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行五首

淮陰行五首

今日轉船頭,金烏指西北。 何物令儂羨,羨郎船尾燕。 隔浦望行船,頭昂尾幰幰。

作品原文

淮陰行五首
簇簇淮陰市,竹樓緣岸上。好日起檣竿,烏飛驚五兩。
今日轉船頭,金烏指西北。煙波與春草,千里同一色。
船頭大銅鐶,摩挲光陣陣。早早使風來,沙頭一眼認。
何物令儂羨,羨郎船尾燕。銜泥趁檣竿,宿食長相見。
隔浦望行船,頭昂尾幰幰。無奈晚來時,清淮春浪軟。

作品選析

劉禹錫因風大浪急,難以行舟,滯留淮陰,作詩五首,供樂府吟唱之用。詩中淮陰風情,足堪入歌,可見唐時淮陰水上盛況。這裡選取其中的第四首(“何物令儂羨”)進行賞析。
早春時節,淮水輕盪,紫燕雙飛。一位少婦在船埠給自己的丈夫送行。詩中省去了一切送別場面的描寫,一開篇就抓住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動,集中筆墨描寫她的內心獨白。
“何物令儂羨?羨郎船尾燕。”女主人公與丈夫分別之際,深情難捨,有千言萬語湧上心頭,不知究竟從何說起。首句忽然提出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什麼東西令我羨慕?次句的回答更出人意外:羨慕丈夫船尾的燕子。這一問一答,痴人痴語,既不關情,也無涉送別,似乎很不切題,但三、四兩句一轉,便使前面的疑團渙然冰釋,整首詩的感情畫面頓時活躍起來。“銜泥趁檣竿,宿食長相見。”她想燕子能隨船飛行,在檣竿上停留,自己丈夫無論是宿夜還是進餐,它天天都能見到;而人不如燕,自己反不能相隨左右。這就把女主人公的一片深情和盤托出。詩不說女主人想以身相隨,而說羨慕隨船遠行的燕子,委婉傳意,以曲取勝,顯得含蓄蘊藉。羨慕燕子,意在希望能象燕子那樣天天見到自己丈夫的食宿情況,出語溫柔體貼,細膩地表達了少婦對丈夫的款款深情。北宋詩人黃庭堅說:“《淮陰行》情調殊麗,語氣尤穩切。”(《苕溪漁隱叢話》引)是說得不錯的。這首詩用比興體托物抒懷,此乃樂府本色。南朝樂府民歌《三洲歌》云:“風流不暫停,三山隱行舟。願作比目魚,隨歡千里游。”兩相比較,二詩機杼相同,神理暗合。劉禹錫在詩前小序稱:“作《淮陰行》以裨樂府。”可見詩人學習南朝樂府民歌的用心。

作者簡介

劉禹錫畫像劉禹錫畫像
劉禹錫
(772-842)字夢得,洛陽人,為匈奴族後裔。晚年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參與那唐朝永貞年間短命的政治改革,結果一同貶謫遠郡,頑強地生活下來,晚年回到洛陽,仍有“馬思邊草拳毛動”的豪氣。他的詩精煉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備至, 譽為“詩豪”。他在遠謫湖南、四川時,接觸到少數民族的生活,並受到當地民歌的一些影響,創作出《竹枝》、《浪淘沙》諸詞,給後世留下“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的民俗畫面與“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等傳世名句。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詞》時,曾註明“依《憶江南》曲拍為句”,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依曲填詞的最早記錄。有《劉賓客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