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水腰舟

渡水腰舟

海南黎族渡水腰舟,又稱渡水葫蘆,葫蘆舟。渡水腰舟是人類戰勝洪水最古老、最簡單的浮具,由浮具又發展為筏具,最後演化為船隻的發明。

申遺項目

海南黎族渡水腰舟,2007年8月份,渡水腰舟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向國家“申遺”。

史前活化石

在“申遺”的過程中,專家再次對渡水腰舟進行考察,專家一致認為,黎族渡水腰舟是研究史前水上交通的“活化石”。腰舟對船隻的發明有重要影響,因為腰舟是人類戰勝洪水最古老、最簡單的浮具,由浮具又發展為筏具,最後演化為船隻。渡水腰舟在黎族地區的發展演變,為研究部分民族的人文歷史、地理氣候、起源分布遷徙交流等,提供了有價值的實物佐證。

分布昌化江流域

1990年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符策超到五指山地區進行一次黎族文化考察,在一個村子的茅草房裡,他發現了一個偌大的葫蘆,上面還編著藤條將葫蘆纏繞,符策超經仔細詢問村民才知道這是過河渡水時用的。渡水腰舟,從那時開始走進他的視野,他開始認真關注起這個渡水的用具。

在之後的日子裡,符策超發現,在海南西部昌化江流域的村莊,渡水腰舟幾乎是隨處可見。

海南東方市江邊鄉,也許正是因為地處昌化江邊上,得名江邊鄉。古老的昌化江靜靜的流淌著,豐富的水系養育了沿岸的兒女,沿河而居,成為黎族先民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生存最好的保障,就在江邊鄉各個黎族村落,我們都發現了渡水腰舟。

2008年4月的一天,在江邊鄉的白查村,村民符阿祝從茅草房的屋頂上取下掛著的葫蘆,一邊抖落上面的灰塵,一邊介紹說,早在十多年前,村里還家家戶戶都有這東西,現在少見了。小的時候,父親就教他使用這東西,每次上山砍柴或打獵,要渡過昌化江的時候,就背上這葫蘆,輕便又實用。

記者看到眼前的這個圓形葫蘆,外面以竹篾或藤網罩兜住,上有提梁,下有圈足,內心感嘆聰明的黎族人民竟然能把它作為水上交通工具。

操作方法

一種是用一隻手臂挾住葫蘆,另一隻手和雙腳划水,類似側泳姿態;另一種是把葫蘆置於頭前,雙手抓住葫蘆上的竹篾或藤網套,雙腿上下交替擊水。由此看出葫蘆舟上的竹、藤網套,不僅是起保護作用,利於放置,還便於操作時掌控。

運載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黎族的葫蘆舟,不單是過河的浮具,也是一種簡單的運載工具。因為黎族的葫蘆舟上部皆開口,口徑10至13厘米,外套以皮蓋。皮蓋製作很特殊,即在葫蘆舟做好以後,取一塊泡軟的水牛皮,將葫蘆口包緊,用繩扎住。待水牛皮乾後取下,割掉毛邊,就是一個倒扣的皮蓋了。過江時,游者把怕濕的衣服、乾糧等物裝在葫蘆內,然後加蓋,即使遇到風吹浪打,葫蘆內的衣物也不會受潮。抵達彼岸後,又從葫蘆里取出衣物,穿上,又背著葫蘆趕路了。

歷史

在1992年至1995年期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宋兆麟在五指山從事一個熱帶雨林與黎族文化相關聯的課題研究,對黎族以葫蘆為浮具也作了詳細調查。

宋兆麟分析,黎族是一個海島民族,其主體來自大陸的越人,隨著周邊其他島嶼居民的遷入,久而久之與黎族相互融合,最終黎族逐漸長於同海洋打交道,同時,海南島內江河縱橫,黎族在捕撈、狩獵、農耕等生產活動中,也常常遇到江河的阻隔。因此,黎族從古代起就利用各種水上交通工具,征服江河,謀取生存。

人類在水上使用的交通工具,最早並不是船,而是漂浮工具。當時生產力極端低下,還不會製作獨木舟、竹筏,而是利用一些浮力很大的物體作為水上交通工具,葫蘆就是最早為人類所套用的漂浮工具。

專家分析,渡水腰舟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受經濟類型和地理環境制約,流行於江河湖泊地區,為捕撈和農業民族所保留,是黎族特有的原始渡水工具之一,是研究史前水上交通的“活化石”。

宋兆麟在海南曾沿昌化江及其支流走訪了二十多個村寨,凡是依江河而居的黎族村民,每戶都收藏有三、四個葫蘆舟,掛在房槽下,有些葫蘆舟已使用兩、三代人,油光可鑑。宋兆麟曾向黎族村民探問道:“可以賣給我們一件嗎?帶回北京展覽。”主人說:“這是不能賣的,我們過江少不了它。”由此可見主人對葫蘆舟愛惜備至,因為葫蘆舟是他們同大自然作鬥爭的利器。

考證

我國是葫蘆的起源地,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已出土了葫蘆皮、葫蘆子,屬於人工栽培性質,這表明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始,中華民族的先人已經種植和套用葫蘆了,其中應該包括利用葫蘆的浮力作為渡水的工具。

從文獻上看,葫蘆在先秦時期首先是重要的水上工具。《詩·匏有苦葉》云:“匏有苦葉,濟有深涉。”

《莊子·逍遙遊》:”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於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

《歇冠子·學問篇》:“歇冠子曰‘中河失船,一壺千斤,貴賤無常’”。陸佃注曰:“壺,瓠也。佩之可濟涉,南人謂之腰舟。”壺、瓠,均為葫蘆,渡水時佩帶在腰上,可以增加浮力,幫助人在水中游渡,故南方人稱其為‘腰舟’”。

清《瓊州黎民圖·涉水圖》,詩曰:“黎母山頭驟飛淙,瓠瓜作楫逐湍瀧,情形性習宜泅渡,王政無庸議歲槓”。注文解釋:“黎(地)中溪水最多,每遇大流急勢難涉,黎人往來山際,輒用絕大壺蘆帶於身間,至於溪流漲處,則雙手抱之浮水而過,雖善洇者不能如其絕捷,亦有于山中取竹,來作一捆,藉其浮勢,夾挈而渡者”。

渡水腰舟是最早的渡水工具之一併不是孤證

關於黎族的渡水腰舟是最早的渡水工具之一,並不是孤證,還有很多有關資料:台灣土著民族也使用葫蘆船,從《番俗圖》上看,是挾在腋下過海的,與黎族頭一種使用方法不謀而合。

雲南西雙版納傣族除使用圓形葫蘆過江外,還把若干細腰葫蘆串拴起來,扎在腰部,也能幫助人順利過江。哀牢山下的札杜江地區的彝族過江或捕魚時,要在腰部拴一或幾個葫蘆,前者較大,以網套罩之,後者較小,用繩串起來,可以增加浮力。

廣東沿海客家人在下海捕魚時,往往會把葫蘆系在小孩背上,一旦小孩落水,葫蘆會把小孩漂起來,為大人前往搶救提供方便。

中國南部的一些省份在過往歷史中曾有過眾多民族使用葫蘆渡水,如今卻只有在海南黎族還能找到這種原始的渡水工具,2007年,我省把渡水腰舟作為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向國家申報,讓許多專家學者驚嘆的是為何至今海南黎族地區還存在著這種原始的渡水工具。

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海昌說,海南島的中南部是黎族等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該地區高溫多雨,黎族地區的眾多河流多為暴漲暴落。每當山洪暴發時,兩岸之間的交通即告斷絕。這時只有靠抱著葫蘆瓜殼浮水過河比較安全。同時,這一地區內分布著萬泉河、南渡江、昌化江等幾條大河,村民沿河而居,大河阻斷了兩岸的交通,使用渡水葫蘆過河,較為方便,不受地點和時間限制,同時,由於渡水葫蘆攜帶較為方便,所以保留至今。

但隨著海南省中部地區現代橋樑和船隻的發展和普及使用,“以瓠濟水”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渡水葫蘆只能以圖像或神話般的形象保存在歷史書籍或民間文學之中。

據省博物館研究員王恩介紹,黎族渡水腰舟是研究史前水上交通的“活化石”。渡水腰舟對船隻的發明有重要影響。因為渡水腰舟是人類戰勝洪水最古老、最簡單的浮具,由浮具又發展為筏具,最後演化為船隻的發明。渡水腰舟將為我們研究部分民族的人文歷史、地理氣候、起源分布遷徙交流等,提供有價值的實物佐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