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身在職場,我們聽到了太多鼓勵人們不斷進取的職場金言,此外,評價、晉升、房子、車子等各種有形無形的壓力也逼得職場人不自覺地快馬加鞭,努力奮進,生怕有一日被淘汰出局。可是,最近,職場上卻冒出一股新勢頭,他們有的甘願降職或者降薪,有的面臨升職卻自願退出,難道他們只是一群不思進取的“混混族”嗎?
產生原因
在某人才派遣公司工作的A君說:“想要勝任工作,就得不知疲倦地努力。因此經常想要做些輕鬆的工作。”據日本媒體統計,這種具有“脫離累活”思想的日本年輕人,所占比例高達30%。
上世紀80年代末期,日本經濟處於低迷時期,儘管拚命幹活,但工資卻沒有增加。而且,由於社會高齡化加劇,公司的管理職務往往被一些老資格的職員占據,年輕人難以憑著滿腔熱忱出人頭地。所以,許多人乾脆將人生目標放到一邊,工作自然沒有那么賣力。
同時,日本人的價值觀也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生變化。特別是年輕一代不再崇尚“工作狂”,更看重的是休閒娛樂。而且,隨著辦公電腦化和機器人技術的日益發展,熟練技術逐漸被簡單勞動所取代,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因此,人們的勞動積極性逐漸下降,以前那種以企業為中心的勞動熱情現在很難看到了。
導致這種現象的具體原因是多樣的,或者是現在的年輕人缺乏進取精神,或者是組織和社會結構上存在著極為嚴重的論資排輩問題,或者是組織中的教育問題。總之,年輕人得不到正確合理升職,看不到企業的公平,又無力改變種種不合理狀況,因而只能越來越消極地對待工作的現象日趨嚴重。
狀態
據日本媒體統計,在工作態度上,有72%的人對工作“沒有積極性”和“對某些工作缺乏積極性”。按照以往的“2∶6∶2法則”(優秀員工比普通員工比後進員工),企業中優秀員工的比例要達到20%以上才行。而72%顯然是指普通員工,這個比例如此高,優秀員工顯然大大減少。
雖然這並不能完全說明企業的經營狀況,但這肯定會給企業造成影響。上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日本社會變成了差距社會,財富漸漸集中在20%的人手裡。占比例很大的普通員工工資低,許多人因此對工作缺乏熱情,寧願面對現實,過著艱苦的生活。
不僅企業年輕員工有意逃避人生中的晉升機會,一些公務員也不願參加職業晉升考試,還有許多IT企業的職員紛紛到獵頭公司去應聘輕鬆一點的工作。
由於“混混族”人數日益增加,企業越來越難找到合適的管理人員。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最近,三洋公司開始對公司里一些30歲左右的員工進行強制性職業培訓。在培訓中,公司高管給員工做勵志演講,提醒他們最好的時光還在將來。三洋的人力資源負責人中村淳說:“我們想告訴這一代員工,雖然高級別的職位壓力大,但不該輕言放棄。”
可是,僅僅依靠企業的激勵教育,並不能改變“混混族”們的工作態度。
作為錦戶英和的經理,松本宮永對這個“混混族”員工嘗試過多種辦法,從放映勵志電影《時尚女魔頭》到舉辦下班後的酒會等,她竭力想使下屬變得更有進取心,然而效果甚微。
松本對錦戶說:“你難道不想出人頭地嗎?不想變得富有,開一輛好車嗎?”但是錦戶表示,他厭惡松本這種玩命的工作方式。他說,當他了解到松本把生病的孩子留給丈夫,而自己趕來上班時,他覺得特別反感。
建議
大多數人還是希望升職、加薪,不願升職或者自願降職只是個別現象,在這些看似“退縮”的背後,也有著各種各樣的目的。有的認為,自己能力達不到,不能勝任新的崗位;也有的不想承擔更大壓力;有的則是迂迴前進,尋求更大的發展,如此種種。無論哪種情況,職場人不要忘記自己的終極目標,也不要喪失自己的工作熱情。此外,在“退”的時候一定要權衡利弊,考慮清楚,切勿弄巧成拙,真正退到谷底,那樣,想重新翻身,難度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