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惰 | |||||
拼音: | |||||
解釋: | 1.亦作"游墮"。 2.遊蕩懶惰。 |
相關詞條
-
惰游
語出:《禮記·玉藻》:“垂緌五寸,惰游之士也。”唐韓愈《送惠師》詩:“吾嫉惰游者,憐子愚且諄。”清龍啟瑞《致馮展雲侍讀書》:“於此而猶不能博考古今得失善...
-
惰
【釋義】①懶;不勤快:懶惰|怠惰。②不易改變:惰性。 【惰性】 #duòxìng ①某些物質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跟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性質:惰性氣體。...
基本解釋 漢字演變 詳細解釋 方言集匯 康熙字典 -
浮惰
語出:(1).遊蕩怠惰;遊手好閒。《文選·沉約<和謝宣城>》:“牽拙謬東汜,浮惰及西崑。” 李善 註:“浮惰,浮名惰懈也。” 唐 白居易 《息游惰策》:...
-
游霆
名一鳳,字伯雷,允之公孫,南圭公子,福建莆田人、登宋紹定二年巳醜科(1229年)登黃朴榜進士,授廣東漕,薦至經略,僑居南海之鼎安遂為南海縣四城游氏之始祖。
人物生平 游氏先祖 游氏先賢 -
退惰
拼音tuì duò注音ㄊㄨㄟˋ ㄉㄨㄛˋ解釋退縮怠惰。 宋 陸游 《夜雨思括蒼游》詩:“道心退惰如風鷁,世念堅彊似火牛。” 宋 葉適 《除吏部侍郎謝表》:“胥疏退惰之中,功名絶紀;蹇產病昏之後,意樂全銷。” ...
拼音 注音 -
子游[春秋時期人物]
子游(前506-?),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稱“言游”、“叔氏”,春秋末吳國人,與子夏、子張齊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曾為武城宰(縣令)。...
生平簡介 後人評價 游碑殘石 與韶巷 子游問孝 -
《賓度羅跋囉惰闍尊者》
《賓度羅跋囉惰闍尊者》包括【十二緣起】、【十二有支】、【十二緣門】、【十二分教】等內容。
內容欣賞 -
子游
子游(前506-?)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稱“言游”、“叔氏”,春秋末吳國人,與子夏、子張齊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子游,胸襟廣闊,位列文...
生平簡介 後人評價 游碑殘石 與韶巷 子游問孝 -
游百川
游百川(1822—1895) 字彙東,號梅溪。濱州(今濱城區) 人。1862年(同治元年) 中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1867年(同治六年)遷御史,巡西...
生平 軼事 清史稿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