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鍾杜鵑

淡鍾杜鵑

淡鍾杜鵑,所屬植物界,屬杜鵑屬、杜鵑花科。灌木, 高2—4米;幼枝密被灰白色絨毛。花期5月。產我國西藏東南部。生於海拔3200—3650米的岩石坡上。

基本信息

概述

淡鍾杜鵑淡鍾杜鵑
種中文名:淡鍾杜鵑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lanatoides Chamb.
種別名:
國內分布:產我國西藏東南部。生於海拔3200—3650米的岩石坡上。模式標本采自西藏波密。
海 拔:3200-3650
命名來源:(西藏植物志)【not .bot gard .edinb. 39: 370 et 478.. 1982】
中國植物志:57(2):251
亞組中文名:黃鐘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Lanata Chamb.
組中文名:常綠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亞屬中文名:常綠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灌木, 高2—4米;幼枝密被灰白色絨毛革質, 披針形至長圓形,長9—11厘 米, 寬2.1--2.7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 上面微皺,除山脈槽內向基部被毛外,其 余無毛,側脈13—14對,微凹,下面密被淡黃棕色至淡棕色綿毛狀毛被,由多少直立的 狀毛組成, 中脈凸起,被毛,側脈隱藏於毛被內; 葉柄長1—1.5厘米,密被灰白色至 淡棕色絨毛。頂生傘形花序,密集排列,有花10—15朵,總軸長7—10毫米;花梗長0.7 —1.5厘米,密被淡棕色綿毛狀絨毛;花萼小,長約1毫米,5裂,裂片三角形,疏被絨 毛;花冠鐘形,長3.5—4厘米,白色帶粉紅色,上部裂片具少數紅色斑點,5裂,裂片 近於圓形,長1.4厘米,寬1.8厘米,頂端微缺;雄蕊10,不等長,長1.5—2.5厘米,花 絲白色,基部被微柔毛,花葯橢圓形,淡紅棕色,長2毫米;雌蕊略短於花冠;子房卵球 形,具棱槽,長5毫米,密被棕色絨毛,花柱長2.2—2.5厘米,無毛,柱頭頭狀,稍有 裂。果未見。花期5月。
產地分布:產我國西藏東南部。生於海拔3200—3650米的岩石坡上。模式標本采自西藏波密。
本種提示:本種近於黃鐘杜鵑R.Lanatum Hook.F.但葉較窄,通常披針形,先端漸尖,下面 毛被由不捲曲的樹狀毛組成,花冠鐘形,白色帶粉紅色,易於區別。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lanatoides Chamb.In Not.Bot.Gard.Edinb.39:370 et 478. 1982;西藏植物志3:617.198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