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渴掘井

臨渴掘井

臨渴掘井(lín kě jué jǐng)—臨:到,接近;感到渴了才掘井,比喻平時沒有準備,事到臨頭才想辦法。

基本信息

出處

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釋義

臨:來到,到達;感到渴了才掘井,比喻平時沒有準備,事到臨頭才想辦法。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指事到臨頭才想辦法。

相近詞

措手不及、臨陣磨槍、臨時抱佛腳、未雨綢繆(反義)

相反詞

有備無患、常備不懈、未雨綢繆

押韻詞

虎生而文炳、捐軀摩頂、三六九等、圓冠方領、浮萍浪梗、立竿見影、消聲匿影、不情之請、渺無蹤影、無蹤無影、......

成語示例

一著空虛百著空。臨渴掘井,悔之何及。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五回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清代朱用純《治家格言》

成語故事

臨渴掘井臨渴掘井
春秋時期,魯昭公因年輕幼稚,聽信讒言,激怒了季氏、叔孫氏、孟氏三大家族,三大家族聯合起來率兵攻打昭公,昭公因此而出逃到齊國。
齊景公熱情地招待了昭公,並願奉送很多財物給他,希望他長居下去。昭公說:“我怎能拋棄周公的王業,長期居住在這裡呢?”齊景公又關切地問:“可你這么年輕有為,為什麼卻要離開自己的國家呢?”
昭公覺得齊景公提出的問題難以回答,於是嘆了一口氣說:“正因為我年輕,缺少治國經驗,一時疏忽,不能正確識別真偽,而鑄成大錯,落得如此下場。”
齊景公安慰他說:“難道不可以重新再來,挽回錯誤嗎?”昭公失望地長嘆道:“晚了!”站在一旁的齊國正卿晏嬰插話說:“是啊,一個人,已經掉到井裡,才後悔自己為什麼走路不小心。正像一個人,眼看就要渴死才想挖井取水一樣,已經來不及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