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戲曲劇種之一]

清音[戲曲劇種之一]

清音是江西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相傳清乾隆年間即已形成。因地區差異,又分南昌清音和九江清音兩支。 南昌清音流行於南昌、新建兩縣及宜春、上饒、吉安和景德鎮等地。九江清音俗稱"九江曲子",發源於鄂贛邊境的蔡山、閔坼列蔣家營、桂家壩一帶湖泊地區。 清音相傳清乾隆年間即已形成。因地區差異,又分南昌清音和九江清音兩支。 南昌清音流行於南昌、新建兩縣及宜春、上饒、吉安和景德鎮等地。九江清音俗稱"九江曲子",發源於鄂贛邊境的蔡山、閔坼列蔣家營、桂家壩一帶湖泊地區。

基本信息

歷史

清音[戲曲劇種之一] 清音[戲曲劇種之一]

江西曲藝曲種。相傳清乾隆年間即已形成。因地區差異,又分南昌清音和九江清音兩支。南昌清音流行於南昌、新建兩縣及宜春、上饒、吉安和景德鎮等地。加上本地流行的民間小調,

形式及風格

清音[戲曲劇種之一] 清音[戲曲劇種之一]

演唱多由女演員自擊板鼓而歌,伴奏多為盲人,樂器有二胡、琵琶、揚琴、月琴等。音樂上以小曲為主,文南詞為輔,小曲曲牌有60多支,有以一曲多詞演唱的曲目,如《五更相思》、《照花台》等;也有以多種曲牌串在一塊聯唱的曲目,如《南昌東湖十景》,即由〔鮮花調〕、〔紅繡鞋〕、〔玉美人〕、〔進蘭房〕、〔九連環〕等10支曲牌聯綴而成。傳統曲目有《安安送米》、《宋江殺情》、《王婆罵雞》、《僧尼緣》等。九江清音俗稱"九江曲子",發源於鄂贛邊境的蔡山、閔坼列蔣家營、桂家壩一帶湖泊地區。傳統曲目整本分回的有《玉堂春>,<宋江》、《武松傳》等,小曲有《二十四枝花》、《四季相思>,<孟姜女》等。

著作

周素珊的《清音》

曲藝門類

四川清音

清音國畫 清音國畫

早期稱“唱小曲”、“唱小調”,又因演唱時藝人自彈月琴或琵琶,被稱為“唱月琴”或“唱琵琶”。本世紀50年代以後才定名為“四川清音”。它用四川方言演唱,流行於以成都為中心的城市與農村,以及長江沿岸的水陸碼頭。四川清音是由明、清的時調小曲及四川民歌發展而成。音樂十分豐富,計有100 多支曲牌。如[趙調]、[背工調]、[滿江紅]、[打棗桿調]、[馬頭調]、[疊斷橋]、[ 小桃紅]、[銀紐絲]、[梅花落]等等。音樂唱腔結構分曲牌和板腔兩類。 板腔類又有“漢調”和“反西皮”兩種。傳統的演唱方式為坐唱,即擺上一或兩張八仙桌,演唱者面對聽客正面而坐,主唱者居中(多數為女藝人),琴師坐在主唱者的左右兩邊,月琴、琵琶或三弦在左面,碗碗琴、二胡或小胡琴在右面。這種方式主要是在茶樓、書館裡的演唱,另外還有沿街賣唱或到旅店客棧賣唱的。清代中期以後,四川清音賣唱的藝人很多,出現了“大街小巷唱月琴,茶樓旅店客盈門”的景象。

四川清音除有專業藝人外,還有許多業餘愛好者,稱為“玩友”。他們不但能唱,一般都能彈奏琵琶或月琴,有的彈奏水平還相當高。還有一些清音的玩友組織,他們為推動四川清音藝術的發展發揮了作用。 五六十年代,四川清音進入劇場,坐唱的形式逐漸被站唱所取代。改為演員自己敲擊竹節鼓打板演唱,配以小樂隊伴奏,樂器有琵琶、高胡、二胡、中胡等。伴奏員兼演配角並參與合唱幫腔。 四川清音的傳統曲目很豐富,有《昭君出塞》、《尼姑下山》、《斷橋》、《黛玉焚稿》、《放風箏》等,現代曲目有《布穀鳥兒咕咕叫》、《六月六》等。

南昌清音

清音[戲曲劇種之一] 清音[戲曲劇種之一]

加上本地流行的民間小調,

九江清音

客觀上促成了民間音樂的互補與融合。傳統曲目整本分回的有《玉堂春》、《宋江》、《武松傳》等,小曲有《二十四枝花》、《四季相思》、《孟姜女》等

南詞清音

清音[戲曲劇種之一] 清音[戲曲劇種之一]

南詞清音在民間源遠流長,其歷史可追溯到南唐,因無具體記載,流入時間難以確定。主要通過琵琶、揚琴等民間樂器伴奏,演出曲目有《牡丹採藥》、《水漫金山寺》等,常在農閒季節及迎神賽會時演唱。民國15年始有女藝人參加演唱,改變單一男人演唱的慣例,成為江西省民間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新中國成立後,由高連生等10餘名老藝人組成南詞清音社,曾先後兩次參加省文藝調演,獲得好評。該社於“文化大革命”期間解散,現農村還時見老藝人演唱不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