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農經所”),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東郊的東湖之濱。是一所以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理論為主,理論經濟學與農業經濟等部門經濟學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機構,同時又是省社會科學院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單位之一。

簡介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經濟研究所是在我國老一輩著名經濟學家朱劍農、張培剛先生的關懷和支持下,於1984年5月正式建立的。10年來,先後擔任過該所所長的有著名經濟學家夏振坤研究員、廖丹清研究員,現任所長陳文科研究員、副所長李劍星副研究員。目前,農經所共有19人。科研人員13人,行政秘書1人,在讀研究生5人。其中研究員3人、副研究員5人,分別占全所科研人員的23%和38%;助理研究員5人,占全所科研人員的38%。現已形成一支基礎理論素質較好,套用研究能力較強,老中青相結合的科研隊伍。建所以來,繼承和發揚了朱劍農、張培剛老先生把理論經濟學與部門經濟學研究緊密結合的治學傳統,使全所保持和發揚了“嚴謹求實,甘坐冷板凳,探索創新”的學風。

科研項目

為了使科研工作與經濟改革、發展相適應,在堅持經濟學基本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實行規範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先後承擔了多項國家和省重點科研項目。主要有:(一)“六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中國農村生產關係研究》(含子課題《中國現階段農業家庭經營問題》)。

(二)“七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包括國家社科基金資助)課題:《中國湖區經濟開發研究》、《八十年代中國農民問題》、《糧食專業縣問題》、《湖北農村雙層經營體制》;省社科基金重點課題:《中國縣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江漢平原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研究》、《湖北農村合作制研究》、《供銷合作社所有制變革研究》、《當代資本主義新發展研究》。

(三)“八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含國家社科基金資助)課題:《洪湖市情調查》、《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模式及城鄉關係趨向研究》、《老工業基地改革與發展問題》、《水災害經濟問題》;省社科重點課題:《軍工企業轉民用問題》、《湖北老工業基地問題》等。共承接國家級課題10項,省級課題7項,此外,還有院管課題多項。上述“六五”、“七五”課題均已完成,並出版和發表了一批在國內外經濟學界有一定影響,對實際部門有參考價值的發展經濟學、農村經濟學和生產經濟學論著。其中重要專著有16部:《中國農村生產關係研究》,《論改革與發展》,《中國農業發展模式探討》,《中國農村經濟學概論》,《中國縣經濟的改革與發展》,《中國南方湖區經濟開發研究》,《中國現階段農業家庭經營問題》,《供銷合作社所有制性質考察與研究》,《湖北農村合作制研究》,《改革·發展·希望》,《當代資本主義新發展研究》,《面臨嚴峻挑戰的思考》,《現實經濟問題研究》,《水體經濟原理》,《新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典型剖析》,《改革與發展中的老工業基地》。在近二、三年內,即將出版的專著有《改革:大國通向發展之路》等11部。與此同時,全所科研人員分別在《經濟研究》、《中國農村經濟》、《經濟管理》、《農業經濟問題》、《經濟學動態》、《江漢論壇》、《江海學刊》和《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經濟參考報》、《湖北日報》等國家和省級30多種報刊上發表了研究報告、論文500多篇,全部論著合計700多萬字。

此外,論文《市縣直接掛鈎,建設糧食專業縣》和所內其他科研工作者撰寫的十數篇論文均在《人大複印資料》、《文摘報》、《理論信息報》等有影響的全國報刊上轉載。該所研究與教學相結合,從1985年以來,共培養了5屆碩士研究生,其中已畢業碩士生8人,在讀5人。目前,農經所的科研工作已走上了穩步協調發展的軌道,迎來了科研成果收穫的黃金季節。九十年代初,進一步明確提出:繼續以發展經濟學研究為龍頭,實行理論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和農村經濟的研究“三位一體”,加重理論聯繫實際的力度,加重大國發展經濟問題研究的力度,加重培訓青年研究人員的力度,加快科研由數量型向質量型的轉變,全面實現“兩爭”(爭取在國內外學術界的地位,爭取形成具有特色的大國經濟問題研究學派)、“三出”(出成果、出人才、出學風)目標。

主要任務

一是全面完成“八五”國家和省社科課題任務;二是在四年內完成撰寫及出版《大國發展問題》叢書,即《大國發展的困惑——大國發展經濟學難點探討》等10部專著(共約170萬字)的任務;三是完成省社科重點課題《90年代湖北支柱產業及其發展趨勢研究》、《90年代湖北農村發展激勵機制研究》等科研任務。

所長簡歷

陳文科,男,48歲,1968年畢業於北京經濟學院。曾在基層從事農村經濟調查研究工作。1980年10月至1985年在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工作,1985年至今在農經所工作。其間,曾一度任著名經濟學家朱劍農學術助手,現任農經所所長、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榮譽

其中專著《中國農業模式探討》獲1987—1988年度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專著《中國農村生產關係》獲1989—1990年度湖北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論文《中國農村改革十年》和論文《論雙重二元結構與農業發展》獲國家體改委、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等十單位“紀念農村改革十周年”優秀論文獎,論文《我國農村改革的雙重任務與阻滯改革的巨觀因析分析》獲全國社科院系統1990—1992年農村經濟發展優秀論文獎;論文《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論資本主義再認識的若干理論問題》獲湖北省委宣傳部頒發的全省社科期刊優秀論文一等獎;論文《廣義動態投入產出系統》入選第八屆世界生產率大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