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元劍經

《渾元劍經》,明代劍客畢坤所撰。為道家劍仙修煉典籍。其中介紹了三步睡、六字決、行走三字決、練劍先開七竅、氣貫周身等原理以及修行方法。其中包括:三十六宮跳步圖式、圖說、練眼、練手、練身(紫霄形化二十八式法門)、九宮三十六式。

《 渾元劍經》, 明代劍客畢坤所撰。為道家劍仙修煉典籍。其中介紹了三步睡、六字決、行走三字決、練劍先開七竅、氣貫周身等原理以及修行方法。其中包括:三十六宮跳步圖式、圖說、練眼、練手、練身(紫霄形化二十八式法門)、九宮三十六式。劍破劍、劍破棍、劍破槍等兵器要義;以及練步、練招、飛罡文、天清咒、飛騰秘篆等。
渾元劍經-飛罡文
原文:掃除不詳,普渡仙航。梯天超海,如遁如藏。呼靈虛位,遣役諸方,雷霆霹靂,如掣電光。乾支造化,靈集中央,陰陽五行,周天在握。日精月華,吞入丹舍。探取天根,真息生春。玄黃渾合,遍體更新。筋骨皮肉,來復乾坤。助道助法,賜我靈真。綿綿大力,默默通神。北七南六,隨在護臨。急早送靈來,急早送靈來。嗶吽吽,嘿哈臻。閃者,進退如電之急也。其法,擇每月紅虎黃鼠日時,向本辰罡方,朱書(符)飲一道;再向北斗真方,莫持一點天清之咒,九次。咒完靜片時,再習步式招數一度。未習之先,有告文一個,秉心朗詠數次,再演為要,久敬為主,不可梢涉怠志也。
渾元劍經-內外篇序
劍者,決也,斷也。必內而決七情,斷凡息,內三寶得以渾化而至於純陽,此內而劍學之築基,內殼通而堅實也。尤當外而決灰心,斷聲跡,加之以招式變化之奇,以夕朝時習,外三寶得以渾成,而至於柔剛,此外而劍法之暗練,外殼注而靈穩也。至如近世所學之劍,以舞之者,類皆皮毛中皮毛,浮之至淺而至鄙者也。昔伏牛氏祖云:果爾志向上,當先靜以築其基,存之深養之熟,內外三寶合一,渾化歸一。正所謂:
內外全無渣滓質,養成一片紫金霜
陰陽造化都歸我,變動飛潛各有常。
渾元劍經-劍髓千言
夫劍乃儒雅中之利器,有正直之風,和緩中銳鋒,具溫柔之氣,靈則通神,玄能入妙,飛來飛去,無影無蹤,作雲作雨,如虎如龍,變化莫測,轉展無窮。誅人間之惡黨,斬地下之鬼精,可破陣以攻城,隨手指點,草木皆兵,可防一身之害,資三捷之成,故珍為致寶,運可通神。光靈明而不昧,體剛健而長生,掃則霧消煙掩,揮去則石走雲崩。可避水火之災,入不溺焚;可解刀兵之亂,視如不見。
其為德亦若人也,資稟於陰陽爐火之煉,性成於元亨利貞之能,百折不屈,九轉而形骸備。鑄冶始於神人,傳授依乎仙術,習貴專精,功宜百倍,非取天地之氣,無以培養人之本源;不吞日月之精,奚以輕身健體?非精足氣不能清,非氣足神不能靈。非內而精氣神、外而筋骨皮,渾成一片,身不能輕。將何以飛取雁書、遠逐鴻跡?非如此何以通妙,而能超眾?能御大敵,足稱萬兵之祖。故精足則戰耐久;氣滿則呼吸細;神清靜而圓融,則變化莫測。故曰:身完天下無敵手,劍完四海少敵兵。能此二者,方可超凡入聖境,庶幾馭眾為高明,勿負古人之留意、仙佛之苦衷
習得形劍成於外,則劍氣備於內,是爾身心自有主。其為用也,可除災以斷水,可畫地以成河;斬七情、斷六欲而絕淫根;破異術,滅妖通以除惡黨。神智從生,豁古今於親目;謀猷克布,協治化以感通。儒之禦侮,以此而威行;道之降伏,以此而欲空;釋之真空,以此而功成。
夫劍氣即罡炁也。而宇宙之間,亦必恃此為化育,主宰生殺權宜。故學者業貴於精,心宜于謙,藝當熟習,志莫驕矜。外有三尺劍,內必籍五本以佐之,始保一身安閒,無事紛紜耳。再者,此物為仁人之珍寶,彼匪人之所畏,故好而知惡為貴。或徒負氣好勝,每生嫌隙。一旦欲勝乎理,小則魯莽僨事,大則積愁成恨,反恨成狠,將禍延無已。此真好武中之惡習。
故劍法既成,尤當博閱天文、地理、人事、駁雜於中,在一番體認知改擇中,卑以身處之心。又或於澹定之候,靜以撫琴,涵養性真,化淨猛烈之習,效成一片溫和氣象。外人豈能知哉?目為武士,而有儒雅之風,稱為杲儒,而有威嚴之度。故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功用到此,謂文兼武全將相身,更必出處有道焉。試止以時,不以道殉身,亦不失機,勿貪為主,勿吝為先。如有欲習此者,詳言喻眾,莫為己私,化傳萬方,奠定國家,小則終保厥身,大則兼濟天下,啟可輕乎哉?試思昔有伯溫先生言:此天子氣也,十年之內,必都金陵,吾當負劍從之。非明悉天文地理人事,善舞劍而能止戈者乎?更有善觀劍者風鬍子,善舞劍者李靖、伍員、吳季子等,孔門之季路善佩劍。於此觀之,劍為奇珍,自古惟然。其用非但主於玩器,其旨趣亦深焉耳。
望古遙企,得精秘傳者,不乏人矣。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必加一能己百,十能己千之力,甚勿空演招數。更須深參奧旨,方克許有為哉!
煉劍莫先於鍊氣,鍊氣要首在於存神。存神之始功,根於固精。能此方可以論劍之練法,否則作輟之,鮮有成為完璧者。工夫貴勿剛勿緩,和平得中,且存且養,內外兼濟。直外便能和中,鍊形亦可長生。活動筋骨身輕靈,周身氣血力加增。由子至午鍛鍊外,自未至申靜息中。戌則吞斗持罡,運用水火,和合坎離,妙在築基,要乃清心寡欲。此入道之機、成道之具,豈可杳視?惟晝夜無間,則陰陽協理。呼吸定則靈光生,而三寶定位,同居其中。金丹日益,身法愈輕。昔唐太宗養劍士數百人,時或令舞,則諸士身共劍各飛。若此神舞,神威足以勝人者,非此而何?
夫劍貴乘機以進,無隙則退。故奇正明,劍法成;精神全,神力猛。古語之“一聲嚇斷長江水”,乃威神並作也。既能如此,何患對敵難勝?非內外打成一片,難以飛而出快,妙而顯神。非真陰陽生,不能召天地之精氣神,歸入身心。惟氣結於根,久戰如未戰也。至於生威之道,在於存神。神能常存,久自生威。存神以固精為本。《聖經》云:知止止者,亦進攻退守之道也。進攻之道,見機而作;退守之道?倘櫛?取=?說靡耍?鬮??埂H裘H歡??臚耍?寥歡?賾牘ィ?峭轎摶媯?終杏戎?嚼醋悅媲埃??烈淹懟J喬筧俜慈琛S?淌丶荷恚?嘀?凶剩?伎上б病9試唬赫絞ひ皇保?捎諮盜非?展Ψ頡F衽既緩醯?
人既為萬物之靈,必心與道洽,庶幾致人,不為人所致也。故君子必具天險王道之全,洞天時地理人事之權宜,其略則孫、吳、司馬之策,始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故君子戰必勝也,歷觀古人個有取法。昔亞聖云:浩然之氣,至剛至大,直養無害,塞於天地之間。夫浩然之氣,在於天地間,則保合太和之氣,以之生成,在人則空靈無間之氣也,即真氣。其中剛柔渾合、陰陽互生,即所以結丹粒之道也。其大莫喻,其小難破,而來往造化之神涵於其內。故曰:放之彌六合,卷之藏於密,直養即勿妄勿助。
直養自然先天之能力,在神為非人力也。無害者乃順生機之自然,去其害生機者也。養至真息圓滿,百慧從生,永生無滅。小可經綸,大可讚譽天地,故曰則塞於天地之間。
夫勿妄者,非具剛決武火之力,安能常於若存?勿助者,非有攸柔文火之功,安得依行不偃?果能明道不計其功,是無為之為神為也。能庸行無息武火之力,固少頑空昏沉之偏。至若樂行不期報,亦非人力之有為,以其呼用略照吸用。全妄者,文火之功,豈更有著相燥妄之失,故內而靜功、外而武學者,皆當準乎文武火候,以行為的。
戕賊成者,終難深造乎道。綿長者久必顯達。過急則銳,恐多退速之虞;太緩則疏,未免作輟之情。然二夫準期何在?詩云:

休逞歡來歇力行,免將過役倦容生。
中庸萬古傳心法,中以庸行戒律清。

氣欲足兮精為本,神光無滯天地春。
四肢鼓盪皆符道,力量增加要日新。
劍法又有:正奇正、奇正奇、奇中正、正中奇、奇中又奇、正而復正,六門之別,所宜別辨而熟演之。梵谷勢雙勢為正,旁門低勢小勢為奇。低忽高,旁忽正,單化雙,奇中正,高忽低,正忽旁,雙化為單,正中奇,左腿為正,右腿為奇,剪並奇,飛步正,顛換步奇中正,丁字步正中奇,前弓勢奇中正,七星式正中奇,四平勢虎勢為正,釣魚問獻為奇,三揭為正中奇,齊眉劍為奇中正,刺猿劍為奇中奇,飛仙劍為正中正。是皆陰陽變化,尤當洞澈,可闡發而彰明。
論陰陽手法,陰來陽敵,陽來陰敵。若陽變陰、陰變陽,還得看他陰陽虛實之數。故曰:悉明天地盈虛數,便是伏牛親身傳。習至如此,乃能全身遠害,戰勝守固也。
又有三步睡功夫。一曰仰臥,兩腿直,十足指回勾腰控,存想湧泉,雙手搭扣撐住;二曰左偏臥,頭枕左足尖,左手搬左足跟,右換如之;三曰伏臥,雙手抱頭,足跟朝天,十足指尖用力向地,存想泥丸。隨便臥時,頭腰腿要三直。立時足勿實踏,雙手齊垂,目光四射,時或垂簾。行步必活穩輕急,宜自跟撤尖碾,行非無跟之輕跳。閒息時,有引氣下行之法,乃六字訣,連念到下丹田存在。久則氣不湧出,亦能久而無倦,用力少而成功捷。
巧從熟生,靈從快生,剛生於柔,智生於拙。非養得目有神光,(身有靈光,體有元光,)難使敵一見生畏怯於心。非神光難御亂敵。(非有靈光,難疾勝勁敵。)非有元光,難臨大陣而耐久。靈光者,身外有紅光繚繞。神光者,目中有青蒼之氣,足以照遠出威。元光乃身外黃光閃爍,是內外功滿,毫無缺欠,渾光普照,無隙可乘。惟目中劍內手上,更有一番穩準氣象,足使人畏。故敵人動得其咎。學力至此,乃為練家,方不愧居其名,亦可留芳千古,令後世慨見而神警。故聞聲而懼者,因實稱其名,威感夙著也。此真向戰不持寸鐵,何待矢折而勝也耶?古之將帥,不勝之術者,以其訓練精細,百戰無敵,誰敢慢視哉?
又要訣曰:一精氣神,二剛柔力,三遐邇相當,四陰陽相濟,五劍逢雙刃與雙鋒,皆指其展轉靈根;若敵大刀共大戰,來回緊急隙間攻。
前所云六字訣,傳列於後——
提催靈閏(音按)妙工。
此乃通天徹地功夫,宜得暇即用,久可卻疾,添益精氣,培補下元,活湧泉穴。此穴開通,則身中筋骨血絡,皆舒展自如,乃千古不宣之妙,宜當時習之即覺也。提者,自湧泉直上泥丸;催字,自天目中少停,繞頭三轉,自左而右;靈字,至玉枕,歸一度喉間;閏字,分入兩肩,從臂內降至十指尖,由手背上穿缺盆夾脊,橫穿前後心,降臍中少停;妙字,自腰眼小小穴三轉,少停至海底(再至丹田)氣海多住,降肛前腎後即會陰(海底)少住,至尾閭多住;工字,入環跳穴多住,至膝脛達湧泉,反上脛間,膝後多停,升到腎前九轉,至下田停住。九轉為滿,此坐功完也。
夫行走之間,更有三字訣,乃“清、靜、定”也。清字,存神泥丸,如水清月朗,風輕日暖;淨字,一氣到臍,思看取蓮花淨之意;定字一氣至海底停住,思如泰山之穩,外誘難撓,如松之茂,如秋陽之清暖,如露之含珠,月之浸水。其堅如剛,其柔如絮。再合而為一,自泥丸一想湧泉,渾渾澄澄,無礙無停,久則神光聚也。
氣愈下兮身愈輕,
神居上兮心生靈。
精常固兮法術行,
形自空兮玄妙通。
外固則內壯,心靜則神安。欲為人上人,且莫行捷徑。
工夫要在學愚魯,神常生兮心如腐。
不見不聞身形固,不動不牽意誠篤。
何非大效何非功,務遠貪高徒自誤。
出奇本乎平常,出妙由於拙笨。故匠之之誨人也,能使人以規矩,不能使人巧。善哉斯言也!且出快之要,非能接天地之呼吸、難至高超。欲得接外呼吸,當補內殼之三寶。凝堅而後,則目光清活圓潤,面見金色,乾中潤澤,周身若綿,聲音響中綿軟,此為內足之證。外佐以練之功,久則風從足下生。到如此境界,方謂天根月窟常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時乎可與天地通氣機,與仙人通言語,借日精月華以自補、合太極為一體、內外合一。
渾身有痛酸之處,痛是氣虛,酸是血虛,或氣血之不到,然猶有別。皮里肉外脂膜未淨者,酸多痛少;精虛損者、痛多酸少;氣血初暢之時,亦痛多酸少。酸中代麻木,或抽筋者,兩虛兼積寒濕,或偶感誤中風也。
嘗思天下之物,皆具靈氣,況人乎哉?人為萬物之首,受命而後性理鹹備。果能從生後識開之侯,窒慾懲忿,使七情六塵,永息無生,則人心日死,而至灰揚,道心日明,以至純粹,則基乃固矣。且心中各具七殼,尤得當訣以通,斯可矣。
七殼者:曰玄通、靈根、妙鑰、統真、通樞、涵神、洞幽,左輔元龍,右輔白虎。
玄通殼開,則甘露沒夜子時升於泥丸,每日午時,流貫周身,則皮膚鮮嫩。
靈根殼開,則先天之精,刻漆一粒,日夜生九十六粒,流走上下;久則皮潤澤生,光眼清爽,永無生眥、發熱發脹昏迷;雖數夜不眠,亦無倦怠,面色如金。有歌訣兩首為證:

一竅開時便通天,初時幽暗玄又玄,
侯靜待無煩惱,靈根洞開入九淵。
霹靂聲聲飛龍起,一片通明九重天。

此時天人合一體,便與天地通氣機,
可借精華補自己,靈神圓滿香寰宇
根竅通時百竅通,此竅通時知天機。
妙鑰殼開:則心性含香,陽和遍體,而立主宰,外則芳氣襲人,身活如綿,發招捷速。
統真殼開:則目讀心契,理無畛域,虛靈圓滿,耳通真言。
通樞殼開:則身活骨輕,百節生胎,日夜不眠,永無怠倦。
涵神殼開:則氣無涌出,神生泥丸,普照湧泉。左目日也,右目月也,故日照臨下土。
洞幽殼開:目生真精,而天文地理奇偶之妙,變化之神,自然豁通於心矣。耳塞能通,清音可聆,役使勿停。
元龍白虎殼開:則周身三萬六千毛孔皆開,通天地之氣。功夫至此,周身氣候,節之運行,與天地無違,久則孔孔生胎,則外三寶始稱堅實,無六淫之感冒,可謂疾魔退矣。
夫練劍亦當先開七殼,再演外武功。火候有準,武備成道法明,所謂性命雙修者此也。平時貴飲白水,茶多傷神冷精,使陰陽未和,奚以剛柔相濟也?食宜淡,濃則濁,氣撓神,珍饈美味也,況肉食乎?非身心了無一病,何以神通絕技乎?五穀之氣,尚能損人,而況厚味乎?故嗜欲消一分,則道長一分;臭味薄一分,則心性明一分。常叩大羅,則頭中風火油渣之氣漸消;常揉兩腿根之筋骨核,則筋脈漸長。
夫氣靈力長身輕之後,還須保養百日,方許試習。如隨養隨練,謂之抽筋扒骨,費力難成。如成之後,再力活靜息三百日,則三寶凝定矣。又詩云:
精神凝結一團團,動靜之為貴自然。
隨所往來無阻滯,任從指點合先天。
又詩云:
手眼身勿滯,敵難知我武。
睛光威射人,甫不至於人。
稍疏便有失,此為真起手。
大成之法,先須活步身。單演招對招,入妙致人,方不助於人也。孫思邈之膽大心從,體用至矣。凡事依行,萬無一失,矧在技者哉?怯敵己必受害,輕敵亦受其計。惟御以膽敢,待以虛心。有膽敢則彼威自抑,有虛心則猝變堪防,庶免資敵致害。雖平時空演,亦如見敵一般。進退橫斜,步加穩準,體驗得深,習演得到。或無患臨場失志,猝變難隨也。
至若因變亦受,逸以待勞,或從之為進退,逆力以為揭獻。或柔以濟剛,陽以化陰,猝中含柔,緩中蘊剛。或寓進於退中,寄奇於偶內,虛中實而又虛,實中虛而更實。側伏引詐之機,涵於無形;注定圓照之神,寂於覺里。蓄髮之前,繼發於已發之候,隨發於將發之形,必深造於此,方能對敵無隙。
《易》曰滿損謙益。尤必以有若無、實若虛之心,卑以自居,乃為妥要。若偶或稍漏一心,則憤恨之氣便起,是自取其亂之媒,斯為以藝累身。何其惑乎甚矣!
再動示之不動,進示之以退,可謂因人隨變。彼雖機妙,烏能災我哉!倘夙未細心,或疏茫動,敗有必然者。又有順逆誑呆,驕慢喜怒,動靜遠近,立行反霸擊神之策,要在因地制宜,因性施逆。
又曰:氣盈神靈則勝,氣欠神昏則敗。若平時技精兵練、聲名自著,要知異地人情之喜忌險曲,地勢之夷險寬窄,設防變外。知天則生克造化之理悉,知地則山河進退之路熟,知風土則計策易決,知人情則引誘乃順。知此者,自能心在規矩之中,神遊規矩之外。造詣如茲,詎能為所誤耶?
止戈之術,可備而弗用,豈可用而無備?故臨渴掘井,晚之已甚。藝高慢敵,昧之至矣。故君子貴尊賢容眾,采群智以擇從,謙以自馭,敬以接人。柔中剛非愚柔,此處出全身渾形遠之道。群魔盡散,而高人義士得以近接也。故天時地利,不若人和。止戈之法,如斯而已
是以慧筆揮來,乃見龍飛鳳舞。心壇授持乎人力,仙機闡天地幾絕之奇文,啟後覺由生之等級。雖《經》中奧蒂或有遺漏,而劍內奇觀已稱略備。果能依此,若閱星霜,當不見棄於天地。勿謂紙短情長,言多莫如言簡。若稟斯言,行難知易。練身要在練心,願從此乘為萬代遺規,相傳以綿綿不息也已。
噫!克於依行,繼傳不息者,抑亦觀難其人也。第謹筆之於楮,先生之面前,以待後學之取式。故將其中妙旨變式,備詳於後。特為三復致意,識者當勿忽諸爾。
————傳——說——中——的——分——割——線—————
以下內容轉自<武林絕技之家/內家絕學/馬國興先生文集>
對於一部傳統手戰之道的經典著作的評價,就其價值的鑑定,至少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其問世的歷史時期,即指著作完成的歷史時期。此乃標誌著傳統手戰之道發展的歷史實物證明的準確時間,屬於歷史文物的價值。就這本《渾元劍經》的著作時間約在元末明初為畢坤先生所著這一點來看,現在流傳在世間的傳統手戰之道的專述經譜皆約在其後。這一傳統手戰之道的專著之歷史文物價值,已無可類比了;二是經譜中的專業之“理、法、術、功、形、意、體、用”的含量之豐富,論述精細微妙,層次之分明,條縷之清晰,方方面面都涉及,面面俱到,且論述質量之高,具有實用之可行性、可證性、可信性,皆超過明、清兩代所問世的各家之經譜了。據我在解讀中發現,明、清兩個朝代所問世的各家之經譜中所述的“練、體、用”之內容,即“理、法、術、功、形、意、體、用”的基本內容之論述,皆在《渾元劍經》中有所出處,而且《渾元劍經》中的論述更為精闢。就單從這一“理、法、術、功”的綜合實用價值來比較,任何明、清兩個朝代所問世之經譜,皆無有出其右者。
從上述兩種評定、鑑別傳統手戰之道的經譜之價值觀來看,《渾元劍經》的存在乃無價之寶的價值。從“理、法、術、功、形、意、體、用”諸方面的詳細分析中,自然可以得出這個肯定的結論來。
理:《渾元劍經》以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學說為核心,建立傳統手戰之道的理論體系。並用《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兵法學”、“儒家學說”等諸子百家學說為理論依據,闡明“三一一三”宗旨的建德體至道用的基本觀點。其言“渾之為體,純而篤靜;其為用也,動而多玄。”又闡明“二一一二”宗旨的建德體至道用的基本觀點。其言“馭靜以動,動中亦靜,動靜互為其根;柔化剛發,以柔用剛,陰陽迭神其用。”並將“三一一三”宗旨和“二一一二”宗旨,有機地合為一起,成為傳統手戰之道的建德體至道用的基本觀點,從而使傳統手戰之道成為不二之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渾元劍經》還從練、用的保身角度,申明了傳統手戰之道乃“無害者順生機之自然,去其害生機者也”的“健身、技擊,二者功德藝境並行不悖”的道理,得出功成者“文兼武備將相身”的正確結論,使習武健身得到了正確的解釋。並從理論上闡明了“武而不武”的真諦,說明“大仁不仁,大勇不勇”之精髓。
總之,傳統手戰之道的“理”之完善,《渾元劍經》之述,已經基本完善了。
法:理明則法密。有其理,便有其法。然而在“法”的內容中,有練法、建體之法、運用於攻防之法,故而必須分別論之:
建體之法:有內功功法的建“健之體”、外功法的建“順之體”、內外合修的建“健順之德體”三項基本內容,及“形、氣、神”三層藝境之體的修法內容。
練:既然有建德體之法,那么德體立便有德體運用直至至用的過程之方法。則劍經外篇的“初基等級詳序”之內容中所述之系列方法,皆視為練法。不練不熟,此練法是為了熟而練的方法。
用:此《渾元劍經》將用法分為“術、道”兩個層次立論的。術法為“至妙變化之自出,非身柔若絮,靈活穩準,難以為此也。”乃“養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的術法。道法為“含形隨應致變,皆以他力取法”,“要在心空靈,而手靈妙,猝變無心動中惶惶之色,動靜自然,非勉強也。自然之力,由於習慣也。潛神熟練,自可時至神知。”乃“固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的道法。
並將具體用招法則,定為“因變亦受、逸以待勞,從之以為進退,逆力以為揭獻”之兩法中施之,即“寄奇於隅內”。
並又有“用形、用氣、用神”之區別的詳細之論述。真可謂諸用法全矣!這可從經文中所述諸法之內容豐富詳盡而知之。
術:術者,變化之道也。從歌訣“精神凝結一團團,動靜之為貴自然。隨所往來無阻滯,任從指點合先天。”的論述中,可以知道,隨所往來的順隨為法而實施攻防招法,是其基本攻防變化之技術。而柔化剛發,以柔用剛是其根本的技術方法。
功:功夫也,聽探,順化之能力;以柔用剛之攻防能力。至妙變化之自出的能力;含形隨應致變時至神知之能力。“務須功力體精神”之能力,層層體現攻防功夫之能力。
形:有形的手戰之道,無形的手戰之道。有形者,因形練形,後天之功,果能以先天之神為體用,足以向機御變,因變致神。無形者,極至道成,其妙存乎虛靈之人,其幾速於影響。有形者,至妙變化之自出;無形者,含形隨應致變,時至神知。
意:不動不牽意誠篤。氣隨心到,心逐氣穿,心能普照,氣自周全,久而力自加焉。式如行雲流水,無停無滯,瞬息存養,動靜輕清而靈,入手神妙,可以進退如意,形無定門,非斜非橫,忽高忽低。功夫到此,可謂通真。此段論述,將“意”的練、用之法表達得淋漓盡致了。
體:健之體、順之體、神之體、三者合一的渾之體,皆論述得清清楚楚:
健之體:本乎天之一,養氣於至清,則健之體立。
順之體:則乎地之一,融精於至寧,則順之體立。
神之體:此於艮之一,涵神於至靈,則神之體立。
渾之體:以靈神,又渾化清、寧而一之,則渾之體立。正所謂“渾化歸一之體”。
內外全無渣滓質,養成一片紫金霜。陰陽變化皆歸我,變動飛潛各有常。
極至則無形無象,無極之體。
用:有其體,自有其體之用。有剛柔之德體,就有剛柔之德體的“柔化剛發,以柔用剛”之用。
健順和之至的太和一氣,則無形無象的無極藝境,則具“神化之功”的藝境。即“以柔軟接堅剛,使堅剛化為烏有,神明藝境、化境之極也”。
我們從傳統手戰之道的“理、法、術、功、形、意、體、用”之全部內容方面的分析中可以認識到《渾元劍經》覆蓋的全面性了。其功法、技術的含金量之高是其它經譜所不可比擬的。
而就《渾元劍經》的傳統手戰之道的學術價值方面來認識,其可上推至春秋戰國的劍道鼎盛時期,對於我們能更好地理解《越女論劍道》的內容;下達明、清兩朝代各家經譜之內容,能夠貫通古今之傳統手戰之道,由此證明傳統手戰之道的流傳原本一脈承傳,非此《渾元劍經》莫屬。《渾元劍經》對研究傳統手戰之道發展、傳承,自有其歷史上不可磨滅的作用。短了說,《渾元劍經》上承唐、宋兩朝,下啟明、清兩朝,有著承前啟後的獨自所處的學術地位。
《渾元劍經》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既沒有提到少林達摩,又沒有提到武當張三豐,乃典型的中華傳統手戰之道的論述。這使得我們對明、清兩個朝代時期的傳統手戰之道的各種說法,基本上有了個明確的認識,自可澄清許多不切實際的說法了。尤其是“內外家”之說法,及“明、暗、化”三勁之說法。特別是“形、氣、神”三種功夫藝境之說法,在《渾元劍經》中都有雛形之精闢論述。儘管明、清兩個朝代之傳統手戰之道的各大家們,多不知道《渾元劍經》的存在;但是為什麼在練、體、用等諸方面的論述,又極其相似,基本法則又如出一轍呢?《渾元劍經》的這一價值,又是其它明、清之經譜所不具備的。
總之,《渾元劍經》的問世,其價值遠遠超過我們目前所能夠認識到的。尤其是其在傳統手戰之道的學術地位的價值,更不是我今天能夠完全認識清楚的。這是需要不斷的再認識,才能夠較清楚的認識到的。
對《渾元劍經》的疑惑之解釋
常與同道者探討《渾元劍經》的方方面面問題。有人認為:《渾元劍經》乃後人所作,偽托為元末明初之畢坤字雲龍先生者所作。
我個人認為《渾元劍經》確實是元末明初之畢坤字雲龍先生所著的,絕非後人之偽托之作。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內容:
一、這是一部以學術內容為主體的傳統手戰之道的專著
《渾元劍經》的主要內容是:劍術的學以致用。其專業學術性較強,只為傳統手戰之道而用。就其“渾之體、元之用”的論述內容、術語分明,概念清晰。就其“故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功用到此,謂文兼武全將相身,更必出處有道焉。”三變藝境論述分明,因果一致,結論準確。非傳統手戰之道之大家的親身所歷之境,純文人是不可能談的出來的。其所論述內功諸法及破七殼之說,非經修煉歷練之經過,亦很難論出的。就其“九鳳朝陽”中的“左右偏衫更牢”一句,非行家裡手之佼佼者,亦難以寫出的。關於“至妙變化之自出的刺猿劍法;含形隨應致變,皆從他力取法,自可時至神知的飛仙劍法”的劃分,此中分別之微妙處,更顯傳統手戰之道的專業性知識之成果的,這更是外行所不能分辨的清楚而又如此明白的。當然,這方面例證,數不勝數,皆可證明此劍經乃傳統手戰之道的大家的手筆,方可能成之。此乃第一點。
二、同時這又是一項妙筆生花之文才的產物
《渾元劍經》雖是專門論述劍道的專作,然其著作者的文才亦是上上之選,非凡俗之文人墨客之才所能比及。
其言:“練劍莫先於鍊氣,鍊氣要首在於存神;存神之始功,根於固精。能此方可以論劍之練法,否則作輟之,鮮有成為完璧者。”脈絡多么的清晰易懂。
其言:“非精足氣不能清,非氣足神不能靈。非內而精氣神,外而筋骨皮,渾成一片,身不能輕。將何以飛取雁書,遠逐鴻跡?非如此何以通妙,而能超眾?能御大敵,足稱萬兵之祖。故精足則戰耐久;氣滿則呼吸細;神清靜而圓融,則變化莫測。故曰:身完天下無敵手,劍完四海少敵兵。能此二者,方可超凡入聖境,庶幾馭眾為高明。”修煉因果之一致、藝境之清楚明白,一見便知。
就是歌訣,亦為傳世之作,如:“氣愈下兮身愈輕,神居上兮心生靈,精常固兮法術行,形自空兮玄生妙。”此中含有“精、神、炁、形”“妙行輕靈”的摘頭、收尾之寓意,精彩至極矣!
其言“從之以為進退;逆力以為揭獻”的“寄奇於偶內”之論,一揭諺語“逢強智取,遇弱力擒”之妙法,一解“剛發他力前,柔乘他力後”的方法,闡明“四兩撥千斤,借力打人”是具體兩種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方法。
其言“精舍即生死戶也,神胎所結之區,而真息生焉。若能常常照覺,則四美日益。至於能斬開內外之殼者,乃神之良知,氣之良能也。”此論字字如珠璣,句句含真訣,非文筆功力之上乘者,即功夫修煉再高妙,也不能如實寫出,刻畫的如此惟妙惟肖。
總之,劍經中所述,雖妙筆生花,但字字珠璣,句句含精義,確實是功法藝境之寫實,非浮華俏麗之辭藻堆砌者可比。可見乃出自文武雙全之大家手筆。如讀者認真閱讀,仔細推敲,當知吾言之的確也。
三、這是一份真功夫者實踐之文字總結
《渾元劍經》所述,功法之妙,修煉過程始終本末,皆著作者親身實踐、證驗,並由文字筆錄總結而成。故具有功法、文筆相得益彰之妙趣,一掃“武人不文”之謬論。
四、結構精妙,布局完整,本末清晰,始終完美
凡傳統手戰之道的經譜,皆應“理、法、術、功、形、意、體、用”諸方面內容齊備,並且一理貫穿始終,有本有末,練用分明,境界清晰,完整統一,格局合理。在這一點上,《渾元劍經》以“序、戒律、外篇、內篇、結文”組成,全部劍經之布局龐大,結構完整,格局清晰,始終一致,本末分明。再加之文筆曼妙,描述至真,讀之使人如親臨其境。在我所能見到的傳統手戰之道的經譜中,可算獨占鰲頭了。蓋因其出自於文武雙全之大才子之手筆的緣故。
有如上數條之主要因素,可知《渾元劍經》乃應時之作,並非後人偽托。故此《渾元劍經》的問世,乃是代表著元末明初之時期的傳統手戰之道的實際學術水平。有了這樣的正確認識,再來觀看明、清兩個朝代的傳統手戰之道的流傳發展之脈絡,那么許多解釋不清的問題也就能順理成章迎刃而解了;許多認識模糊不清、概念混淆的問題,也就由此而得以澄清了。許多傳統手戰之道中的學術流派的產生,也就能由此尋得其根源了。
總之,就《渾元劍經》中所反映的完整統一、面面俱到的特點來看,這並非一般習武者所能完成的。故我認為《渾元劍經》在傳統手戰之道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具有重大的歷史文物的價值。當然,這是指抄錄所臨摹之原稿而言的。
許氏四人所臨摹之原稿今何在?
分析著作內容可以知道,《渾元劍經》的抄錄工作由許敬雲、許國本、許立福、許仲荷等四人完成的。但此四人所抄寫臨摹的母稿,即原本《渾元劍經》又在哪裡呢?只有這個原本《渾元劍經》才是文物,才具有文物價值。許氏四人距離現在已有百年左右,搜尋線索應該還比較容易一些。許氏四人所臨摹的原本《渾元劍經》的原稿件,又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對我們都是一個難解之迷。
現在武術界時有“刺猿劍、飛仙劍”說法之報導,這樣相同名詞的劍法與《渾元劍經》所述的劍法究竟有沒有淵源關係或近親關係?這對我們今人來說仍然是一個迷。
由於《渾元劍經》之論述全面、始終統一而又詳細,就經譜而言,乃傳統手戰之道中的一項系統而又完美的工程。其完美得讓我們今人無可挑剔,因為她涵蓋了傳統手戰之道的“理、法、術、功、形、意、體、用”的所有方面問題,並皆給予了明確的答案,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故研究她的方方面面應該都是有重大意義的。
誰更早些?
對於明將俞大猷的《劍經並序·總訣歌》中的“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彼忙我靜待,知拍任君斗。”之論,凡習武者未有不知道的。而我一直認為是俞大猷的傑作。誰知卻在《渾元劍經·指南篇》中見到了“遠近制宜,剛在他力前,柔在他力後”的明文記載。那么不由得我產生這樣一個疑問:畢坤、俞大猷的認識、論述,誰更早些?
關於抗擊打能力的“鐵布衫”之內功功夫,我始終認為是一個謎。究竟前人有沒有“鐵布衫”功夫及“鐵布衫”功夫的練法?但在看到《渾元劍經·九鳳朝陽》中的“左右偏衫跕更牢”這句真訣後,我恍然大悟:古人早有“鐵布衫”的功夫,並以內功法求得。而這與我的練功方法、經歷是一致的,這就能很好地解釋諺語“筋勁骨力肉為牆”的抗擊打能力的“肉為牆”之精義了。以此與現行的“少林七十二絕技”中的“鐵布衫”之練、用方法相比較,誰更早些?
至於形意拳的“十二形拳、五行意拳”及太極拳的“以他力取法”的提出,我在《渾元劍經》中皆看到清晰的論述。
而關於“十二形拳”和“五行拳”的立意,基本上是“十二形拳”乃“至妙變化之自出。非身柔若絮,靈活穩準,難以為此也。”因其尚有形之拳法,故為拳術內容。“五行拳”即“意拳”,因“含形隨應致變,皆從他力取法,要在心空靈而手靈妙。能潛神熟煉,自可時至神知”,即“形無形、意無意”,是真形真意的無形無意之“神拳”藝境。神拳者,神化之拳道也。這與形意拳提出的“化勁”之說法,誰更早些?
太極拳的門派、拳種以“太極”冠其名,而《渾元劍經》中說:“是元者,三才總會之地。元即太極,即太和之氣,即先天也。故必渾涵以先天太和之氣,合三才於一致,以內外交修,直養時習,煉至體用渾化寂感而通,始足以稱之渾。”此解釋何為“太極”。那么,在拳術界中,誰更早些?
太極拳門提出的“借力取法”之概念,與《渾元劍經》中提出的“皆以他力取法”的說法,誰更早些?
太極拳門派、拳種,提出的太極拳之“理、法、術、功”之概念,在《渾元劍經》中已提出了系列的完整的“練、體、用”之“理、法、術、功”之內容。這當中,誰更早些?
《渾元劍經》將較技施招用手、施手用招,提出了“至妙變化之自出”的拳術功夫階段。在現存太極拳門的論述中,尚未見到如此清晰的論述。而現存太極拳門唯取“含形隨應致變,皆從他力取法”做為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唯一法式。而忽略了施手用招、施招用手的“至妙變化之自出”的拳術功夫階段之過程。故現在修煉太極拳者眾然能功臻拳道大成藝境者少,恐怕這其中不無忽略了“至妙變化之自出”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拳術功夫這一過程階段的原因所造成的吧。能夠有這樣完善的認識,《渾元劍經》和太極拳門相比,誰更早些?
其他門派、拳種的習拳者,只知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至妙變化之自出”的追求,不知此乃拳術功夫。而忽略了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含形隨應致變,皆從他力取法”的拳道功夫,故能突破拳術功夫階段而升華至拳道功夫藝境者稀少,能夠較全面認識拳術、拳道之差異,又是先後升華之順序者,《渾元劍經》和其它各門派、拳種的認識,誰更早些?
形意拳門提出的內功修法“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與《渾元劍經》的“莫先於鍊氣,鍊氣要首在於存神。存神之始功,根於固精”、“非精足氣不能清,非氣足神不能靈。非內而精氣神,外而筋骨皮,渾成一片,身不能輕”之論述,誰更早些?
就是形意拳門提出的“明勁、暗勁、化勁”三層功夫藝境,與《渾元劍經》提出的“故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功用到此,謂文兼武全將相身,更必出處有道焉。”同是三變之論,同歸於化境之說,此兩者相比,誰更早些?
九要論·一要論》中說:“夫所謂一者,從首項至足底,內而有臟腑、筋骨,外而有肌肉皮膚、五官、四肢百骸,相聯為一貫之者。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後相需,所謂一以貫之者,其斯之謂歟”?《渾元劍經》之論曰:“渾之為體也,純而篤靜;其為用也,動而多玄。即曰純靜,以其本乎天之一,養氣於至清;則乎地之一,融精於至寧;此於艮之一,涵神於至靈。又渾化清、寧而一之,更至於空靈。是統三才於一致,內而精氣神無少缺欠,外筋骨皮一息堅融,至是則內空靈,而外靈便。此渾元功驗之所以然也。”指論“一”者而言,誰更早些?
《拳經·拳法備要》中記載:“問:拳法足以克敵,何也?答曰:在披竅導竅。歌訣云:一身筋節有多般,百法收來無空間。誰能熟透其中妙,恢恢遊刃有何難。”這除了用法的“披竅導竅”,僅就練法的“披竅導竅”而言,與《渾元劍經》的“且心中具七殼,尤得當決以通,斯可矣,曰玄通、靈根、妙鑰、統真、通樞、涵神、洞幽,左輔元龍,右輔白虎”的破七殼通此七竅之論相比,誰更早些?
我相信從上舉各例之內容來看,《渾元劍經》之論自然早些。因畢坤乃元末明初之人,而其他各家之論或人,皆晚於那個時代。這樣,我們對《渾元劍經》的認識和看法,就更為清楚了,也就應當越加地珍重她了。研究此《渾元劍經》的學術內容,對我們研究和認識明、清時期的傳統手戰之道的學術成果將會有重大的意義,而對我們今天的習練傳統手戰之道者如何繼承、發揚傳統手戰之道也同樣會有不可估量的價值,自然會有豐碩的成果與收穫的。
闡釋《渾元劍經》之後,我在此提出了論“《渾元劍經》的價值”等系列文章,直至誰更早些的論述,亦可算是我闡釋《渾元劍經》的感悟之隻言片語吧。希望廣大的讀者,由此能夠展開對《渾元劍經》的研究。這樣將有利於習練者的認識,從而得到功夫藝境的升華,有利於傳統手戰之道的發揚光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