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

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

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前身是核工業中南地質局,成立於1955年3月,是中國核工業系統建立最早的一個區域性鈾礦地質勘查管理機構。

機構簡介

湖南省核工業中南地質局現更名為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為省直屬正廳級行政管理機關,轄管在湘境內的核地質大隊及研究所、學校、醫院等十多個轉民單位,這些單位分布在長沙、岳陽、衡陽、郴州等市,其內部結構已完全按照市場經濟需要進行了重組。全局共有在職職工4550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383人。資產總額3.2億元人民幣。60多年來,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為國家探明並提交各種類型鈾礦床82個,為核工業的發展,特別是我國第一顆核子彈、氫彈的爆炸成功作出了重大貢獻。

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除繼續承擔湖南省境內放射性資源的區調、普查、勘探和參與國土資源大調查及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礦產勘查外,還積極開展“保軍轉民”工作,地質經濟迅速發展,企業化程度不斷提高,形成了工程建設產業、工業產品及第三產業為主的經濟發展格局。

機構設定

辦公室

財務資產處

科技外事處

安全環保處

經營管理指導處

地質礦產處

宣傳處

審計處

人事勞動處

機關黨委

機關紀委

離退休辦公室

機關後勤服務中心

領導班子

羅 年 黨組書記

何寄華 局長

劉 翔黨組成員、副局長

劉向明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惜珍 黨組成員、副局長

鄧建和 巡視員

劉鳳娟 副巡視員

光輝歷程

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主席主持召開了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作出了中國要發展核工業的戰略決策,標誌著中國核工業建設拉開序幕。

1955年3月25日,中國第一支鈾礦地質隊伍——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的前身309隊在長沙市建立,標誌著中國核工業建設正式起步。3月,是春風得意的季節;3月,是蓬勃發展的時光;3月,是鈾礦地質的發端;3月,是核工奮進的起點。回首半個世紀的歷程,從國務院第三辦公室309隊到第二機械工業部中南309隊,從湖南省第二機械工業局到核工業部中南地質勘探局,從核工業中南地質局到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無處不銘印刻著309人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深沉足跡,無處不燃燒著309人奉獻國家、固我國防的滿懷激情,無處不展現著309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動人華章。值得驕傲的309,永遠光輝的309,毛澤東主席曾把目光投向這 里;聶榮臻元帥曾把足跡留在這裡。宋任窮部長曾同大家一起戰鬥;周小舟書記曾與大家一起謀劃……她連線著1964年10月的中華核爆第一響,她連線著1991年12月的秦山核電第一光。

核工先鋒悄然出世

鈾是天然放射性元素,是實現核裂變反應的主要物質,是核工業最基本的原料。發展我國核工業,首先要抓鈾礦資源勘查,否則不可能建立起核工業體系。中央領導和科學家們都十分了解這一點,在1955年1月15日中央作決策過程中,除了聽取地質學家李四光、核物理學家錢三強等就發展原子能有關問題“上一課”(毛澤東語)外,還把觀看鈾礦石標本和儀器探測表演作為一項議程安排。非常幸運的是,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觀看的這塊鈾礦石標本,就是在即將組建的309隊工作區範圍內的廣西花山採集的。毛澤東觀看錶演、聽取匯報後,高興地說:“我們國家,現在已經知道有鈾礦,進一步勘探一定會找出更多的鈾礦來……

我們有資源、有人,只要排上日程,認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來。”為了落實中央的決策,周恩來積極組織實施。1955年1月20日,中蘇簽定《關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放射性元素的尋找、鑑定和地質勘察工作的議定書》,並根據該《議定書》的第三條,於1955年2月15日組成中蘇委員會。在當天召開的中蘇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在長沙組建309隊,主要負責中國中南地區的鈾礦勘查工作。接著,在國務院第三辦公室的領導和中蘇委員會的具體操作下,309隊的籌建工作在北京展開。

1955年2月18日,中蘇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專題研究了309隊1955年工作計畫。會議批准高中為309隊政治副隊長,代行隊長職務。會議決議由中國政府請蘇聯政府配備專用飛機,用於309隊開展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工作。

1955年2月下旬,劉鴻業帶領309隊籌備組和中蘇雙方技術人員共39人秘密抵達長沙。這時候,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已接到中央通知,在第一時間會見了劉鴻業等人,表示全力支持309隊的工作。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對鈾礦地質隊伍的組建給予了特別的重視和關懷。

1955年3月,中央從湖南、江西、廣東、廣西等省區給309隊選調的幹部和蘇方派遣的專家以及從歸國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中抽調的無線電報務員已集中到長沙。當時許多幹部都不知道來乾什麼,甚至連親人也來不及打招呼,就悄然聚集在這裡。省委領導在聽取籌備情況匯報,並商中蘇委員會同意後,決定於3月25日在湖南省交際處舉行309隊成立大會。周小舟到會祝賀並即席講話,高中和總工程師、蘇聯專家布特維洛夫斯基等就保密和團結等問題提出了要求。會上宣布組建所屬1、2、3分隊,任命了隊長。在省委領導的協調下,309隊辦公地點選定在長沙市窰嶺附近原省合作幹部管理學校新址及相鄰的幾個小單位的地盤內,其土地、房產均轉讓給309隊。309隊建立後,立即著手基層單位組建和操作人員培訓工作。已宣布建立的1分隊設在廣西富鍾縣花山,2分隊設在湖南宜章縣,3分隊專門檢查江南地區其它礦產地的鈾分布情況。

1955年5月,蘇聯派出航空測量AH-2型飛機和機組人員到達湖南,309隊組建了航空普查分隊——4分隊,基地設在衡陽。各分隊組建之初的主要領導幹部,大都級別很高,還有行政13級以上的。對309隊黨的領導關係問題,中央組織部1955年7月15日在給湖南省委周小舟同志的電報中予以明確:“309隊黨的組織和工作由湖南省委領導,為保密起見,除由省委書記處指定一位書記或副書記領導外,可責成二、三位處長以上幹部負責與該隊日常聯繫。該隊所屬各分隊黨的組織直接受大隊黨委領導,和省委以下黨的組織不發生領導關係……”電報還建議以郭之泉為309隊黨委書記,不久中組部調康日新任隊長。1955年9月,周小舟到309隊檢查工作,對徵購土地建造專家宿舍等問題給予了解決。到1958年,309隊組建了18個分隊,職工總數達8669人,工作區涉及南方11個省區。

首批鈾礦昂然面世

309建隊初期的鈾礦地質勘查,按照中蘇1955年1月20日議定書的規定,為中蘇合營性質。蘇聯專家的廣泛參與,對鈾礦地質的全面展開起了重要作用。

1956年7月9日,蘇聯政府致中國政府備忘錄稱“中國預定發展原子能企業的計畫需要大量的鈾。最近幾年中國所能夠開採的鈾看來將全部用來滿足國內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一般協定來實現在勘查方面的援助將是比較正確的辦法。”我國政府8月17日給蘇方的備忘錄中建議“兩國政府各派代表共同商議停止執行1955年1月20日議定書有關的各種問題,並且重新簽定一項關於鈾礦勘查工作的協定。”

1956年12月29日,中蘇雙方政府授權代表雷榮天、普希金簽定新的議定書,明確蘇方對中方鈾礦普查勘探給予技術援助,中蘇委員會停止工作。至此,中蘇合營改為中國自營,整個工作受新組建的第三機械工業部領導(後改為第二機械工業部)。309隊各分隊在各自的區域裡採用地面、航空、汽車、船舶伽瑪測量等方法,全方位開展鈾礦普查工作,迅速發現了一批具有成礦遠景的鈾礦點。特別是4分隊發現的航空異常,不少規模、強度都很大。為安全起見,除309機關配備武裝警衛分內外三層站崗值勤外,操作員帶儀器上山工作,也配備了全副武裝的公安戰士做保衛工作。操作員、警衛員密切配合,翻山越嶺,生死與共,戰勝困難,譜寫出了許多動人心弦的樂章。對發現的鈾礦點,專家及時作出評價,分隊適時轉入勘探,從中落實了中國第一批鈾礦床。中央和部領導一直關注著309人為國找鈾礦的動向。二機部部長宋任窮在1958年春節過後不久,就到了309隊,在基層與職工同吃同住,開展調查研究,並於3月30日從在湖南郴縣的3分隊發出了給二機部三局領導和部黨組的信,對他在309隊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如忽視政治教育、淡薄民眾路線等提出了解決辦法。

他在1994年出版的《宋任窮回憶錄》中說“地質找礦和科學研究是發展原子能事業的兩個根本環節,毛主席曾不止一次親自關心和指示過……我任部長後用很大精力抓地質工作,幾乎所有搞鈾礦地質勘探的地方都去過……廣大地質科技人員和工人,知道自己是為建立和發展祖國原子能事業找礦,一種歷史使命感、責任感和光榮感,激勵大家以苦為樂,以難為榮,奮不顧身,忘我工作,結果很快打開了工作局面,發現了大批放射性異常點,經過揭露勘探和工業評價,於1958年正式向國家提供了第一批鈾礦工業儲量。”這裡說的“第一批”就是指309隊提交的湖南大浦、金銀寨和江西坑口鈾礦床。兩三年中落實3個鈾礦床,提交中國第一批鈾礦工業儲量,無論速度還是質量堪稱一流。這使中國原子能建設的決策者們感到欣慰,於是加快了整個體系後續企事業單位的組建。大浦、金銀寨、坑口3個鈾礦床,都是首先由4分隊航測發現異常點,然後由地面人員檢查、追索,圈定成礦遠景區,再通過揭露、勘探落實的。

1955年8月,航測發現衡陽浦魁堂鈾異常,1分隊於年底對此進行檢查,操作員李富、郭良斌在附近發現汪家沖鈾異常。這一訊息振奮人心,職工放棄春節休假,冒著冰雪,快速揭露,於1956年3月提交汪家沖、浦魁堂、學陶嶺砂岩型成礦遠景區。新組建的8分隊繼續進行勘探,他們在設備簡陋、生活艱苦的環境下,忘我工作,黎昌桂鑽機組更是全省聞名,他因此出席全國群英會,獲全國勞模稱號。經過苦戰,提交鈾礦工業儲量XXXX噸。

1955年9月,航測發現郴州金銀寨鈾異常。2分隊奉命作地面檢查,又發現了新的鈾異常,於是新組建10分隊進行勘探。這裡氣候濕熱,施工中地下又有40度熱水湧出,許多職工不適應。有的暈倒在施工現場,緩過氣又堅持去乾。為了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安全係數,技術員唐世君、沈錫厚在蘇聯專家諾維柯夫的指導下,實驗成功輻射取樣等方法;機械修理工曹洪森研製成功鑽機萬能操作盤:鑽探工羅東海革新了立軸鑽桿水接頭。

1958年底,10分隊提交金銀寨鈾礦床主礦帶鈾工業儲量XXXX噸,控制東礦帶遠景儲量XXX噸。1956年8月航測發現的坑口鈾異常,由13分隊揭露、勘探,1958年2月提交工業儲量XXX噸。與此同時,309隊在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均有新的重要發現。

土法煉鈾赫然驚世

全國的鈾礦勘查工作,到1958年6月已有同309並列的5支隊伍,其餘4支隊伍是519、209、182和406隊。同年6月30日,二機部黨組給毛主席、黨中央關於全民辦鈾礦的請示中說:“……已有專業的地質隊伍18000餘人,組成5個大隊,分布在全國19個省區……現已探明的鈾礦儲量,已經可以保證我國原子能初期的需要……為了加速原子能事業的建設,對於鈾礦的勘查和開採,必須採取全民辦鈾礦的方針……對於中小型鈾礦的勘查和開採,一律由地方經營。”為了適應全民辦鈾礦的形勢,加強鈾礦勘查和採選煉工作,二機部決定調整組織體制,將309隊一分為二,在江西南昌成立608隊,309隊的管轄範圍縮小為兩湖兩廣地區。

1959年12月,工作區增加河南。全民辦鈾礦的方針,在全國推行了三年左右。

1987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當代中國叢書之《當代中國的核工業》對此作了客觀的評價:“通過‘全民辦鈾礦’,獲得‘土法’冶煉重鈾酸銨150餘噸,在蘇聯毀約停援,鈾礦山和水冶廠一時建不成的情況下,為國家初期的核燃料生產提供了原料,進而為中國第一顆核子彈的研製贏得了時間。”而其中有80%左右是309隊自辦或協助地方開辦的37個土法煉鈾廠生產的。第一顆核子彈所用原料,主要是由309隊11分隊在廣東的202水冶廠和309隊在湖南的406廠生產出來的。309隊土法煉鈾,其實在1958年下半年就開始了。8月27日,309隊11分隊202廠在下莊投產,這個廠有4個車間、150餘人,前後共生產鈾化學濃縮物XX噸。9月9日,309隊向各分隊發出《關於積極開展全民辦鈾礦工作的意見》,並在長沙青少年宮舉辦全民辦鈾礦、全民辦原子能事業圖片展覽。接著,309隊在中心實驗室增設加工實驗室,繼續開展土法煉鈾實驗。11月,309隊16分隊在寧鄉、安化等縣大力推動全民辦鈾礦,為當地開放17個小礦點,並幫助寧鄉流砂河建立101廠。二機部部長宋任窮親臨視察,並請“八一”電影製片廠在流砂河等地拍攝了電影。這一年的12月和次年的4月,部、局先後在309隊系統的廣東翁源11分隊和湖南寧鄉辦101廠召開全國性全民辦鈾礦現場會,與會代表均超過100人。

1960年3月底,李鳳翔接替309隊隊長。他根據1月309隊制訂《全民辦鈾礦的方針和規劃》(草案),繼續抓落實。當年7-8月,蘇聯專家全部撤走回國,衡陽272廠一時無法生產。為了加快第一顆核子彈的研製,二機部增加了309隊生產重鈾酸銨的任務。在這個背景下,黃材406廠應運而生。在苗紹宗副隊長指揮下,只半年多時間,406廠就投產了。為了攻克科學技術方面的問題,309隊中心實驗室、長沙地質學校等單位密切配合,培訓人才,解決難題,並調了一批專業技術人員到廠,作為骨幹力量。他們使碎礦、浸出、沉澱三個車間實現流水作業,採用反應罐進行鈾化學沉澱的方法,創新了工藝設備。採用6092萃取新技術,提高了回收率。1962年,406廠超額完成了XX噸重鈾酸銨生產任務。

創新模式傲然耀世

309隊廣大科技工作者在找礦實踐中注重鈾礦的分類,從而為建立基本類型的找礦模式,不斷加深對鈾礦地質工作的認識,為找到更多的鈾礦床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全國找到了十多種類型的鈾礦床,其中最重要的是花崗岩類型、火山岩類型、砂岩類型和碳矽泥岩類型4種,在這4種類型中最早發現鈾礦床的是309隊,並對花崗岩型、碳矽泥岩型和砂岩型鈾礦床進行了認真研究,使之成為找礦“模式”。309隊於1955年8月發現,1958年底結束勘探的大浦礦田,是中國最早提交的砂岩型鈾礦床。在這個時段,519隊在新疆、209隊在雲南也發現了砂岩型鈾礦床。中蘇兩國科技人員對此作了研究,標誌著砂岩型鈾礦床在中國的突破。309建隊初期,根據國外已有的鈾礦類型及其產出條件,花崗岩體未列入找礦有利範圍,加之在廣西花山花崗岩體找礦的失利,蘇聯專家不主張隊伍部署在花崗岩體內。1956年11月,309隊2分隊技術員劉振國、找礦員王昌發等在廣東貴東花崗岩體接觸帶發現新橋、下莊鈾礦點,309隊決定快速揭露,擴大成果。當年12月,操作員徐輝榮在花崗岩體內部發現鈾異常。1957年8月,技術員羅鵬飛、找礦員謝本武、周四保等人在其附近詳查中發現頗有規模的鈾礦化,中蘇兩國技術人員共同命名為“希望礦化區”,進一步振奮了人心。到1961年結束勘探,已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個大型花崗岩型鈾礦床。309隊地質科劉興忠等經過總結、分析,確認在花崗岩內尋找鈾礦前景良好。此後,許多隊伍調整部署,相繼取得重要成果,從而使花崗岩型鈾礦床在中國鈾礦儲量構成中占據首位。中國在50年代探明的碳矽泥岩型鈾礦床湖南金銀寨和貴州白馬洞,都是309隊發現、提交的。其後,309隊又發現和勘探了湖南寧鄉黃材、安化老臥龍,廣西資源鏟子坪等同一類型的鈾礦床,科技人員一致認為是中國鈾礦床的主要類型之一。火山岩型鈾礦床,是在309隊1958年發現的浙江衢縣小丘源鈾礦點、經移交608隊揭露勘探,提交大型鈾礦床和309隊1957年8月發現、組織兩個分隊集中勘探,落實大型鈾礦床並控制遠景,移交608隊又有重大突破,成為中國最大鈾礦田的相山鈾礦田後,才成為中國一種主要鈾礦類型。

建立基地安然立世

1963年11月,二機部決定把309隊在廣東的地質隊伍和地質成果劃歸209隊,中南309隊工作區為湖南、廣西、湖北、河南四省區,地質工作一度陷入困境。李鳳翔隊長廣納群言、深謀遠慮,決定調整部署,在成礦地質條件較好的湘桂地區建立和擴大鈾資源基地,安然衝出困境。

經過中南309隊廣大職工的艱苦奮戰、不懈努力,到70年代,在湘桂的大新、鹿井、大灣、資源已構成四片鈾成礦區。1960年4月由309隊15分隊發現,後因“遠景不明”而放棄的廣西大新鈾礦點,1963年重新上馬,經過大量的科學研究,復活了這個老點,1970年中南309隊5隊提交工業儲量XXXX噸。大新礦床是中南地區首次提交的碳酸鹽岩型鈾礦床,豐富了成礦理論,擴大了成礦領域。湖南鹿井鈾礦點1958年12月由309隊3分隊發現,投入一定的深部工程,落實為勘探基地後,於1960年2月移交中南309隊10隊勘探,1964年4月以10隊這部分力量為基礎,組建中南309隊2隊勘探。他們落實了鹿井、牛尾嶺、黃蜂嶺、高昔、沙壩子等礦床組成的鈾礦田。1956年12月由309隊1分隊發現,10分隊進行過揭露的湖南大灣鈾礦點,中南309隊8隊1963年奉命進入。經過勘探,提交了香草、大灣、牛頭江等礦床組成的大灣鈾礦田。1956年7月由309隊1分隊發現過鈾異常,1965年309隊組織“桂北會戰”擴大了成礦遠景的廣西資源地區,經過中南309隊10隊多年勘探,提交了由砂子江、張家、紅橋、白毛沖、乍古田、鏟子坪、雙滑江等礦床組成的資源鈾礦田。以上鈾礦床的發現及研究,均於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與此同時,在找礦方法、測試技術上也有長足進展。1970年物探技術員姚慶和創造的相對伽瑪等值圖法,代替了沿用蘇聯的伽瑪等值圖法,使地面伽瑪異常分析、評價更加科學化、實用化,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76年王志雄、傅祥林發現芙蓉鈾礦、湘江鈾礦,這是中國首次發現新的鈾礦物,198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1978年物理分析技術員張慶文等研究成功釙-210找礦法,具有較強的攻深找盲能力,是找礦方法的重要發展,1984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進入80年代,探礦技術不斷發展,鑽探工程採用小口徑金剛石地質岩芯鑽探,坑道機械化作業線已完善配套,效率大大提高。中南地質勘探局作為“金剛石地質岩芯鑽探配套技術的推廣套用”項目的重要參與者,與有關單位一起獲國家級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大力轉民毅然闖世

1979年5月,二機部中南地質勘探局成立,苗紹宗、高玉分別任黨委書記、局長。1981年,二機部開始實行“軍民結合”、“保軍轉民”的方針。1983年易國初、朱聿修分別接替了書記、局長的職務。1984年三局確定“以鈾為主,綜合找礦,多種經營,搞活地質”的方針。中南地質勘探局聯繫自己的實際,積極推進隊伍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調整,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闖世界,求發展。在全局發展的指導思想上,經歷了從“一隊兩業”(鈾礦地質、多種經營)、“鈾主民輔”到“鈾民並舉”、“大力轉民”的轉變。在轉民的實際運作上,經歷了從“不厭其雜”、“不厭其小”到“提高檔次”、“提高效益”的轉變。到20世紀90年代,經過張正文、楊映璜、李意雲等歷屆主要領導的努力,全局多種經營在市場的淘洗中,初步形成工程業、製造業、服務業(簡稱“三業”)為支撐的格局。

中南地質局保軍,就是繼續抓好鈾礦地質工作。20世紀80年代以來,按照“富、近、淺、易”的要求,收縮戰線,突出重點,取得了可觀的成績:301大隊在醴陵金管沖提交接近大型規模的鈾礦床;302大隊在鹿井地區開闢下洞子、洞房子等新點,新增遠景儲量XXXX噸以上;303大隊突破了嘉禾坌頭礦床,落實為大型鈾礦床;305大隊主攻新村、屯林鈾礦床取得突破;307隊把平南馬鞍肚鈾礦點發展成為可供綜合利用的鈾礦床;310隊在廣西全州探明廣子田等鈾礦床,打出一片天下。同時找金工作也廣泛開展,308、304等大隊取得豐碩成果。

中南地質局轉民,就是使“三業”協調發展。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在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搞好定位,最佳化結構,結合實際,突出特色。工程業,從早期各自為戰的“找水建井”小分隊到今天能承接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的企業集團,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核工業長沙中南建設工程集團公司擁有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並通過ISO9002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所屬單位還擁有工程勘察和工程施工高等級資質5種8個,在路橋、建安、土石方、基礎與勘察設計、地質災害治理等領域,承接了諸多大型、複雜的工程,完成了全國最高的公路大橋—107國道杜步大橋的施工,完成了連雲港核電廠核心部分—核島的地基勘察與基礎施工,承接或參與了尚比亞、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緬甸等國家或地區的水利、水井、公路、隧道的施工和技術合作。製造業,自70年代末233廠研製成功人造金剛石之後,工藝不斷進步,品種不斷延伸,到90年代初,已形成七廠一公司、科工貿一體化的格局。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西歐和東南亞國家及地區。為了使已經建立的湖南飛碟超硬材料企業集團公司輕裝前進,1999年列入國家“債轉股”範圍,2000年註冊成立湖南飛碟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包括長沙總部和長沙、岳陽兩個工業園,其主要產品人造金剛石壓機、單晶、複合片及其它製品,雙金屬軸瓦材料,鑽機系列等暢銷市場,人造金剛石壓機、鑽機更是供不應求。服務業,從零星、分散、自髮狀態向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方向轉變,在增加供給、最佳化結構、拓寬領域、擴大就業方面不斷邁進。屬地管理以後,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把服務業作為新的經濟成長點提到重要位置。

2000年,局組織了全局性服務業發展情況調查,2001年在瀏陽市召開了三產改革發展研討會,提出基本發展思路。現局機關經濟實體已擁有“天方房地產開發公司”、“天祥物業管理公司”、“恆福有限公司”、“神劍旅行社”等資質。特別是三星級華程大酒店2002年開業後,已成為長沙市同行業中的一塊品牌。列入服務業這一塊管理的303“地大公司”已建成一個外向型的著名企業,生豬養殖、出口和有機生態複合肥產品蜚聲內外。

屬地管理欣然入世

2000年1月,國防科工委同湖南省政府簽定《會商紀要》,原核工業中南地質局在湘核地質隊伍整體屬地化,改為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由省人民政府管理。這是中央經濟結構調整的一個大決策,是核地質隊伍管理體制的一次大改革。隨之,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面臨著一個全新的內外環境。為了適應這種調整和轉變,全局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力求科學發展,採取了一些重要措施,收到比較明顯的效果。主動調整產業結構,從“求生存”向“求發展”轉變。在對全局產業、產品結構摸底排隊、分析論證的基礎上,放在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能夠參與國際競爭這個大背景下,篩選出優勢項目,扶植其健康發展。同時實施重點企業管理辦法,促使在規模速度、質量效益上全面提高。飛碟新材料公司淘汰了一批長期虧損的產品,重點發展100米、200米鑽機和大腔體壓機等產品,該公司生產的鑽機還被選為南極考察隊專用鑽機。切實加大改革力度,從“事業”、“軍工”模式向“企業”、“民生”模式轉變。屬地化改革完成後,就要向企業化經營過渡。為此,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在廣泛調研、考察的基礎上,制定了《局“十五”後三年改革發展綱要》及12個配套方案。實施後,已形成局、隊分級管理,事、企分體運行的格局。事業單位改革,企業單位改制已全面推開。

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從消極保穩定向積極促和諧轉變。屬地化後,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把職工利益放在第一位,解決了大量的遺留問題。在基層單位基地建設上,重點抓了301、304兩個大隊基地的建設。同時,擠出2600多萬元資金,對全局10個基層單位基地的水電路、綠化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完善,改善了生活環境,提高了文明程度。在關心職工中弱勢群體上,局裡下大決心,安排大量資金,補發了所欠的離退休人員工資和醫藥費,並使職業病人和傷病員得到妥善安置。一批困難職工還享受了國家低保待遇。

振興鈾礦勘查業,從“維持”到“中興”轉變。隨著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能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日益明顯。國務院決定加快核電發展,並要求堅定不移地走市場化道路。鈾資源的持續經濟供應是核電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湖南核工業地質局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理順中南放射性礦產地質管理辦公室的職能,增加對重點找鈾單位的扶植,加強地質調查院的工作,發揮鈾礦勘查的優勢,使這一事業在沉寂了一段時間後出現中興的態勢。

重文厚德浩然處世

309的名字,更多地意味著無私奉獻;309的名字,更多的意味著艱苦奮鬥;309的名字,更多的意味著開拓創新;309的名字,更多的意味著誠實守信。這就是50年來積累的文化底蘊,這就是50年來凝聚的道德風尚。

309人講奉獻,是因為有一顆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國防事業,忠於本職工作的心。建隊初期,許多經過戰爭考驗、身居城市機關的領導幹部,組織上一聲令下,就來到了還是一片空白的309,向黨和國家進行保密宣誓後,奔赴到崇山峻岭之中,為原子能事業尋找鈾礦資源,有近200名職工犧牲在工作崗位或因職業病獻出了生命。

309人不怕苦,是因為鈾礦地質工作是一種基礎性、開創性、野外性的工作。翻山越嶺、櫛風浴雨,天當帳、地當床,這就是他們的工作場所,這就是他們的生活環境。上山找礦,勇闖無人區,不論嚴寒酷暑,在深山過夜、與猛獸相鄰,已是尋常事。為了提交中國第一批鈾礦床,在防護條件極差,施工設備落後的情況下,打坑道、上鑽探,沒有怨言,沒有退縮,僅金銀寨大型鈾礦床的勘探,就有上百名職工因連續苦戰身患矽肺病而喪失勞動能力。土法煉鈾,也克服了千難萬險,演出了悲壯的一幕。

309人敢創新,已體現在許多個“第一”上:在中國鈾礦地質系統,第一個提交了鈾礦工業儲量,第一個突破了花崗岩等鈾礦床類型,第一個開辦了土法煉鈾廠,第一個上交了鈾化學濃縮物,第一個革新了鑽硐探生產技術……在保軍轉民新時期,第一個承接了最大的工程項目,第一個完成了最高的公路橋樑……

309人有誠信,過去,就以為國找鈾礦不打折扣著稱。轉民後,把誠信融入單位文明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之中,使之成為職工的一種品格,單位的一種動力。職工創作的長篇小說《滄桑道》、報告文學集《大雁之歌》和各類文藝節目就是其生動寫照。以人為本,樹立榮譽感,是搞好誠信建設的關鍵。局機關1989年起保持了省級“文明單位”的稱號,所屬單位基本建成市級文明單位,所屬企業多次評為國家和省部級“守契約重信用”企業。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任重道遠、前途廣闊。核工人在湖湘這塊熱土上燃燒的激情必將延續成不滅的火焰,永遠照耀著明天和未來不斷前進的新的里程碑。

下屬單位

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301大隊

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302大隊

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303大隊

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304大隊

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306大隊

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311大隊

湖南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

湖南省核工業超硬材料研究所

湖南省核工業240醫院

湖南省核工業技工學校

核工業長沙中南建設工程集團公司

湖南飛碟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湖南天祥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湖南湘核投資有限公司

湖南省中核礦業開發有限公司

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培訓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