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銀行簡介
中國聯合準備銀行是抗日戰爭時期偽華北臨時政府在日寇策劃下設立的“發行銀行”。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侵占了華北大部分地區,並扶植漢奸王克敏在北平組織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為了達到以戰養戰、以華治華的戰略目的,更為了能全盤掌控華北金融,日本侵略軍決定籌備中國聯合準備銀行。
![準備票](/img/e/819/wZwpmL2MTO1MDM0IzM2E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yM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38年2月11日,中國聯合準備銀行正式成立,總行設於北平。在華北、華中等25個大中城市設立分行或辦事處,在日本東京亦設辦事處,發行紙幣及鋁輔幣多種。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被國民黨政府接收整理。
票面種類
準備票的種類有第一套龍票(又稱右龍票)1元、5元、10元和100元面值。輔幣券有半分、1分、5分、1角、2角、5角券;第二套為小龍票(又稱左龍票),面值相同,年份不同,後來又設計印發了面值5000元的大鈔,但未來得及發行日本已投降。
歷史的終結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國聯合準備銀行隨即結束。當年11月,國民黨財政部規定準備票5元兌換法幣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