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肉豆蔻(面裹煨)、肉桂(去粗皮,不見火)、皂角黃、丁香(不見火)、白茯苓(去皮)、木香(不見火)、訶子肉、白朮(麥麩炒)、人參(去蘆)、白姜(炮.洗)、橘紅、神曲(炒)、厚朴(姜制1宿,炒)、麥糵(炒)、蓽茇(洗淨)、良姜(炒)各等分。
出處功效:
《魏氏家藏方》卷五。 去脾臟風濕,進飲食,消浮腫。
肉豆蔻(面裹煨)、肉桂(去粗皮,不見火)、皂角黃、丁香(不見火)、白茯苓(去皮)、木香(不見火)、訶子肉、白朮(麥麩炒)、人參(去蘆)、白姜(炮.洗)、橘紅、神曲(炒)、厚朴(姜制1宿,炒)、麥糵(炒)、蓽茇(洗淨)、良姜(炒)各等分。
《魏氏家藏方》卷五。 去脾臟風濕,進飲食,消浮腫。
黃老道家曾做丹書戒。丹經一詞最早出自漢班固 《漢書》卷八十六 :"蘇林曰炔音桂 言丹經行無比 師古曰比音必 ...... 切君子作文為賢者諱丹經為世儒宗...
閱讀丹經 閱讀研習 閱讀範圍 分門別類 數術認識消癉,是一種疾病名。出自《靈樞·五變》、《素問·通評虛實論》等篇,是一種高消耗疾病。
消癉簡介 文獻論述 後世醫家論述 文獻記載谷水出弘農澠池縣南墦冢林谷陽穀,《山海經》曰:傅山之西有林焉,曰墦冢,谷水出焉,東流注於洛,其中多玉。今谷水出千崤東馬頭山谷陽穀,東北流歷黽池川,本中鄉...
介紹 洛陽穀水風消指由胃風引起的消谷善飢,燥火所致的消渴。心痹是原發病,風消是繼發病。
出處 方劑 穴位 中成藥丹沙即丹砂,硃砂,一種深紅色礦物質,味甘、性微寒,含毒。古時被作為煉製丹藥的原材料之一。同時有藥用價值,五藏百病,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殺精魅邪惡...
詳情 名字由來朴消,中藥,為礦物芒硝經加工而得的粗製結晶,可瀉熱,潤燥,軟堅。治實熱積滯,腹脹便秘,停痰積聚,目赤腫痛,喉痹,癰腫,是一種中醫藥的藥物名稱。
簡介 植物形態 生境分布 性狀鑑別 藥理作用谷永字子云,長安人。西漢時期官員。本名谷並,據說因尉氏男子樊並造反,改名谷永。因御史大夫繁延壽聽說他才德優異,拜任他為自己的屬吏,後舉薦他為太常丞。 漢...
人物生平 軼事典故《賽文·奧特曼》是1967年(昭和42年)10月1日至1968年(昭和43年)9月8日,於日本TBS電視網毎周日19:00~19:30播映(全49集),...
劇情簡介 演職員表 設定術語 角色介紹 分集劇情白花丹,多年生蔓生亞灌木狀草本,高2-3m。莖細弱,基部木質,多分枝,有細棱,節上帶紅色,除具腺外,光滑無毛。單葉互生;葉柄基部擴大而抱莖;葉片紙質,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