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甌繡歷史
“十一十二娘梳頭,十二十三娘教繡。”對古時的溫州少女來說,運針走線絕對是她們再熟悉不過的手藝活。每當家有小女初長成,媽媽便開始手把手地教授她們穿針走線的技巧,讓她們在縷縷絲線中自然生養著小女人該有的柔情萬縷。於是,一枚繡針,一條絲線,一件甌繡,便成了每個溫州小女孩長大成人的必由之路。甌繡為溫州歷代民間婦女的家庭傳統副業,那時的刺繡品種有衣服、小兒帽圈、圍涎、錦肚、婦女鞋面、枕頭、荷包等,題材只有花鳥魚蟲之類。作為一項曾經輝煌的傳統工藝,政府有義務加以扶植和引導,並為之創造良好的環境。
而如今,沒有了母親們的言傳身教,拜師學藝成了尋常人家品玩“甌繡”的唯一辦法。在大師樓甌繡工作室里,每到假期空當,便多了不少前來拜師的“小繡娘”。在她們當中,既有來自溫州少藝校的小學生,也有心懷甌繡的大學生,她們選擇用這種方式進行工藝技巧的養成以及藝術修養的培育。
“目前,雖然拜師學藝的人不少,但工作室里真正的常規學徒其實只有兩位。”省級非遺傳承人林媞說,“由於甌繡工序複雜,技巧要求很高,不僅要求做工細緻還需要很長的學習時間,大多數學徒後勁不足,待的時間都不長,多則一年少則幾個月,很少有人能真正堅持下來。”
而甌繡製品向來構圖精巧、造型準確,尤以嚴謹的針法出名,齊針、切針、套針、接針、施針、滾針、斷針……二十幾種針法都需要精準地拿捏,這就使得一個“手藝人”要想修成“大師”需要足夠的努力與修為。甌繡工作室的大師們多是資深繡娘。常年的穿針走線讓她們對作品的質地有了異常清晰的判斷與感知,很輕易地就可以推斷出怎樣的繡法才能隨物賦形,怎樣的用色才恰到好處。
最大的特點是針法繁多、做工精細。除各式畫片,戲裝、掛屏等裝飾品外,還有檯布、枕套、被面等日常用品。畫面有人物、山水、花卉、走獸四個大類,花色品種達上千種。甌繡是我國刺繡工藝中獨具特色的精品,不僅為廣大民眾所喜愛,還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民間藝術應得到傳承
任何一種藝術都要走向市場,很多民間藝術的淡出確實有點“無可奈何”。民間藝術浩如煙海,可以運用的元素無窮無盡,對民間藝術的開發應該是一種創新。關鍵在於要把現代理念和傳統藝術元素結合起來,讓民間藝術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只有民間藝術以一種新的形式回到我們的生活中,才能從根本上拯救它。而且越是這種高層次的開發,越能產生高附加值。
民間藝術根植於本鄉本土,來源於勞動與生活,體現了廣大勞動人民繁衍生息的脈絡,在長期的創作、積累、傳承、演變的過程中形成。民間藝術是人類社會豐富多彩和無比珍貴的遺產。甌繡作為文化傳承的載體,應當是溫州乃至中華民間文藝的瑰寶,應得到重視、保護和傳承。
毛竹抽絲編織製成,用彩線在上面繪出花鳥、山水或人物,所以也稱作“畫簾”。毛竹抽絲編織製成,用彩線在上面繪出花鳥、山水或人物,所以也稱作“畫簾”。 甌繡製品針法繁多,做工精細,以刺繡人物為絕招,具有色彩鮮艷奪目、繡面光亮生動、繡畫巧妙結合、針法勻稱靈活、針腳齊平、構圖簡練、主題突出等特點。
甌繡光榮成績
1988年和1999年,兩次代表甌繡藝術界參加世界博覽會
2001年 作品《錦羽迎春》參展杭州西湖博覽會獲得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6年被評為省工藝美術大師甌繡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錦衣。興盛於明清時期,當時多用於廟宇中的刺繡花紋。
清鹹豐三年(1853年),溫州開始設有專業繡鋪。
1957年,名畫家蘇昧朔先生開始為甌繡設計人物繡像。
1960年,溫州承接國家級禮品任務,專制精品,甌繡成為高層次的藝術品。
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甌繡開始日趨衰落。過去:毛竹抽絲編織製成,用彩線在上面繪出花鳥、山水或人物,再將畫稿放下面,綢緞放上面,一起安置在花棚(刺繡的一種工具)上,底下照燈光,臨摹下來;然後按層次來刺繡。制約甌繡發展的是手工刺繡花費時間長,而工資利潤又較低,繡工每天要繡十幾個小時,每月也只有五六百元報酬。而且女繡工們是完全靠對傳統工藝的喜愛和作為家庭手藝的繼承才堅持下來的。
早在宋、元年間,甌越民間就盛行在鞋、帽、衣服上刺繡,這便是甌繡。經過幾百年的流傳,它的色彩越來越艷,花色品種越來越多,逐漸形成在工藝上獨樹一幟的繡種。甌繡的特點是主題明了、構圖簡潔、針法多變、色彩絢麗、繡面光亮、針腳平齊、神韻生動。甌繡產品分欣賞品與日用品兩大類,以欣賞品為主。內容有人物、走獸、山水、風景等,尤以人物見長。一般選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為題材,如“八仙過海”、“麻姑獻壽”等。甌繡寓大雅於大俗之中,因其人物形象傳神、針法靈活多變而極富觀賞、裝飾和收藏價值,深受老百姓喜愛。在台灣、香港以及海外僑胞中尤其受歡迎。光緒年間,匝繡銷往歐美與南洋各地。民國5年(1916)溫州設立刺繡局,溫州城區府前街、五馬街、打鑼橋等處,均設有刺繡社。早期工藝美術家蔡墨笑、金靜芝的刺繡作品,曾在巴拿馬、加拿大和美國展出。20世紀60年代,甌繡遠銷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市場在華僑聚集地、東南亞諸國以及台灣、香港等地區。 新中國成立至今,甌繡曾有多幅作品引起極大轟動。1979年在香港舉辦的中國絲綢服裝繡品展銷會上展出的《紅樓十二金釵》,引得港人爭睹。在這幅長2米、寬1米的巨幅作品中,四季花卉同時開放,“十二金釵”集於一圖,畫面上十六個人物的臉型、髮髻、首飾、神態各不雷同。繡面絢麗多彩、光彩奪目。1998年一幅長3.5米、寬1.4米的巨型甌繡精品《鶴鹿同春》,再次轟動海內外。這幅作品匯集了甌繡所有的傳統技法,採用了100多種繡線顏色,是歷史上第一件匯集人物、花鳥、山水、走獸為一體的甌繡作品。
這些甌繡精品無不取材於古而適之於今,集傳統技法之大成而加以創新,充分顯示了甌繡的包容性、創新性,說明甌繡是一種極富生命力的工藝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