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溜口子村是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橫溝市鎮的一個小村,位於江漢平原天鵝洲長江故道北岸。該村耕地面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積1502畝,人口1200多人。因為地勢地窪,以前是全鎮有名的“水袋子”,也是全鎮經濟落後的村之一。溜口子村緊鄰天鵝洲開發區故道,與大垸鎮大公湖相連,水面較多,可開挖成養殖水面的面積也不少。村委一班人因地而宜,大膽開挖漁池,還大膽引進了養鴨、養鵝、小龍蝦寄養等項目,取得了可觀的效益,湧現出各類養殖戶近30戶,很多養殖戶年收益在5萬元以上。今年,溜口子村村民王志華通過考察市場發現,鱖魚因其肉味鮮嫩、營養豐富,備受消費者青睞,特別是近年來由於種種原因,外地鱖魚進入本地數量越來越少,導致鱖魚價格節節高漲。王志華投資3萬多元,將自已承包的20畝漁池改成二大二小四口池,從洪湖引進6000餘尾鱖魚進行專養。因餌料充足,鱖魚長勢良好,根據今年市場行情,僅鱖魚一項,預計收入在15萬元左右。村民紛紛學習鱖魚養殖技術,全村又有2戶加入養殖行列。地理概況
溜口子村地處湘鄂邊沿,鄂中荊州南部邊陲,西抵公安,東臨監利,北接江陵,東南、西南與湖南省的華容、南縣、安鄉三縣毗鄰,擁有交界線113公里,邊貿口子鎮6個,一腳踏兩省的口子市場24個。位於鄂南湘北由荊州、常德、益陽、岳陽等城市組成的塊狀城市群體的缺檔方和交叉輻射區。距武漢287公里、長沙272公里、常德206公里、益陽179公里、岳陽105公里;水路距重慶883公里,宜昌235公里,上海1561公里,南京1124公里。
溜口子村位於東經112°33',北緯 29°51',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太陽輻射總量從西到東105—109千卡/cm2,全年日照總時數為1821—1911小時,全年每天平均日照5.1小時,年平均日照率42%,能充分滿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年平均氣溫16.3-16.5℃,西南部偏高,東北部較低,最熱月7月份平均氣溫28.4℃,歷年極端最高氣溫 38.06℃(1971年7月26日),最冷月1月份,平均氣溫4℃,歷年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4.9℃(1977年1月30日),1O℃以上活動積溫5212℃,對發展種養業十分有利,15℃初日至20℃終日的積溫在3500℃ 以上,對雙季稻安全生長保證率高,對發展各種形式的三熟制也十分有利;年平均絕對濕度17.4毫巴,年平均相對濕度為 82% ,對空氣淨化、人體健康、植物生 長、農業多種經濟都十分有利;年雨量自西北向東南逐漸增多,為 1099—1230 毫米,4—10月是農作物速生快長的時期,總雨量 859.7 毫米,占全年總雨量的74.5%,這種雨熱同季的特點,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年平均無霜期258天,比長江下游要長一個多月,有利於農業的增產豐收。
溜口子村位於洞庭湖平原和江漢平原的結合部,江北屬江漢平原,江南屬洞庭湖平原,平原面積107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3%。地勢略呈西北高,中略低,向西南傾斜;海拔一般在31—36米之間,最高點為東部桃花山的屯岩子山,海拔368.9米,最低為中部上津湖,海拔為 22.1 米。江北原為一片敞洲,北部沙丘起伏,南部蘆葦叢生,經過多次圍挽、改造和移民,現已成為土地肥沃、優質高產的棉花生產基地;江南被長江分流藕池河和調弦河切割成東部、中部、西部三大塊,周圍河流環繞,水源充沛,是我國著名的商品糧和優質商品油料生產基地。
行政區劃
溜口子村是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橫溝市鎮的一個村。
自然資源
溜口子村水資源豐富,是全鎮有名的“水袋子”。該村北鄰大公湖,南依長江天鵝洲故道。
生物資源
麋鹿,江豚,小龍蝦,蓮藕,油菜
基礎設施
記者近日在荊州市生態村命名大會獲悉,橫溝市鎮溜口子村榮獲荊州市政府命名的首屆生態村。
近年來,該村充分利用優越的地理環境,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入200萬元先後修建村組公路9公里,投入15萬元疏洗大溝大渠6000米,新建垃圾池70個,投入20萬元實施香樟綠化工程、建立了2個苗圃基地、累計栽植各類綠化苗木3000株,栽植溝渠意楊林5000株,自來水、數位電視、改廁、改圈、沼氣建設入戶率分別達到100%、100%、75%、75%、70%,投入10多萬元建設籃球場、桌球室、健身場、農家書屋、文化長廊等。村級建設日新月異,村民居住環境不斷改善、全村廣大幹部民眾以創建生態村為契機,抓住機遇、團結一心、共同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社會主義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