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
光緒三十年(1904年)四月,駐清江浦的漕運總督陸元鼎奏請設立清江銅元局,占地40餘畝。機器設備經上海洋行從外國購買,連同土建工程耗資巨大。其設備和生產規模,在全國當屬大型,可日產銅元200萬枚以上。
停鑄及拆遷
光緒三十二年七月,清江銅元局停鑄,歷時僅一年七個月,共鑄銅元七億四千萬餘枚。停鑄後,銅元局大部分設備被拆運至南京,但仍有少量留在淮安,就是這少量的設備,淮安人用之成立了復興隆鍋廠,成為淮安近代規模最大的工業企業。1935年又利用銅元局舊房建淮陰電廠,後毀於戰火。
幣種
銅幣的銅質有“紅銅”、“黃銅”,幣文有“光緒元寶”和中心“淮”字 大清銅幣兩大類。幣值有:十文、二十文兩種。
光緒三十一年初鑄“光緒元寶”樣幣,幣面上書“清江銅元局開鑄”,背為飛龍圖,因正、背面均無滿文,違反大清章法未獲批准,故遺存極罕見。光緒三十二年按戶部章法,奉命改鑄中心“淮”字大清銅幣,上書滿文“光緒年造”及乾支紀年“丙午”二字,下列幣值“當制錢二十文”,兩傍分列“戶部”二字,背為大清龍圖,上書“光緒年造”,環書英文譯“大清帝國銅幣”。十文銅幣“淮”字有大、小之分,大清龍圖有地方龍、部頒龍之別。
特殊地位
清江銅元局前後只鑄幣一年半時間,在這一年半時間內共鑄造銅元七億四千零八萬多枚。其規模之大,鑄額之多,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當時鑄幣都要冠以省名,惟清江銅元局不用省名,獨冠以“清江”或“淮”,這在近代銅元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從中可見淮安在當時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