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徒革命背景
1559年至1625年
1603年,詹姆斯一世繼承了伊莉莎白一世的王位,對清教徒大施壓力,要求他們臣服國王。結果,斯克魯比小鎮的清教徒在1608年逃亡到荷蘭,因為在那裡他們能享有宗教自由。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荷蘭對宗教寬容、不太要求道德的態度,令這群清教徒大感不安,於是他們決定離開歐洲,遷往北美洲開創新生活。這些清教徒,獲準到英國在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維吉尼亞州定居。1620年9月,清教徒搭乘“五月花號”前往北美。當時船上有大約100個成人及兒童,他們在風高浪急的北大西洋航行了兩個月才抵達科德角,這裡距離維吉尼亞州的北部還有幾百公里。在這裡他們訂立了“五月花號公約”,公約載明他們願意在新大陸建立社區,服從其中的法律。
1620年12月21日,他們在附近的普利茅斯定居下來,就用木材建造禮拜堂,每星期天早上舉行聚會。嚴冬一到,人人抵受不住。更由於屋內沒有暖氣,信徒、傳教士都甚感困擾,不僅是宗教上的困擾,生活也很艱難,不到幾個月移民的死傷超半。
1621年春來,他們才始建造房屋,並向美洲原住民印地安人學習怎樣種植農作物。1621年秋天,這群清教徒作物豐收,於是特別選了一天來感謝恩主與幫助他們的恩人,這就是美國及其他國家的感恩節的由來。後來,越來越多的移民來到,結果在短短15年間,普利茅斯的人口就已超過2,000人。
[編輯]1625年至1690年
與此同時,有些英國的清教徒也像分離派的信徒一樣,相信在大西洋的另一邊會找到自己的“應許之地”。1630年,一群清教徒抵達普利茅斯以北的地方,在那裡建立了麻薩諸塞海灣清教徒社區。1640年,新英格蘭住了約2萬個英國移民。1691年,麻薩諸塞灣清教徒社區跟普利茅斯的社區合併之後,清教徒人數眾多,也不再是什麼分離派了。事實上,住在新英格蘭的人大都是清教徒,對當時的宗教發揮很大的影響力,波士頓就成為了他們的崇拜中心。16世紀開始,英國出現圈地運動,資本主義發展迅速。但是這不可避免的與當時的保守勢力產生衝突,因而到了1560年代英國出現清教運動,抨擊教會。到了17世紀初,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時期議會中形成了反對派。1628年議會通過了限制王權的權利請願書。次年查理一世將議會解散,以後11年未再召集議會。 1630年代末發生了蘇格蘭人起義。查理一世為了籌措軍費,於1640年4月13日召集議會。但因議員拒絕國王的要求,查理一世於5月5日又解散了議會。史稱短期議會。 隨著蘇格蘭起義軍又大舉進攻,查理一世被迫於11月3日重開議會,議會一直存在到1653年4月20日,史稱長期議會。一般把這個議會的召開視為革命開始的標誌。 第一次內戰長期議會召開後,議會處死了國王的寵臣斯特拉福伯爵溫特沃思;通過《三年法令》,規定議會應定期召集,不經議會同意不得將其解散;廢除了星室法庭。經過多次的鬥爭,查理一世無計可施,於1642年1月離開倫敦到英國北部約克郡。8月間在諾丁漢升起王家軍旗,宣布討伐國會,挑起了內戰。 在1645年6月納斯比戰役中,克倫威爾領導的國會軍隊戰勝了國王的軍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1646年6月又攻克國王的大本營牛津。第一次內戰以議會的勝利而結束,國王也成了議會的階下囚。
第二次內戰
1648年春,南威爾斯、肯特、埃賽克斯等地王黨暴動,並與蘇格蘭軍隊同盟,發動了第二次內戰。克倫威爾在8月的普雷斯頓戰役中擊潰蘇格蘭軍隊,並將蘇格蘭併入英國,第二次內戰結束。 內戰結束後,1648年12月軍隊第二次開進倫敦,占領了議會,將長老會派議員清洗出去,餘下議員約200餘人。此後,長期議會就稱為殘余議會。這個議會設立審判查理一世的最高法庭。1649年1月30日,最高法庭判決“查理·斯圖亞特作為暴君、叛徒、殺人犯及國家的敵人,應該被斬首”,查理一世被當眾處決。隨後,議會又先後通過取消上院和廢除君主制的決議。5月19日正式宣布英國為“沒有國王和上院”的共和國和自由邦。 1653年4月20日,克倫威爾解散了殘餘的長期議會,另組小議會(貝爾邦議會)。因其中部分激進的議員不斷提出改革要求,小議會又被迫解散 。接著克倫威爾於1653年12月16日被宣布為護國公,共和制被推翻,建立了護國公制(護國政體)。 王朝復辟 1658年9月克倫威爾去世。此後,在高級軍官和議會之間展開爭奪權力的鬥爭,國內政局動盪。駐紮在蘇格蘭的蒙克將軍率軍回到倫敦,並與亡命法國的查理·斯圖亞特達成復辟協定。1660年4月4日查理髮表《布雷達宣言》 ,表示宣言發布後40天之內向國王表示效忠的一切革命參加者,可予寬大赦免。1660年5月查理回到倫敦登位,即查理二世,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85年查理二世死後,其弟詹姆斯繼位,即詹姆斯二世。 1688年,輝格黨和托利黨發動光榮革命,廢黜詹姆斯二世,迎接其女兒瑪麗和女婿荷蘭執政威廉到英國來,尊為英國女王及國王,即瑪麗二世和威廉三世,並確立了君主立憲君主制。清教徒資料
清教徒是基督教徒的一種,由英國開始,後來受到神職人員的逼迫,轉往新大陸(美國)發展。清教徒的根源與發展
到底何謂清教徒?他們是怎么產生的?清教徒這個名稱在一五六七年首次出現,原是個綽號,用於過份謹慎、無可指摘的人,他們的良知不容許他們作任何的妥協;但我相信清教徒運動在這個名稱出現前,早已存在人的思想中。如果一定要尋根究底,我們就要回到一五二四年,那年丁道爾(William Tyndale)把新約聖經翻譯成英文,丁氏可以說是英國的第一位清教徒。清教徒的基本特色即希望完全按照聖經的原則生活,順服聖經的教導可說是他們的首要任務。早期改教者如丁道爾的目標即是如此。他們希望英國每位識字的人都擁有一本聖經。清教徒面對的挑戰,是在專制政權下與世妥協的神職人員。英國的改革運動由英王亨利八世正式開始,但是終其一生,他都忠於羅馬天主教的傳統儀式。亨利是為了個人的方便而脫離教皇對英國教會的控制,他的目的是希望在教會的認可下與第六任妻子結婚,故對教義的改革他毫不關心。亨利的繼承人為其子愛德華六世,由於年幼體弱,在攝政王輔助下在位五年;其後由其姊妹瑪利繼位。瑪利是天主教徒,她因大力鎮壓新教徒及宗教改革者,因而有血腥瑪利之稱。一五五八年其妹伊利莎白繼位,改革人士以為終於有了盼望,他們希望身為新教徒的伊利莎白女王是位尊重聖經的女性,豈知她登基後不久,在一五五九年即宣稱自己是英國教會的最高行政首領,於是教會不得不服在她的權下。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她剝奪了改教人士的主動權。不久她開始懷疑清教徒,因為他們開始講道,而伊利莎白是以政治家的角度來看這件事,認為講道是一種有力的政治武器,很可能促成民眾運動對其政權造成威脅。事實上在十六世紀末,倫敦及其四周的城鎮,已經設立一百多個講師的席位。通常在大教會除了有講道的傳道人外,還有講學的。你可以想像這些職位對宣揚請教徒的教義是何等的重要。與此同時,印刷術逐漸通行,印了不少書籍。伊利莎白女王也在聖公會設立不少講席以抗衡清教徒的講壇。一五六〇年她在國會提出教會統一條例(Act of Uniformity),進一步控制教會:根據此條例,英國只能有一個教會,即聖公會,清教徒亦只能在此教會內活動。一五六三年聖公會對神職人員的服飾有所爭論,令清教徒大為不悅,因為這些服飾帶著濃厚的羅馬天主教的味道。二百多人投票決定,清教徒以一票之差敗了。從此事件之後,一直到一六四二年大英國協成立,清教徒的政治生涯不斷受挫,任何抗議都被否決,所以他們只能講道和寫作。
一五六〇至一五七〇年間,約翰范士(John Foxe)出版兩集殉道見證集,第一集是記載一五五○年代瑪利女王統治期間殉道者的見證。第二集則介紹早期教會的殉道事跡。藉著早期信徒對神至死不渝的信心激勵鼓舞清教徒。此書對清教徒影響極深。
一六〇三年伊利莎白女王逝世,清教徒就把希望轉到平信徒神學家蘇格蘭王雅各六世的身上,希望他能改變清教徒的命運。於是有些清教徒到蘇格蘭,把年輕的雅各凱鏇式的迎接到倫敦,擁戴他為英王雅各一世;但是他與伊利莎白女王一樣,不完全聽信清教徒。他在政治上對清教徒的態度,導致一六一年英王欽定本聖經(King James Version)的發行,這本英文聖經的出版並不代表雅各一世對傳教事業的熱心,乃是由於他對清教徒感到不勝其煩,認為他們當與聖公會內比較開放的學者合作,因而下令請他們共同翻譯聖經,以緩和清教徒的精神與態度。所以我很慚愧的說,英王欽定本聖經原是一個政治產品,這使得清教徒更加感到挫敗。
了解這個背景,你就可以明白為何清教徒在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的領導下起來反叛,引起內戰並俘擄英王查理一世。他們把幾代以來的積怨發泄出來,最後更將英王斬首。於是英國出現了短暫的聯邦制。在克倫威爾的統治下,清教徒的夢想終於在一六五〇年實現了。
清教徒的敬虔
清教徒非常注重察驗個人的良知。修院主義提到心靈的花園是封閉、寧靜的,是反省和安靜的好地方。同樣地,清教徒所說的良知即靈魂的花園,需要不斷地培育,剷除雜草;所以,察驗良知發出的動機和態度是相當重要的,因而清教徒的良知幾乎完美,對其運作極其敏感。他們深信聖靈的工作多半通過良知來進行。至於清教徒的敬虔,他們在著作中最常用的比喻,可由羅勃布敦(Robert Bolton)在十七世紀初寫的書為代表,他說:「基督的生活乃舒舒服服的與神同行。」你若與好友舒舒服服地一同行路,你們不需要多談,因你們的心靈有默契,彼此享受對方的同在。清教徒在靈修方面經常提到這個課題,亞伯拉罕與神同行,以諾與神同行,所以我們也當與神同行。而操練與神同行的最高境界,莫若默想式的祈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