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話

淮安話

淮安話屬於江淮官話淮安小片淮語的代表,江蘇里下河地區方言之一;淮安方言代表有:淮劇,淮書,十番鑼鼓等。淮安話即是以淮安城口音為標準,不因為行政中心區域變化而改變。現在廣義淮安話即淮安市域內的話,實際淮安市內部方言大致分為淮安小片和(江淮方言洪巢片)海泗片。狹義的淮安話是淮安城所說的話。

基本信息

淮安方言概述

淮安話即江蘇省 淮安市所使用的方言,是 江淮官話的代表方言地點之一。淮安話有廣義狹義之分,亦有古今地域之差異。廣義的淮安話也即明清時期所謂的“ 清淮方言”,指以 明清淮安府城山陽縣(今淮安市淮安區)和清江浦(今淮安市清浦區)兩地及其附近區域所使用的方言(江淮方言淮揚片-兩淮小片)。狹義的淮安方言因為淮安政區調整和地名更替而指代不同,一般而言(尤其是2001年 淮陰淮安地名調整前),狹義淮安方言特指原縣級淮安市、也即古山陽縣今淮安區所使用的方言;近年來由於地級淮陰市更名淮安市,狹義淮安方言也指 清河 區所使用的方言, 清浦區一帶所用的方言一般被稱為老清江浦方言,而 淮安區一帶所用方言又被稱為老淮安方言。

以淮安方言為載體的曲藝有 淮劇、淮書等。這些曲藝部分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淮安方言的語音特點

廣義的淮安方言區今日除了清河區、清浦區、開發區和淮安區外,還包括鄰近的洪澤縣高良澗、黃集、岔河、朱壩等鎮和淮陰區王營、新渡,漣水縣保灘等部分鄉鎮,地域範圍北起古淮河北岸,南到白馬湖,西至二河(古淮河),東到蘇嘴--復興--博里--流均一線,人口200餘萬。

聲母特點

(1)古 全濁聲母在淮安話里全部 清化,逢 塞音、 塞擦音, 平聲讀送氣清音,仄聲讀不送氣清音,與多數 官話方言以及 國語一致。但是國語的平捲舌,淮安話里是不分的,淮安話用z,c,s來代替zh,ch,sh,。淮安方言的聲母歸類與國語大致相同。

(2)古見系的開口二等字,多有 聲母不 顎化( 開口呼)、顎化(齊齒呼)兩讀。文讀念j,q,x,白讀念g,k,h。這類字不多,很常見的如下:

漢字: 國語: 淮安話:

家 jia jia(家庭),ga(家裡頭)

教 jiao 陰平 jiao(教書),gao(我教你)

覺 jiao gao(睡覺)

街 jie jie(街燈,街心花園),gai(上街)

解 jie jie(解放),gai(解扣子)

鞋 xie hai(鞋子)

瞎 xia ha (瞎子)

(3)影母和疑母混同,皆讀為 零聲母。與國語一致。這裡從略。

(4)淮安話中‘l’與‘n’相混,但並不是簡單的把“l”念成“n”,“n”發成“l”,而是一般洪 音韻母前發“l”,細音韻母前發“n”。

(5)淮安方言不區分 尖音與 團音。

韻母特點

淮安方言的韻母與國語大致是相對應的,國語中的 雙元音,淮安話里往往讀成 單元音韻母。這裡簡要介紹一下和國語不同的情況。

(1)古鹹山攝三分為桓歡、 寒山、先天韻。如官與關,山與扇,在淮安話里讀音是不同的,而這些讀音在國語里相同。(官讀如guon與關不同,扇讀如xian與線同音,然讀如yan與嚴同音)

(2)國語的前、 後鼻音韻尾,在淮安話中沒有區別。淮安話的en與eng,in與ing是不分的。

(3)國語有些字讀e,淮安話里讀uo。如:河(讀如huo)、課(讀如kuo)。

入聲與調值

淮安話作為江淮方言淮揚片的代表,與北方話的最大區別在於保留了古入聲,入聲有明顯的喉塞音,因此淮安話有5個聲調,單字調值如下:

陰平中降調:42(例字:媽); 陽平中升調:24(例字:麻);上升低平調或低降調:21/11(馬); 去聲高平調:44/55(罵); 入聲短促:4/5(抹)。

淮安方言有聲母18個,韻母46~48個(洪澤高良澗為48個,淮安區、清浦區為47個,清河區一帶為46個),入聲韻12~13個。

示例

我=ňg

爸々=ňgdà-

我們=ňg me / mǒ

你在乾什麼=zuì lǐ nyā

還有= héi yǒ

今天=geài ge

明天=mér ge

後天=hēr ge

怎樣=zěn geàn / zǎng yeān

脖子=bōo ze

膝蓋=ke tì tóu ze

你好=lí hǒ

哪裡=lǎ kūāī

在這裡=jiē jie↖ kuǎi

不=bea

什麼=sea me / sea lǐ

江北=jeaì boo

我也沒有=ńg eǎi meā de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