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古今醫鑒》卷三引介石伯方。
【主治】中暑諸證。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1-2匙,隨病用引。伏暑,冷水調下;腹痛,酒調下;嘔吐泄瀉,霍亂轉筋,百沸湯調,熱服出汗;嘔吐甚而不止者,百沸湯和生薑汁調下;傷寒作瘧者,蔥白湯調下取汗。
相關詞條
-
暑溫
暑溫指夏季感受暑邪而發病的熱性病,是夏季較烈性的一類傳染病,前人稱為“暑溫夾癘”。
概述 診斷要點 辨證分析 分類 診斷依據 -
小兒暑溫
小兒暑溫是感受暑溫邪毒引起的時行疾病。臨床以高熱、抽風、昏迷為主症,發病急驟,變化迅速,易出現內閉外脫、呼吸障礙等危象,重症病例往往留有後遺症,導致終生殘疾。
疾病簡介 病因病機 臨床診斷 辨證論治 預防護理 -
傷暑
傷暑又稱“感暑”。指夏季傷於暑邪,出現多汗身熱,心煩口渴、氣粗、四肢疲乏、小便赤澀等“陽暑”證候。
-
徐清宣堂腋香散
徐清宣堂腋香散,是徐清宣堂內部藥,採用多位中草藥炮製而成,對治療狐臭效果甚好。
產品簡介 中醫狐臭理論 中藥成份 獨具四大優勢 -
清暑益氣湯
清暑益氣湯,中醫方劑名。為祛暑劑,具有清暑益氣,養陰生津之功效。主治暑熱氣津兩傷證。身熱多汗,口渴心煩,小便短赤,體倦少氣,精神不振,脈虛數。臨床常用於...
歌訣 組成 用量 用法 功用 -
《中國名方全書》
一大黃附子湯�í�二溫脾湯�í�三三物備急丸�í�四三物白散�í�五半硫丸�í�六感應丸�í�第三節潤下方�í� 一膠艾湯�í�二薴根湯�í�三安沖湯�...
-
《和張促通學士苦暑思長安幕中望終南秋雪呈鄰》
《和張促通學士苦暑思長安幕中望終南秋雪呈鄰》是由宋代大詩人司馬光轍創作的一首宋詞,膾炙人口,流傳至今,現已收藏於唐詩宋詞之中。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定氣散
定氣散主要由高良姜半兩,草豆蔻(去皮)1個,定氣散甘草(炙)1分,木香(炮)1分等成分組成。處方來源於《聖濟總錄》卷二十五。方劑主治傷寒時多嘔噦不止等症...
處方來源 藥理作用 製備方法 功能主治 相關選方 -
管用和的散文詩作品
是的,我靦腆的兒子,這是看不見色彩的花呀。 是浪咬的水啃的,潮勒的,濤撕的。 於是,一切又柔柔的美,軟軟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