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囊腫瘤

淚囊腫瘤

淚囊腫瘤,英文名:tumorofdacrycyst。淚囊腫瘤比較罕見,但其種類卻不少大多是原發性腫瘤;亦可由於眼眶、鼻腔和鼻旁竇腫瘤擴張侵犯所致;極少數是轉移性腫瘤淚囊轉移性腫瘤常侵犯其鄰近組織,如面部、鼻旁竇等。淚囊腫瘤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淚囊部腫脹因而首先應與淚囊炎相區別。因所有腫瘤的病程都比較長沒有急性炎症現象故易與急性淚囊炎區別慢性淚囊炎通過淚道沖洗和擠壓便可診斷因為淚囊炎在擠出膿液後就癟陷而腫瘤則不可能與慢性淚囊炎另一區別是後者淚囊區一般未捫及包塊壓之為灰白色黏液或膿液自淚點流出X線拍片,淚囊窩骨質無破壞,淚囊造影顯示淚囊排空緩慢側位見造影劑環繞腫塊可助區別所有的良性腫瘤的腫脹部位在內眥韌帶的下部。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淚囊腫瘤淚囊腫瘤

淚囊腫瘤比較罕見,但其種類卻不少,大多是原發性腫瘤;亦可由於眼眶、鼻腔和鼻旁竇腫瘤擴張侵犯所致;極少數是轉移性腫瘤,淚囊轉移性腫瘤常侵犯其鄰近組織,如面部、鼻旁竇等。

發病機制

淚囊的良性腫瘤相對地較少。主要有:淚囊囊腫、乳頭狀瘤、多形性腺瘤、纖維瘤、肌母細胞瘤、息肉、毛細血管瘤、良性黑色素瘤(痣)等。其中以囊腫和乳頭狀瘤為多見。淚囊囊腫實為鼻淚管和淚小管同時阻塞或狹窄後,淚囊黏膜本身分泌的黏液不能排出,逐漸擴大所致;病人多無痛苦。而乳頭狀瘤往往出現於長期的慢性淚囊炎或黏膜外傷後。淚囊內息肉的產生常伴有鼻息肉或過敏性鼻腔疾患。

淚囊乳頭狀瘤有兩類:一類向囊腔突出,占據內腔;一類在囊壁內生長(也有兩種情況都存在)。後者有40%發現早期惡變。

淚囊

淚囊腫瘤淚囊腫瘤

淚囊位於眼眶內側壁前部的淚囊窩,為一膜性的盲囊。上端是盲端,高於內眥,下部移行為鼻淚管。淚囊和鼻淚管貼敷於淚囊窩和骨性鼻淚管的骨膜。淚囊的前方有眼瞼內側韌帶和眼輪匝肌眼瞼部的纖維橫過,眼輪匝肌還有少量肌束跨過淚囊的深面。眼輪匝肌收縮時,牽引眼瞼內側韌帶可以擴大淚囊,使淚囊內產生負壓,促使眼淚流出淚囊。

滴眼藥水能改善眼部不適、並讓布滿血絲的眼睛迅速變成善睞的明眸,是很多人用眼疲勞後的首選。長時間近距離對著電腦工作、空調的使用、空氣的污染、熬夜等都會帶來視疲勞,使眼調節能力降低而造成眼部充血及近視加重。

淚囊炎

淚囊腫瘤淚囊腫瘤

非特異性淚囊炎(dacryocystitis)一般表現為慢性和急性兩種,而以慢性最常見,急性淚囊炎(acute dacryocystitis)常是慢性淚囊炎的急性發作,原因是由於毒力強的細菌如鏈球菌或混合肺炎鏈球菌等感染所致。可以無淚溢史而突然發生。

發病年齡除新生兒淚囊炎由於特殊發育異常引起以外 一般多發生在中年以後,老年多於兒童和青年,50歲發病率最高。性別傾向對新生兒無差異。成人淚囊炎則女性較多,占75%~80%,可能女性的骨鼻淚管管徑較狹窄,鼻指數較大(鼻指數=鼻寬×100/鼻高)或者女性好哭而擤鼻少導致淚液滯流,在種族方面,黑人較白人少。X線檢查黑人的鼻淚管短而寬,腔隙較大。黃種人由於鼻指數較大,可能患淚囊炎也較多,不少病例有遺傳表現,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但也有變異而僅傳給女性者。遺傳主要影響組織結構的造型,如鼻淚管的大小形狀等,是發生淚囊炎的解剖基礎。

淚囊腫瘤淚囊腫瘤

確切原因至今尚無定論,淚囊炎常繼發於鄰近組織如結膜,鼻腔和鼻旁竇的炎症,或一些特殊感染如結核或梅毒等。原發於淚道系統者,原因不清楚。正常情況下,淚道黏膜完整,淚液引流通暢,淚液有一定抗菌能力,淚囊並不容易發生炎症,一個重要的誘發因素是下淚道阻塞所致的淚液瀦留。開始時並不是器質性阻塞,而是由於鼻淚管黏膜暫時的充血水腫,而膜性鼻淚管居於骨管內,黏膜的血管、淋巴管豐富,稍微腫脹即可造成阻塞,使淚囊內容物瀦留,易於細菌滋生,黏膜為細菌感染,炎症更促進充血水腫,形成惡性循環 若細菌毒力不強,淚囊持續慢性炎症,最終形成鼻淚管固定性阻塞 每遇毒力強的細菌進入淚囊,即可引起急性發作,多數感染來自鄰近的鼻腔、鼻旁竇或淚囊周圍組織,非特異性淚囊炎的主要細菌是肺炎鏈球菌,其次是葡萄球菌、大腸埃希桿菌和摩拉克菌,少數為綠膿桿菌或淋病雙球菌。

流行病學

淚囊腫瘤淚囊腫瘤

原發性淚囊腫瘤中約25%為炎性假瘤75%為惡性 腫瘤腫瘤的類型各家統計不盡相同,Asiyo和Stefain報告15例良性占60.O%惡性40.0%,良性病變中最多是炎性肉芽腫(化膿性肉芽腫)占53.3%,假性腫瘤6.7%惡性者鱗狀細胞癌20.0%其餘為移行細胞癌、轉移癌及惡性淋巴瘤各占6.7%,另有已報告的淚囊腫瘤見表1。淚囊癌的發病年齡較大,高峰年齡為60歲Ryan和Font統計發現良性乳頭狀瘤分布於9~99歲,而惡性腫瘤,則以40~75歲的中老年最多。

診斷

淚囊腫瘤淚囊腫瘤

根據病史及臨床特徵,結合影像學表現,可以明確淚囊部腫瘤的診斷但確診腫瘤的性質需要病理學檢查

淚囊腫瘤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淚囊部腫脹因而首先應與淚囊炎相區別。因所有腫瘤的病程都比較長沒有急性炎症現象故易與急性淚囊炎區別慢性淚囊炎通過淚道沖洗和擠壓便可診斷因為淚囊炎在擠出膿液後就癟陷而腫瘤則不可能與慢性淚囊炎另一區別是後者淚囊區一般未捫及包塊壓之為灰白色黏液或膿液自淚點流出X線拍片,淚囊窩骨質無破壞,淚囊造影顯示淚囊排空緩慢側位見造影劑環繞腫塊可助區別所有的良性腫瘤的腫脹部位在內眥韌帶的下部。用手指按壓試驗,囊腫有彈性和波動感,其表面光滑纖維瘤和肌母細胞瘤按壓感是實質性;乳頭狀瘤按摩後可稍縮小。

雖然有些惡性腫瘤要等到病檢報告才明確診斷,但下列診斷措施仍是有用的。

1.病史惡性腫瘤的病程相對短些發展速度較快。

2.腫塊必須與炎症相鑑別慢性淚囊炎和良性腫瘤從不越過內眥韌帶;急性炎症雖波及內眥韌帶以上的部分,但應有明顯的急性炎症表現和體徵。

3.腫瘤和慢性淚囊炎的主要區別不僅是按壓時感覺不一樣,而且不會因按摩而縮小。

4.放射線檢查對早期腫瘤可幫助判斷部位對晚期病變,有助於判斷向周圍擴散的程度或確診是否為鼻腔腫瘤侵犯淚道是否有淋巴轉移這是晚期惡性腫瘤的特徵,對於淚囊惡性腫瘤主要是耳前、頜下和頸部淋巴結。

病理學檢查:不同性質的淚囊腫瘤具有不同的病理學表現。

1.影像學檢查包括超聲檢查CT和MRI等可幫助診斷,CT掃描可顯示淚囊區占位病變,明確腫瘤的來源和範圍(圖2)必要時行淚囊造影檢查。

2.實驗性淚道沖洗及探通有膿性分泌物反流或衝出以及淚道不通暢對於淚囊腫瘤的診斷都有提示和參考價值。

治療

手術前的診斷對選擇手術和治療方法很重要最根本的治療

淚囊腫瘤淚囊腫瘤

方法仍然是手術治療。小的淚囊囊腫如果淚小管及鼻腔正常可施行淚小管淚囊鼻腔吻合術,大的囊腫應施行囊腫摘除,以後考慮淚道重建手術。其他淚囊腫瘤都應與淚囊一起摘除,以防止可能的惡性腫瘤治療不徹底待腫瘤摘除後半年再考慮做淚道重建術或其他的減少淚液分泌的手術。

淚囊惡性腫瘤的治療決定於腫瘤的類型: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是否擴展及其大小和位置。內在的腫瘤要打開淚囊才能做出診斷,甚至組織病理檢查後才可明確診斷也就是說,在明確診斷前需先進行手術(包括活檢)一旦診斷明確,應針對不同的腫瘤進行治療。

1.放射線治療許多腫瘤手術後要做放射治療有些擴散範圍較大而不適宜手術者,可直接作放射治療例如淋巴肉瘤鱗狀細胞癌、未分化癌,即使做了手術也應放療必要時配合化療。

2.化學藥物治療凡手術不能徹底切除的腫瘤,或在放射後配合適當的化療是十分必要的,化療應使用對腫瘤敏感的藥物。

3.手術對小而惡性程度低的腫瘤可行手術切除如病人年齡大或健康狀況差不適宜大劑量放療和化療者應首先考慮手術切除並充分燒灼其基部對未擴散到淚囊外的腫瘤,應連淚囊一起摘除並且要儘量切到鼻淚管上口以免腫瘤組織殘留,手術後還需清除乾淨所有可疑組織。如已侵犯到眼眶深部者應作眶內容摘出並切除眶內側壁。已侵犯鼻旁竇或由鼻旁竇擴展來的腫瘤應配合鼻科進行廣泛切除後輔以放療和化療,但這些腫瘤的預後是不良的。

4.冷凍治療在淚阜或淚點外的任何小的新生物,可用冷凍治療通常用液氮冷凍時既要徹底又要保護好周圍組織。

預防護理

預防

注意衛生,注意不要用眼過度,保證睡眠還要定期做檢查。

護理

1、患者應注意日常的用眼健康,不要長時間的看書或者看電視,不要在過暗的屋子裡待太久,日常生活中患者可自行做一些眼部按摩,每次大概1至3分鐘即可。

2、避免長期過量接觸輻射線。長期接觸長波紫外線輻射,可導致慢性蓄積性晶狀體損傷,誘發或加速老年性黃斑變性的生成和發展,所以要避免在強烈的陽光、燈光或其他輻射線照射下工作和學習,在戶外活動時,應戴有色眼鏡,以防輻射線直射眼睛。

3、避免過度視力疲勞。 用眼應以不覺疲倦為度,並注意正確的用眼姿勢,距離、光源是否充足等。每用眼一小時左右,讓眼放鬆一下,如閉眼養神、走動、望天空或遠方等,使眼得到休息。儘量不要長時間在昏暗環境中閱讀和工作。

飲食保健

宜清淡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含維生素A、C的食物:所有紅色、橙色的水果和蔬菜都含有維生素A,特別是胡蘿蔔、紅辣椒、橙色和黃色的西紅柿,還有柑桔類水果,如橙子、檸檬、柚子等。除了維生素A以外,它們還富含視力所需的維生素C。

忌吃生冷食物。.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發霉的糧食及其製品,不吃醃製的食物,不吃病死禽畜。

預後

對於局部侵犯嚴重的淚囊腫瘤預後不良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有助於改善預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