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器物名稱】清雍正琺瑯彩山水碗
【材質類別】瓷器
【製作年代】清代雍正
【文物原屬】中國故宮博物院舊藏
【文物現狀】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器型規格】高6.9公分,口徑14.9公分
器物簡介

相關資料
琺瑯彩瓷,始創於清康熙,以銅胎琺瑯器為藍本,式樣單純。雍正六年後,琺瑯彩料由原本從國外進口,轉而開始自製。由於彩料的關係,琺瑯彩瓷的紋飾取材得以不受拘束,除花鳥、人物、山水外,畫面還刻意留白以加題詩句、閒章,將“詩、書、畫”的韻味匯集於器物創作中。相較於康熙時期的琺瑯彩瓷,雍正官窯的作品,逐漸往視器面如同畫面的方向發展,此時彩色底釉漸為白釉所取代,畫琺瑯人彷佛在素白的紙或絹上作畫,無論是由宮廷畫家親自執筆畫圖,或者只是提供畫稿讓畫匠來依稿繪製,在追模文人書畫雅趣的訴求下,琺瑯彩瓷的圖繪愈發精緻細膩,完全以比照院畫水平為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