壁畫,造型結構完全和克孜爾石窟不一樣,它比克孜爾石窟狹窄,但也不失視覺上的動感美。窟內人像壁畫很大,裝束像阿拉伯人,由於年代久遠的緣故,壁畫顏色很淡,牆皮脫落的地放很多,洞窟是沙岩地質,外加潮濕的空氣,這也是容易塌方和脫皮的原因,目睹了這些場景,我的心裡頗有幾份感觸。這些洞穴是什麼年代開鑿的,地處的位置又不高,開鑿它的人又處於什麼原因,難道它是自然生成的洞穴,有人就在洞裡就地取材開鑿成了洞窟的樣子,它和克孜爾石窟又有什麼歷史淵源,對這些洞穴,我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也沒有得到什麼結果,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據傳,這一帶埋葬著歐洲人的祖先—歐羅巴人。先前拜城這個地方是古絲綢重鎮,南來北往經商的人很多,歷來就有非常厚重的歷史文化,當年劉平國大將軍剿滅亂黨就是在拜城,一直打到了拜城的黑英山才安營紮寨。以前很多的歐洲人來這裡經商,有人就定居了下來,還有一說,這些人是信仰佛教的,也許,這裡就是歐羅巴人在中國傳授佛教文化的發源地。據資料記載,歐羅巴人種,或稱白種人,或高加索人種。歐羅巴人種的主要體質特徵是高鼻樑,柔軟的直發或濃髮,發達的體毛和鬍鬚,世界上講印歐語系的民族基本上為白人,包括:絕大部分歐洲人,印度人,伊朗人,阿富汗人和塔吉克人。壁畫上的人像就是這種特徵。
有一個洞窟內有夾道,引起了我的好奇,夾道連通休息台(睡覺的土炕),相當於一個套間,沒有壁畫;外間正廳有恭佛像的佛台,佛台的左右各有兩個小佛台,上方有兩個小佛台,包圍著整個佛像,四個小佛像包圍著大佛像,反映的又是怎樣的佛文化,很值得研究和探討。壁畫破壞很嚴重,可以明顯地看到被挖掘盜取的痕跡。通過正廳就可進入夾道,從夾道出來又可到達正廳。洞窟內開鑿夾道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信佛者在佛像面前跪拜後,從左邊的夾道進入,再從右邊的夾道出來,反覆走上三圈,表示對佛的尊敬,還有一種解釋這裡很可能是講經的師傅住的地方。師傅在外間正廳學經,再到裡間休息。
這樣的設計結構,展顯的是怎樣的歷史文化,到底是一個什麼風格的佛教,這在我的心裡成了解不開的迷。聽看守洞窟的買買提·尼牙孜說,以前在拜城境內發生過戰爭,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一些寶貴的壁畫很容易被盜賊得手。難道以前這裡是佛教的發祥地,會不會這裡以前就是一座僧人修行誦經的禪院。
地勢比較高的一個石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洞窟外觀幾乎沒被損壞,石窟高約4米,頂棚是弓形,裡面牆上有一字排開的四尊供佛台,遺憾的是佛像已不存在,在請教買買提·尼牙子原因時,他說,這四尊佛像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以前聽老人說過,相傳這裡連年遭受旱災,河流乾枯,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四處逃荒,西天如來佛祖知道後,派出十八羅漢中的四個羅漢,下凡到此普渡眾生,四個羅漢變化成農人的模樣,修渠引水造田,使這裡變成了水草肥美的地方,百姓為了留念,就按四個羅漢的模樣雕塑了“四尊彌勒”佛像。”
聽了這個故事,我在心裡給這個洞窟取了個名字,就叫它 “四尊彌勒”佛窟吧。故事是不是真的,那只是個故事,但通過這個故事了解到了佛像的原由,才是很值得的,人人都嚮往美好,當然都會自圓其說了。佛像一字排開很可能是一個輩份的僧人,這個故事剛好和洞中的景象相吻合,也只好這么認為,就此作罷了。佛像下面是兩個比較小的洞穴,人貓腰可以進入,裡面光線很暗,牆上有壁畫,人像生動逼真,頭纏白布身披羅袈裟,面部神情各異;“四尊彌勒”佛像很可能是在戰亂年代被人盜走的,看著空空如也的佛台,我也黯然神傷。這樣的風格建築和克孜爾石窟完全不一樣的神秘的洞穴反映的是怎樣的一段歷史,也永遠成了我心中的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