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殿介紹
四周紅牆碧瓦環繞,宮內重重殿宇,巍峨高聳,層層院落,寬闊幽深,環境幽雅,宛如仙宮。是武當山著名的道教建築之一。今僅存遺址。
文物搬遷
1952年10月,毛主席聽取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王化雲的工作匯報。毛澤東主席當時說: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點水是可以的。正是毛澤東主席這一詼諧、幽默的語言,構成了南水北調的最初的藍圖。
也是在這一年,毛澤東主席曾在時任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主任林一山的陪同下,乘長江艦視察了長江。在一幅長江流域地圖前,毛澤東手指向了漢江和丹江的交匯點。
漢江,發源於陝西省的西南方向,流經湖北在武漢入長江,是長江最長的支流;丹江同樣發源於陝西省,流經河南,在湖北省的西北部匯入漢水。
在漢江和丹江交匯點以上的河道兩側,是綿延的山嶺,如果在這兒建一座大壩,依靠兩江豐富的水源和有利的地勢,可以形成一個巨大的水庫。依靠這座水庫,既可以根本解決漢江下游“三年兩潰”給漢江平原帶來的災難,又可以 蓄水發電、灌溉農田。而且,它還可以作為將來南水北調的一個水源地,因為這兒水位的海拔高度遠遠高出北京的海拔高度,從理論上講,不用通過電力提灌即可自流到北京。眼下正在進行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實施,見證了這一決策的正確與英明。
1958年3月25日,中央政治局成都會議正式作出了修建丹江口水庫的決定。中央決定,成立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總指揮部,周恩來總理親自點將湖北省省長張體學擔任總指揮。
這座巨型水庫的修建,不可避免地要淹沒包括湖北、河南兩省大片的地域,均州古城屬於水庫中心地帶,均州不保,淨樂宮就更不用說了。
為了搶救和保護丹江庫區的文物古蹟,1956年,湖北省有關部門組織專家隊伍對均州古城、尤其是淨樂宮的文物進行了認真的調查,並登記造冊,隨後向國務院提交了報告,詳細上報了文物搬遷事項及所需的費用。
遵照國務院指示,1958年湖北省成立了“丹江口庫區文物搬遷領導小組”。湖北省省長、丹江口工程總指揮張體學任組長。
張體學的思路很明確,對淨樂宮的文物第一要搬,第二將來要復建。但當時時間緊、資金緊缺,首先要理出一個思路,這么大一個建築,哪些搬,哪些不搬?怎么搬?
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丹江口庫區文物搬遷領導小組經過多次認真研究,作出了淨樂宮搬遷以列入登記冊的精緻文物為主、除部分特別精緻的建築構件外,一般房屋建築及宮牆都可以不搬的決定。
1958年9月1日,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丹江口水庫工程開工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十萬建設大軍投入到工程建設之中。隨著水庫工程的開工,淨樂宮的文物搬遷也逐步進入實施階段。
按照計畫,重要文物首先要被運出城外,然後裝船走水路,最終搬遷到距均州城40公里之外的均縣新城址,也就是如今的丹江口市。
從當年文物搬遷時拍下的歷史照片上看,均州古城高大的城門清晰可見,一尊巨大的石龜正在出城。
這尊大石龜是淨樂宮的鎮宮之寶,在淨樂宮有東西兩座碑亭,兩尊大石龜分別馱著兩塊巨型石碑,碑上刻有永樂皇帝當年為修建淨樂宮所下的聖旨,由於是皇帝親賜,因此身價自然是至高無上。
淨樂宮龜馱碑通高8.5米,每座重約102噸,其中碑帽重8.5噸,碑版重17噸,最重的要數石龜本身,竟有76噸重。就這樣的重量,要將它搬移到幾十公里外,別說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是放到現在,也絕非一件容易的事,而當時的設備條件的確是望塵莫及。
經過多方查詢,我們在遠離丹江口市300多公里的湖北省宜昌市找到了三位曾親自參加文物搬遷的老人,他們都是當年從安徽淮河委員會抽調來參加丹江口水庫工程建設的,屬於起重團三連。另外,我們在宜昌還找到了當時文物搬遷的負責人——高應勤,1959年,擔任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二支隊隊長的他,奉命到均縣負責文物搬遷。幾位老人的共同回憶,使得淨樂宮文物搬遷的真情實景逐漸清晰起來。
1960年四、五月份,淨樂宮文物搬遷正式開始,起重團三連承擔了這個任務。那時他們的設備條件非常落後,連台起重機都沒有,搬遷的困難遠遠超出了大家的預料。
面對文物搬遷中的為難情緒和實際困難,丹江口工程總指揮、湖北省省長張體學對工人們說:“500年前,古人能把它搬來,我就不信今天沒辦法把它搬走?”通過層層發動,一套採用原始辦法搬運大石龜的方案確定了。
首先,從雲南買來了十幾根粗大的杉桿,在龜碑上方搭起三組支架,用大號鋼絲繩捆牢,用多組俗稱為“葫蘆”的滑輪和手搖車將龜碑慢慢分離起吊,同時,拿鋼釺鐵錘慢慢摻動它的連結部位。
石龜吊起後,在它的底部先豎著放兩排枕木,而後橫著放圓木和無縫鋼管,上面再豎著放幾排枕木,這樣再把它放在枕木上,幾十號人前拉後推,一點一點地往前挪。其間,還得不斷地把後面騰出的木板和圓木鋼管再放到前面。行進中,有人不時喊出高昂的號子,給大家提氣助威,遠遠望去,場面蔚為壯觀。
搬運這些大傢伙真像螞蟻啃骨頭,從淨樂宮出東城門再到漢江碼頭,一共七八百米的路程卻要20多天,而且中間還要過幾道難關。均州城裡地勢比較高,出城門大概有七八米高的坡度,用什麼辦法把70多噸的東西送下來呢?大家用鋼絲繩串“葫蘆”,一個死頭打在一根大圓木上,圓木就橫在城門上,活頭就在卷揚機上,慢慢就把它送下來了。搬運的另一道難關就是上船和下船,上船必須找到一種地面和船體的連線方法,而且要特別小心,弄不好也可能出大問題。除了兩尊巨大的龜馱碑之外,搬遷的另一個重頭戲就是淨樂宮門前的那座大石牌坊了,為了它的搬遷,還發生了一件非常意外的事情。一座石牌坊學名叫“欞星門”,為六柱五樓五間沖天華表式,從建築形式上看欞星門系石鑿榫卯仿木結構的沖天牌樓,建築藝術精湛,是明代所建石牌坊中的極品。整個牌坊由200多個大小石構件組成,人們仍是用起吊大石龜的辦法一件件地拆卸下來,然後再裝到平板拖車上用拖拉機拖走上船。就在剛剛開始拆卸那座大石牌坊的時候,牌坊頂部一塊構件突然掉下,正好砸在一位年輕人的頭上,經搶救無效不幸犧牲。因為這位小伙子並不是起重團的,幾位老人沒能回想起他的姓名。發生在1960至1962年的三年自然災害,使這支搬遷隊伍陷入了更大的困境,那段艱難的歲月給這幾位老人留下了揮之不去的記憶。原淨樂宮文物搬遷負責人高應勤回憶說:“當時我們都是年輕人,那個時候是三年困難時期,吃飯吃不飽啊,我們那時一個月只有27斤糧食,不是30斤。”原淨樂宮文物搬遷生活負責人張若法回憶:吃不飽,會計和司務長就偷偷地去農村買了頭豬,70多斤,這樣大家就能有點油水了。一個縣委姓張的知道了這事,找到我:“你怎么能殺豬啊?這都是統購統銷的,這是錯誤的。”為了殺一頭豬,張若法差點兒受了處分。以後均縣領導把文物搬遷隊員的一伙食定量提高到每人每月45斤。搬遷隊伍前後經歷近一年的時間,終於將原定的830多件大小文物搬運到丹江口。搬遷過來的文物一開始臨時放在水庫大壩一側的物資站,此後,丹江口工程副總指揮、襄陽專署專員夏克帶領有關人員,準備為淨樂宮將來復原選擇一個合適的位置。當走到離水庫大壩不遠的金崗山北坡時,夏克發現這兒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整個形狀像一個簸箕更像一把交椅,大家一合計,便把這個地方確定下來。於是,大批的文物由工地工程機械團陸續搬到這裡,1967年,大壩下閘蓄水,均州古城連同淨樂宮隨即全部沉沒水底。按原定計畫,淨樂宮復原工程於1965年由丹江口工程局逐步展開。這年秋天,兩個碑座基礎工程完工,巨大的龜馱碑也準備復原落位。就在這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淨樂宮復原工程被迫中斷。此間,不少文物被當地百姓拉走當了建築材料,甚至於砌了豬圈和廁所。
1983年,均縣改為丹江口市,在此後的歲月里,人們對淨樂宮搬遷文物進行保護和復建的呼聲日漸強烈,各級新聞媒體也對此給予了極大關注。
從1987年開始,仍屬於國家級貧困縣的丹江口市在國家計委、湖北省文物部門的支持下,利用有限的撥款和自籌資金逐步開始了復建的多項基礎工作。
1987年1月5日,淨樂宮兩座巨大龜碑開始吊裝復原,按照當年龜馱碑安裝的標準,在省文物專家的指導下,買來了幾百斤糯米和石灰,然後放在一起熬,用熬制的糯米石灰漿粘合碑體,採用雙機合吊的辦法,圓滿完成了碑體安裝。隨後,市政府公布了淨樂宮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完成了一千多米的宮牆建設,而且把“文革”中散失的文物大都尋找回來,集中在宮牆內以利保護。
施工建設
經過多方努力,2000年6月,大規模的淨樂宮復建工程終於正式啟動。
然而,在“欞星門”大石牌坊的復原過程中竟又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麻煩,人們在清點構件時,發現原應是6根大壽柱而現在卻只有5根,另外一根怎么也查不到它的下落了,就只有想辦法找到與它的色澤、材質基本相同的石料替代。人們沒有想到,從尋找石材到欞星門復原成功,竟然用了兩年。
經過48年幾代人的努力,最後又經過5年的集中建設,淨樂宮復建項目主體工程終於在2005年底完工。復原的淨樂宮占地比原來稍小一些,但它的主體建築卻是照舊復原,而且是依照山勢層層高疊,更顯壯觀。
2006年3月31日,農曆的三月三,淨樂宮迎來了它復建竣工 ,暨開光大典的日子,丹江口人沉浸在節日般的歡樂當中。5月25日,國務院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淨樂宮的欞星門、龜馱碑作為武當山古建築群的一部分名列其中,享有了它理應得到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