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1963年湯曉丹導演電影]

紅日[1963年湯曉丹導演電影]

《紅日》是上海電影製片廠 拍攝的戰爭故事片,由湯曉丹執導,張伐,高博、中叔皇、李農等主演,於1963年5月1日上映。 該片根據吳強的同名小說改編,以漣水、吐絲口、孟良崮三次戰鬥為主線,描寫了人民解放軍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條件下消滅國民黨王牌軍74師的故事。

劇情簡介

海報 海報
1946年初冬,蔣介石幫對華東解放區發動大規模的瘋狂進攻。人民解放軍某軍沈振新部在蘇北漣水城外,與國軍“王牌”整編七十四師張靈甫部激戰以後,主動北撤山東。敵整編七十四師猖狂萬分,配合八十三師等20萬人,又向我東臨沂方向齊頭並進。盤據在濟南的敵軍李部,也同時出動到達萊蕪、新泰,企圖南、北夾擊我軍。我野戰軍司令部決定留一部分主力在南線阻擊,大部分轉頭北上,決心首先消滅北面的李部。歷史上著名的萊蕪戰役展開了。
解放軍沈振新部的任務是拿下萊蕪城北吐絲口鎮,截斷萊蕪敵人的退路。由團長劉勝和團政委陳堅帶領的一個團被留下作為總預備隊,而團長劉勝和連長石東根因急於求戰,被留下後情緒有些急躁。戰局急劇變化,萊蕪五萬敵人在解放軍猛攻下,企圖向吐絲口鎮方向突圍。吐絲口鎮的戰鬥還在激烈進行,野戰軍司令部指示必須迅速解決吐絲口鎮的戰鬥。沈軍長當即命令團長劉勝和團政委陳堅率領部隊投入戰鬥。劉勝事前已經了解了吐絲口鎮敵人的情況,故用一支突擊力量,越過前沿,插入敵人心臟,以最快的速度消滅了敵人的師部。吐絲口鎮戰鬥結束,他們又立即掉轉頭來堵擊萊蕪潰逃敵人,抓了大批俘虜。巨大的勝利鼓舞著全軍。然而有些人——如連長石東根卻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沈軍長嚴厲地批評了他。
家鄉淪陷,遭受敵人殘酷迫害的蘇北婦女阿菊,跋山涉水,來到山東找到丈夫楊軍,再一次要求參軍殺敵。並且帶來故鄉親人的期望:要大軍消滅國軍七十四師,替鄉親們報仇。國軍以整編七十四師張靈甫部為先鋒,又向山東蒙陰縣進攻,妄圖聚殲華東野戰軍於沂蒙山區。為了分散和牽制敵人,沈振新軍從沂蒙山西側,插到敵後魯南一帶。敵七十四師進攻坦埠失利,在解放軍東、西、北三路大軍強大壓力下,狼狽向南潰退。沈振新軍星夜飛兵搶占垛莊,切斷敵人的退路,將七十四師緊緊包圍在孟良崮山上。張靈甫陷入重圍,驚慌失措,想以聲東擊西的詭計逃避被殲滅的命運:一邊向540高地發動佯攻,一邊卻妄圖從385高地突圍出去。解放軍識破敵人的陰謀,以強有力的攻勢粉碎了敵人的突圍企圖。戰鬥中,團長劉勝不幸犧牲。在攻占孟良崮頂峰時,長石東根連的戰士搭了人梯攀上懸崖絕壁,直搗張靈甫指揮部石洞,張靈甫無路可退,便與眾部自殺殉國。紅日當空,碧雲明麗,解放軍各路大軍在孟良崮上勝利會師。紅旗如林,歡聲雷動。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張伐沈振新
高博丁政委
中叔皇朱參謀長
李農曹師長
里坡劉勝
康泰陳堅
楊在葆石東根
宋桂馥楊軍
張子良秦守本
李英王茂生
李洪喜金立忠
于振寰張德來
史久峰周鳳山
周志清安兆豐
於明德馬步生
錢國民胡克
史淑桂姚月琴
馮笑李堯
徐才根鄧海
鄒安祥李全
張桂蘭阿菊
李保羅楊父
舒適張靈甫
程之董參謀長
于飛黃旅長
梁山周旅長
董霖張小甫
方伯吳團長
張雲立王副官

職員表

製作人金兆元(製片主任)、沈錫元(製片)
原著吳強
導演湯曉丹
副導演(助理)湯化達
編劇瞿白音
攝影馬林發
配樂呂其明、蕭珩
剪輯蘭為潔
美術設計葛師承
造型設計達旭
錄音丁伯和
煙火夏存芳
副導演湯化達
軍事顧問孫伯威
特技設計姜亦素
特技攝影孔基成、戴勝潮
演奏上影樂團
指揮陳傳熙
獨唱任桂珍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片中插曲
曲名詞曲演唱
《誰不說俺家鄉好》 呂其明、楊庶正、肖培珩任桂珍

幕後製作

拍攝過程

戰爭影片對於場景的真實性要求很高,為了再現孟良崮戰役激烈壯觀的場面,電影《紅日》劇組來到孟良崮進行實地拍攝。

當時拍攝條件非常艱苦,劇組住在一所破舊的國小校里,床是用課桌拼起來的,高低不平,又有縫,稍微胖一點的人翻身時倘不小心皮肉便被夾在縫裡,早上醒來一身血印子。瘦子也睡得不踏實,骨頭碰木頭,第二天渾身都疼。其實,這只是磨難的開始。

看過《紅日》的人對影片中人山人海、氣吞山河的場景無不印象深刻。但誰能想到,那些氣勢恢弘的場面都是演員們餓著肚子拍出來的呢。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紅日》外景地周圍的樹皮、草根全被老百姓當作糧食剝盡、刨光了。一碗棒子麵粥、一碗地瓜乾和一個不大的饅頭便是一天的一伙食。由於缺少糧食,大家常常工作到半夜還餓著肚子。由於飢餓,許多演職員腸胃都不適,難受得很。有時,演員演著演著就餓昏過去了。這樣下去怎么能行呢?導演湯曉丹等人很著急。

在劇中飾演我軍團長劉勝的里坡是在農村長大的,對農作物種植十分熟悉。他發現外景地附近的土質很好,而且劇組要在這兒拍好幾個月,能不能在這裡翻塊地來種些吃的呢?他與楊在葆一合計,便從集市上推回了一車蘿蔔秧、茄子秧。大伙兒聽說要種蔬菜,頓時來了精神,全都來幫忙,翻土、澆水的、挑糞施肥的,好不熱鬧。里坡這個法子還真頂用,在大家精心呵護下,地里茄子、蘿蔔長得很快,不久就可以食用了。拍了一天戲後,大家便爭先恐後地來到地里拔蘿蔔,摘茄子,享受著自己辛勤勞動的果實。但蘿蔔、茄子畢竟都是沒有油水的東西,無論生、熟,吃到肚子裡終有不頂事的時候。於是,大家又買了些農民剛剛摘下的還沒成熟的梨,權當補充。

飢餓問題的解決好歹有了些著落,天氣卻越來越惱人了。尤其到了盛夏,拍攝時氣溫高達40度,由於拍的是冬天戲,演員還得穿著大棉衣,打著綁腿布,其感受是可想而知的。拍完戲,演員們的內衣都被汗水濕透了。而且《紅日》拍的是寬窄兩個銀幕,每個鏡頭都要拍兩次,演職員為此都得受“二茬罪”。

在烈日下,許多人都虛脫了,就連大個子中叔皇都沒能頂住,當場暈倒了,在場的護士趕忙把他轉移到陰涼處,他這才甦醒過來。演員拍戲苦,攝影師更不用說了,沉重的攝影器材在肩上一扛就是半天,別看拍攝時很精神,一停機,整個人就像散了架似的。

儘管拍攝過程那么苦那么累,但同志們沒有絲毫埋怨,想到長眠在這片土地上的烈士們,大家最大的心愿就是要拍好這部影片,要對得起這些革命先烈們。遇到難拍的鏡頭,許多人都搶著上。劇中有一個敵軍過小木橋遭炮擊落水的鏡頭,按要求,落水的人有的要在水面上掙扎,有的則不能再露出水面。

電影《紅日》精彩劇照集錦 電影《紅日》精彩劇照集錦

由於參加拍攝的戰士們都是旱鴨子,在水面上掙扎還好,但不冒頭就難了。拍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急得湯曉丹直跳腳。就在這時,一位戰士自告奮勇地對湯曉丹說:“我來試試看吧!”湯曉丹看著這位一米八幾身材魁梧的戰士,便點了點頭。果然,只聽得“撲通”一聲,這位戰士跳進水裡就不見了蹤影,正當大家為他擔心時,他卻從遠處冒出頭來,還朝大家招手呢。這位戰士就是後來著名性學專家陳愷。

外景地的戲拍完後,劇組回到上海開始拍內景。由於一伙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沒過多久,大家原來的那副塌架子臉便開始變圓了。可導演湯曉丹對此卻犯了愁,並不停地嘀咕:“壞了,拍外景的時候都是尖臉,到了拍內景的時候,不少人成圓臉了,這前後的模樣怎么銜接呀?”好在化妝師那雙巧手解決了他的後顧之憂。

經過全劇組的努力,1962年8月,《紅日》終於殺青了。影片以恢弘的氣勢和細膩的筆觸,準確地把握住了戰役過程和人物的命運,精心刻畫了敵我雙方20多個富有個性的正反面人物,對雙方高級指揮員形象的塑造很成功,特別是我軍軍長沈振新的堅毅果斷與敵師長張靈甫的剛愎驕橫形成了鮮明對照,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片中還有一場我軍連長石東根醉酒縱馬的場景,很有生活的情趣。當時不少人擔心這樣會有損解放軍形象,主張刪去,但湯曉丹堅決不同意,好在陳毅後來看了片子後對此也沒有說什麼,於是保留了下來。

上映審查

影片拍完後,湯曉丹按規定,先將片子送到文化部和中央電影局送審。由於文化部領導此前並不看好劇本,湯曉丹等人心裡也是忐忑不安。

果然,文化部電影局有關領導看了片子後很是不滿,說:“人物性格不連貫,陳堅、劉勝、石東根都是時隱時現。團長與政委之間的矛盾衝突也不夠。總之,人物情緒沒有展現。”好在軍委方面對這部片子還是比較讚賞的,陳毅在審看了片子後激動地說:“我看《紅日》影片拍得不錯。這么長的小說,能提煉成一部影片,很不容易,是部好片子,可以讓全國的解放軍都看看。告訴他們(指攝製組),片子能拍成這樣,不容易了,可以公開發行。”陳毅發了話,電影局只得簽發了審查通過令。湯曉丹那顆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他感激地說:“要不是陳毅副總理髮話,《紅日》還升不起來。”

《紅日》公映後,廣大觀眾反響非常強烈,許多評論家撰文稱讚說:“《紅日》寫了戰爭,也寫了戰爭中的人物命運,確實是部好影片。”然而,江青看了影片後卻大為不滿,說了好些指責的話。

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又將《紅日》打成“大毒草”,小說作者吳強及導演湯曉丹等參與該片製作的許多人都遭到迫害。後來大家才知道,江青指責這部片子的理由就是由於陳毅肯定了這部影片,她這是成心要和陳毅唱對台戲。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山東舉行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回顧展,《紅日》終於再見天日。

片中插曲

“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雲繞山間,一片片梯田一層層綠,一陣陣歌聲隨風傳,哎,誰不說俺家鄉好得呀兒喲……”無論看沒看過電影的人對《紅日》中的這首插曲《誰不說俺家鄉好》幾乎都是可以哼上幾句的。說來這首歌的誕生還得益於導演湯曉丹的“舉薦與保護”。湯曉丹拍電影很講究插曲的運用。

《紅日》攝製組剛成立,湯曉丹就找到了曾創作《紅旗頌》等許多優秀歌曲的作者呂其明,要他為電影《紅日》創作一首歌。

他對呂其明說:“孟良崮戰役圍攻國民黨王牌軍七十四師場面很大,戰鬥也是異常的激烈。在這場戰役到來之前應該有一首歌來宣揚解放軍戰士愛家鄉、愛部隊、保衛勝利果實的情感……”呂其明領命後與詞曲作家楊庶正、肖培衍一起立即投入了歌曲的創作。為了使歌曲與影片融為一體,呂其明先看了《紅日》電影文學劇本,然後深入軍隊體驗生活,並和湯曉丹等反覆研究,定下了歌曲的基調:這首歌既要反映出孟良崮人民對家鄉的熱愛,又要反映出解放軍戰士熱愛家鄉保衛家鄉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音調與節奏上要與後面表現孟良崮戰鬥場面的音樂形成強烈的對比,給人以至深的藝術感受。

音樂基調確定後,呂其明便進入了艱苦的創作中,不久,便拿出了《誰不說俺家鄉好》的三段歌詞,湯曉丹還根據這首歌配合劇中情節拍了300多個場面。然而,當這首歌在膠東拍攝地給攝製組主創人員試唱時,儘管大家對這首歌很是喜歡,但許多人又覺得它太長了,應當縮短一些才好。然而,這三段歌詞已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整體,並且與所拍場面相互映襯,裁去哪一段都不太合適。當呂其明聽說要裁歌曲的訊息後,也是氣不打一處來,平時不發脾氣的他立即跑到攝製組大發一通火氣。對於呂其明的“發火”,湯曉丹卻一點也沒有動氣。其實,他早已決定要完整地保留下這首歌。呂其明得知湯曉丹的想法後,那顆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並專門就“發火”一事向湯曉丹道了歉。

歌曲完成了,找誰來唱呢?呂其明和湯曉丹等人對當時的民歌手一一排隊比照,最後將目光鎖定在了上海歌劇院的歌唱演員任桂珍身上。

任桂珍是個極善於博採眾長的歌唱演員,她的演唱在吐字、聲音控制、音色變化等方面汲取了民族唱法的特點;在行腔處理、表現人物等方面則汲取了我國傳統戲曲的方法,同時又借鑑了西洋發聲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由她來唱這首新創作的民歌是再合適也不過了。

於是,劇組立即將任桂珍接到劇組試唱,她那清純、甜美的歌聲如春風撲面般,立刻征服了整個劇組。片中插曲《誰不說俺家鄉好》的演唱任務自然也非她莫屬了。

《誰不說俺家鄉好》最終唱遍全國,經久不衰。

影片評價

影片根據吳強同名小說改編,是一部優秀的歷史題裁軍事戰爭片。該片氣勢宏大,戰役具有相當規模,戰鬥場面緊張激烈,非常具有感染力,是同類影片中少有的優秀作品。同時,影片中的幾個主要人物特點鮮明,對比強烈,塑造得非常成功,成為戰爭片中的經典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