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昆明市宜良縣湯池鎮>>>;地處宜良縣西面,位於素有高原明珠之稱的“陽宗海”淡水湖畔,距昆明市主城區38公里,距宜良縣城18公里,接壤呈貢縣的七甸鄉。占地面積282.24平方公里,共有耕地2866公頃。地形三面環山,南面臨海,地勢北高南低,西北面老爺山最高海拔2780米。年平均氣溫16.2攝氏度,年均降雨量963.1毫米,森林面積13552公傾,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地方民風民俗醇厚。全鎮轄22個村民委員會,10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329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在6‰以內,農業人口50583人,主要居住著漢、彝、回、撒梅等民族,少數民族人口2508人,占總人口的4.7%。湯池主產水稻、包穀、烤菸、蠶豆、小麥碗豆等,糧食總產量2365.8萬公斤。種植業以花卉苗圃、蔬菜、桃梨、板栗、葡萄為主,養殖業以養豬、羊、奶牛為主。
旅遊資源
—天然溫泉
湯池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業發展基镼雄厚。境內有高原明珠陽宗海,森林公園小白龍,陽宗海春城湖畔高爾夫球場,名勝古蹟萬福寺、瑞光寺、西華寺、回龍寺,還有已經發掘出土的距今800年前的古戰場等。地熱水資源十分豐富自流入河水沸如湯,泉水溫度高達70攝氏度,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美容、理療之功效,“湯池”也由此而得名。在當地有名的溫泉度假酒店有:萬佛溫泉山莊、永祥山莊、、、等。風味土特產品—湯池鹵腐、湯池老醬、人工鹽水面 風味獨特的土特產品有,百年傳統“趙氏醬坊”製作的:湯池鹵腐、湯池老醬、人工鹽水面等聞名遐邇,湯池老醬是雲南特產,歷史悠久。早在明崇禎年間,湯池鎮民間一帶就盛行有家家戶戶蒸製老醬的風俗,其中以趙氏家族的祖輩開設製作的醬坊最有名氣。清朝年間,湯池“趙氏醬坊”的老醬經府官以雲南特產進貢到京城,進獻給皇帝,被列為宮廷貢品調料。現今的“宜良縣滇泉食品廠 ”既是趙氏醬坊的後人所開創。湯池老醬選用湯池地區得天獨厚的陰陽水脈條件所制。因湯池鎮中央一條小河把鎮子隔成兩半,在河兩邊各打一井,一邊得熱水,一邊得涼水,故在其交合處”涌金山萬佛寺“附近所取之水,就稱為陰陽水脈。以此地水脈拌以滇辣椒為主要原料、秉承百年傳統秘方精心釀造而成,其色澤鮮艷、味道鮮美、辣中帶甜、芳香可口,能開胃健脾、增進食慾、散寒祛濕、防治感冒。在經過了百年歲月的磨礪後,“趙氏醬坊”更名成為現今的“滇泉食品廠”,已經發展成為一家新型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擁有多個規模型生產廠房、天然曬場、多個加工車間、包裝車間,立足於拉長農業產業鏈條,發展優質高效農業,建立全面的“綠色產業”長足發展模式。產品經過中國QS質量體系、、、等多個認證,並獲得“天津食品博覽會”金獎,以天然綠色健康食品稱著。
經濟建設
2005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7.84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營業收入5.3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67元,鎮級稅收收入為1374萬元。湯池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總儲量1.98億噸,年開採量約200萬噸,共有24對井(坑)。現在湯池擁有旅遊、煤炭、造紙、建築建材等大批骨幹企業,第三產業發展到892戶。湯池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新老昆石公路、陽先公路、湯草公路南昆鐵路和昆河鐵路橫貫境內,道路四通八達。1993年開通程控電話,現裝機用戶6000戶,並建有行動電話網、“小靈通”電話網。現有行動電話6670部,小靈通1475部。湯池教育事業發達,有投資1000餘萬元建成的初級中學---明湖中學,有完小23所,私立幼稚園3所。2005年中學在校生1279人,入學率92.93%,國小在校生2944人,入學率100%。全鎮形成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幼兒教育等“三教”統籌格局。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共有診所33個,醫務人員130餘人,病床120餘張,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不斷改善和提高。
發展態勢
陽宗海因地處呈貢縣七甸街道辦事處、宜良縣湯池鎮和玉溪市澂江縣陽宗鎮的包圍中,長期以來保持著“兩市三縣共管”的多頭管理模式,嚴重阻礙了地區發展。
雲南省委、省政府於去年10月決定成立陽宗海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設立中共昆明陽宗海風景名勝區工作委員會、紀委監察機構,由昆明市委、市政府直接領導和管理。國稅、地稅、工商等省垂直管理機構也將在陽宗海管委會設定派出機構,這些機構的設定已經陸續完成。
2010年2月4日,經過簽約,呈貢縣七甸街道辦事處、宜良縣湯池鎮正式被整建制託管到陽宗海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昆明市舉行陽宗海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託管呈貢縣七甸街道辦事處、宜良縣湯池鎮簽約儀式。
託管後,陽宗海管委會將行使制訂管轄區域內的各項管理辦法,並負責組織實施;編制管轄區域內的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畫,按規定程式上報批准後組織實施;負責管轄區域內的經濟、社會事務和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等各項行政工作;負責管轄區域內的水污染防治及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等7項主要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