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如《松鷹圖》中一隻鷹就採用了扇形針、切針、平針等十多種針法,還採用很多質地、粗細、色澤不同的色線混合使用。甌繡的品種很多,除各式畫片、掛屏等裝飾品外,還有檯布、戲裝、枕套、被面等實用品。畫面有人物、山水、花卉、走獸4大類,1000多人花色品種。甌繡毛竹抽絲編織製成,製作者將毛竹颳去青皮,通過分層開片,煮熟抽絲,編織成竹簾,然後用顏料或彩線在上面製成花鳥、山水或人物,所以也稱作“畫簾”。
起源
甌繡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錦衣,興盛於明清時期,當時多用於廟宇中的刺繡花紋。800多年以前,溫州地區運用刺繡美化服飾,繡品技藝達到相當水平。甌繡是浙南一帶的傳統手工藝品,可與湘繡、蘇繡、粵繡和蜀繡相媲美,被稱為中國的名繡之一。清鹹豐三年(1853),溫州設有專業繡鋪。繡工人數曾達到600至800人。據說甌繡最早產生於民間善於刺繡的婦女之手,古時溫州少女有“十一十二娘梳頭,十二十三娘教繡”的刺繡傳統,足見當時甌繡的普遍和興盛。
甌繡為溫州歷代民間婦女的家庭傳統副業,那時的刺繡品種有衣服、小兒帽圈、圍涎、錦肚、婦女鞋面、枕頭、荷包等,題材只有花鳥魚蟲之類。甌劇的傳統名戲《高機與吳三春》,就是一出反映明代嘉靖年間浙南民間刺繡能手和織綢藝人相互愛慕的美麗動人的故事。溫州甌繡從裝飾生活用品開始,長期以來多用於迎神賽會、戲衣和男女婚嫁之用。繡品從繡品社袍、戲衣、壽屏等發展成刺繡山水、人物、走獸及書法等裝飾品和欣賞品。
清鹹豐三年(1853年),溫州開始設有專業繡鋪。多以繡官袍、龍袍、壽屏及廟宇套用的繡品為主,內容有人物、花鳥、山水等。以後品種增多,有枕套、被面、衣料等。
文化大革命期間,甌繡開始日趨衰落。續千百年、作為我國六大名繡之一的甌繡,隨著歲月流逝日漸衰落,實在令人惋惜。
甌繡的介紹:
甌繡,浙江溫州的地方傳統藝術,中國六大名繡(寧繡、湘繡、蘇繡、京繡、粵繡、蜀繡)之一,也是浙江“三雕一繡”特種工藝品之一由中國傳統刺繡發展而來。溫州地處甌江之濱,故名,亦名“溫繡”。又稱畫簾.甌繡是我國出口名繡之一,不僅被國家珍藏,還被作為國禮贈送.有“發繡外交”之說。
甌繡的特點
構圖精練,紋理分明,針腳齊整,針法多變,繡面光亮適目,色澤鮮泡調和,動物羽毛輕鬆活潑,人物、蘭竹都能繡得精巧傳神。它的風格特點是“主題突出,色彩鮮艷,構圖精練,繡理分明.”具有濃厚的裝飾性和地方風格.它的製作方法是:將毛竹颳去青皮,通過分層片,煮熟抽絲,編織成竹簾,然後用顏料和彩線在上面製成作品.針法類型有斷針,滾針,亂針等20多種,品種有錦肚,圍涎等1000多種。
甌繡的工藝
毛竹抽絲編織製成,用彩線在上面繪出花鳥、山水或人物,所以也稱作“畫簾”。 甌繡製品針法繁多,做工精細,以刺繡人物為絕招,具有色彩鮮艷奪目、繡面光亮生動、繡畫巧妙結合、針法勻稱靈活、針腳齊平、構圖簡練、主題突出等特點。
甌繡的歷史
甌繡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錦衣。興盛於明清時期,當時多用於廟宇中的刺繡花紋。
清鹹豐三年(1853年),溫州開始設有專業繡鋪。多以繡官袍、龍袍、壽屏及廟宇套用的繡品為主,內容有人物、花鳥、山水等。以後品種增多,有枕套、被面、衣料等。
1917年並有大量繡品出口,最盛時有藝人五百餘人。
1922年,溫州刺繡藝人林森友改進甌繡生產,此後甌繡成為供欣賞的藝術品。
1957年,名畫家蘇昧朔先生開始為甌繡設計人物繡像。
1960年,溫州承接國家級禮品任務,專制精品,甌繡成為高層次的藝術品。
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甌繡開始日趨衰落。
1979年,溫州匝繡廠職工用彩色絲線100多種,針法20多種,繡成高1米、寬4米巨幅繡品《紅樓夢·十二金釵圖》,造型生動,堪稱甌繡代表作。在香港展出時,觀眾踴躍。魏敬先的《白石 老人》素描繡,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獎。人像發繡《孫中山》、《張大千》、《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參加在台灣舉辦的千年中國文物展。
1998年一幅長3.5米、寬1.4米的巨型甌繡精品《鶴鹿同春》,再次轟動海內外。這幅作品匯集了甌繡所有的傳統技法,採用了100多種繡線顏色,是歷史上第一件匯集人物、花鳥、山水、走獸為一體的甌繡作品。
甌繡以構圖精巧,繡法嚴謹,運針纖巧,色彩鮮明而著稱。不少佳作被選為國家級禮品,多次參展國際藝術博覽會。2001年甌繡被浙江省列為重點保護藝種。 由溫州甌繡藝術研究所的四位工藝大師集體創作的甌繡作品《群鷹翔集》在選線用針上別出心裁,甌繡高超的技法從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繼承發展了甌繡的傳統精湛技藝。
甌繡以構圖精巧,繡法嚴謹,運針纖巧,色彩鮮明而著稱。不少佳作被選為國家級禮品,多次參展國際藝術博覽會。2001年甌繡被浙江省列為重點保護藝種。 《錦羽迎春》獲得2001年西博會獲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精品展金獎。作者林女是(女),1959年出生,溫州市人。民間藝術大師。主要作品有《春風舞彩》、《御風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