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阿斌

22年來,他的愛灑在了學生的學習上,灑在了學生的飯碗裡,灑在了學生的宿舍里。 二十幾年來,游老師用他無私的愛鋪就了一個又一個學生的成長之路,也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心。 ”游老師卻說:“不,既然你們把孩子交給了學校,就是對學校的信任,是對老師的信任,放棄一個學生,就是荒廢了學生的一生,學校是不允許的,我們就是要做到‘一個都不能少。

基本信息

人物事跡

愛心鋪就學生成長路

愛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22年來,游阿斌老師始終恪守愛的教育,用他博大的師愛春風化雨般的滋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田。
黃柏中學是一所寄宿制學校,由於黃柏鄉地處柘榮縣偏遠山區,學生大多來自偏遠農村,學生離家遠了,與父母聯繫少了,為了安撫好這群少不更事的學生,讓他們能全身心投入學習,學校老師總是扮演著教師兼父母的雙重角色,不僅把愛用在學生學習上,還要把愛播灑到學生衣食住行的每個細節上。身為教導主任兼班主任的游阿斌老師深知這份愛對每個學生的重要,他22年來如一日,時刻操心著學生的點點滴滴,關注著學生的飲食起居,總是默默的付出,不圖回報。22年來,他的愛灑在了學生的學習上,灑在了學生的飯碗裡,灑在了學生的宿舍里。每天清晨第一個出現在寄宿生宿舍樓的是他,每天夜晚最後一個離開寄宿生宿舍樓的也是他,每天重複著單調又乏味的工作,卻從無怨言。不知有多少個夜晚,巡邏在宿舍外;不知有多少回,夜裡為學生蓋被子;不知有多少次,守候在生病學生的床前。二十幾年來,游老師用他無私的愛鋪就了一個又一個學生的成長之路,也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心。
近幾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務工, 催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群體——農村“留守兒童”,也滋生了不可忽視的教育管理問題。為了讓“留守兒童”能和其他學生一樣健康成長,游老師在他們身上傾注了大量心血。每學期期初,他都要對“留守學生”進行全面家訪,了解他們在學習、生活上的困難以及思想和心理上的困惑,並建立專門的家庭聯繫卡,然後匯總分析,對症下藥,適時地給予幫助和疏導,讓學生從關愛中尋求前進的力量,從關愛中汲取精神的營養,從關愛中得到滿足和教育。每次去偏遠農村留守學生那裡家訪,當看到那一座座殘破的老屋,游阿斌老師都會心生酸楚,因為眼前的孩子不像縣城裡同齡的孩子可以快樂的學習或者遊戲,他們過早的操持家裡的家務和地里的農活,臉上掛的是汗水和泥垢,手上長起了繭,衣服都好些天不曾換洗了。所以在學校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寢室里,游阿斌老師的宿舍里一直都住著一批好動而又不好學的“留守孩子”,游老師與他們同吃、同住、同歡樂。別看一間小小的寢室,這裡卻凝聚著濃濃的愛和歡樂。記得有一次,睡在他左邊的一位小男孩林天雨,半夜裡突然把他叫醒,用一雙感恩的眼睛望著他說:“老師,等你老了,我一定會對你好的”。說完一句動情的話語,又入睡了。這一夜,他再也無法入眠,他的心被震撼了,他深深的感受到,一個老師只要以一顆真誠的愛心對待學生,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金獎銀獎不如民眾誇獎。“把孩子交給游老師,我們放心。”這質樸的語言就是家長對他工作的最大肯定。

汗水澆鑄學生上進心

控輟保學,反映在數字上是一個百分比,但反映在思想上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為了這個責任,游老師從不放棄班級上的任何一位學生,即使在家長已經失去信心的情況下,他仍然沒有停止努力,不少學生在他的真誠感召和不懈努力下,重新恢復了對學習的信心。記得有個從城關轉學來的學生,之前一度迷戀上網,經常徹夜不歸。家長把他從柘榮城關送到黃柏中學時,是用繩子綁來的。在以後的教學中,游老師與他同吃、同住,一次次地找他談心,一次次地個別輔導,可是稍不注意,這個學生便沒了蹤影。為了找他,游老師常常是把整個黃柏村都翻了個遍,有時一找就是到凌晨。他的父母也看不下去了,說:“游老師,您工作那么忙,就別在他身上費心了。”游老師卻說:“不,既然你們把孩子交給了學校,就是對學校的信任,是對老師的信任,放棄一個學生,就是荒廢了學生的一生,學校是不允許的,我們就是要做到‘一個都不能少。”在游老師的感化下,這位學生終於安下心來學習,成績上也有明顯地進步。2006屆有一個叫游菊麗的學生,由於家裡勞力不夠,徘徊在是否繼續上學的矛盾中,學習成績急劇下滑。游老師了解後,為了做好學生及其家長的思想工作,在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裡,家訪達十幾次,與學生家長通電話達二十多次,游老師的誠心感動了家長也重新喚起該學生學習的信心,使得她能以較好的成績完成學業。
身為教導主任的游老師,幾乎每年擔任初三畢業班教學,他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無怨無悔,每天天蒙蒙亮,他就起床叫醒同學們晨練、晨讀;夜深了,他還在指導學生、精心解惑。在他的影響帶動下,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充滿激情、熱情,校領導與全體師生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創造了黃柏中學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每學年的升學率,名列鄉鎮中學前茅,僅一中上線率就達40%以上。現在全縣的人都知道有所黃柏中學,全縣的人都在談,如果你的孩子不好管,你就送他到黃柏。

德操塑造學生人格美

游老師從教22年來,始終把師德修為作為自己的立身之本。凡是他教過的學生都說,游老師身上有一種美,這種美讓人倍感親切,讓人肅然起敬。在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面對金錢與名利的誘惑,游老師堅守崗位,不慕奢華,不求聞達,始終堅持廉潔從教,甘守清貧,用自己高尚的師德修為感染著他的學生,感化著他的學生,感召著他的學生,這也正是他讓學生由衷折服的人格魅力所在。那還是鋼材市場悄然興起的年代,只要投資鋼材生產、銷售無一不賺錢的年代,游阿斌老師有位常年在外做建材生意的叔叔找到了他,那位堂叔說了,因為阿斌有知識,只要阿斌願意隨他到上海給自己當助手,幫忙打理生意,底薪十萬不下。在九十年代中期,十幾萬就相當於柘榮縣城一棟房子了,可是游老師婉言謝絕了,他很清楚人生有舍有得。舍的是不常在的物質,得到的是永恆的精神。即使是現在游老師的愛人仍在廠里上班,家裡事常常照顧不過來,面對妻子的埋怨,游老師也從不抱怨組織沒有把自己調回城裡好就近生活,可以更多照顧家人孩子。游老師常說,做事如做人,一個道德水準低下的人是不配做一名人民教師的。凡是他要求學生做到的,他首先自己一定要做到。
此外,他經常地對學生進行理想前途教育、科學人生觀教育,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通過靈活多變的形式,如辦牆報、演講比賽、主題班會等,使學生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他從不打罵學生,從不體罰學生,更從不嘲諷挖苦學生,即使對班級上最調皮的學生,他也總是克制自己的情緒,不厭其煩地做他們的思想工作。許多人認為他是在做無用功,游老師卻說:“只要他在我班上一天,只要他還是我的學生,我就要盡我的一份教師的責任,盡我的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他,那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都要百分之百地去努力。”在他的帶動下,班級、學校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所帶的班級年年被評為先進班集體,他也多次被評為縣先進德育工作者、優秀少先隊輔導員,鄉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教師,不過面對榮譽,游老師總是說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榮譽,不是我個人的。是呀,他總是把名利看得如此淡然,在現今物慾橫流的社會這是多么的不易呀。
聞一多先生曾深情地描述:“紅燭呀!流罷!你怎能不流淚呢?請將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間,培出慰藉底花兒,結成快樂的果子。”游阿斌老師就是聞一多先生筆下那眾多紅燭中的一支——點燃自己的青春,點亮學生的心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