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名起源
豆積山奇石突兀,山勢俊俏,東瞧"蛟龍下岩,觀旭日東升,舉手入水";西望"猛虎臥地,看夕陽西下,起身歸洞",神似左青龍右白虎。故而人們常說鳳州乃藏龍臥虎之地。因唐玄宗李隆基曾在此祈福消災而聞名, 消災寺歷代香火旺盛,影響深遠,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
史料記載
―早在唐朝時期,消災寺就已聲名遠播,"蕭寺晨鐘"、"鐵棋仙跡""通玄洞"等景觀為文人墨客廣泛稱頌。一年一度的"上九會"人聲鼎沸,來往之客絡繹不絕。唐代詩人劉滄在過陳倉棧道途中,題詩《晚春宿僧院》道:"蕭寺春風正落花,淹留數宿惠休家。碧空雲盡磬聲遠,清夜月高窗影斜。白日閒吟為道侶,青山遙指是生涯。微微一點寒燈在, 鄉夢不成聞曙鴉",另一首《秋曰山寺懷友人》"蕭寺樓台對夕陰,淡煙疏磬散空林。風生寒渚白苹動,霜落秋山黃葉深。雲盡獨看晴塞雁,月明遙聽遠村砧。相思不見又經歲, 坐向松窗彈玉琴。^作者通過兩首詩,闡述了他兩宿蕭台寺, 蕭台寺春天萬里無雲,鐘聲悠揚;秋日煙霧繚繞,漫山紅葉的景象以及他與寺僧惠休聚與離的不同場景。 《舊唐書'玄宗》載:"辛丑發扶風郡,是夕,次陳倉。壬寅,次散關。分部下為六軍,潁王墩先行,壽王瑁等分統六軍,前後左右相次。丙午,次河池郡,崔圓奏劍南歲捻民安,儲供無缺,上大悅。"(河池即今鳳州)這一段記載了安史之亂時期唐玄宗李隆基過棧道南下入蜀路過鳳州, 並在此接見劍南使者崔圓的歷史。 ~ 豆積山東側山腳有一巨石,形狀酷似猴子,當地人稱"猴石"。關於猴石,有這樣一段傳說: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李隆基於六月初倉皇出逃,入蜀避難,行至馬嵬坡前,官兵暴亂,殺死楊國忠及虢國夫人。玄宗無奈,下令賜死了寵妃楊玉環,官兵這才護送玄宗出陳倉,入秦嶺, 過散關,一行人馬於六月下旬進駐鳳州城。六月的署熱,瑣事纏身,旅途勞頓,失去愛妃的痛苦心情,使玄宗皇帝心事重重,難以入眠。正在憂傷之中,忽報有人敬酒,玄宗命敬酒者來見,只見一老一少,身背一酒簍,手端一盤圓餅。老者聲稱他們為父子,聽說皇帝駕到特來敬酒。玄宗取酒來飲, 其味醇香甘美,餘味無窮,比他在京城喝的御酒還要好,頓覺解去旅途勞頓,安然入睡。夜間夢見敬酒父子諫言:"聖駕此番南行路有貴人保駕,安賊必將平復,並可早曰回京。,' 玄宗急忙追問到:"局勢如此混亂,眼見賊兵將入關,誰又有能力平息叛亂呢?,'只見那老者輕輕在桌上一指,玄宗從夢中驚醒,發現桌上一個大大的"郭"字。派人尋找敬酒父子,已無下落,當地百姓說是猴石溝的石猴所為,玄宗感到十分蹊蹺,細細追問之下才知道,在這附近有一石猴,形似一對父子,在這蕭台寺的感化下早已得道,經常幫助附近的百姓。玄宗遂上蕭台寺祈福消災,許願早日剷除亂黨,終結戰亂。次年九月,郭子儀等人戰勝史思明,平息叛亂;臘月, 玄宗返京;正月,途經鳳州,前往蕭台寺還願,並御賜"消災寺"名。當日正值正月初九日,鳳州百姓舉城歡慶,"上九會"從此流傳下來,在鳳州有一首流傳了千年的童謠,其內容是"上九一個會,旗鼓一個隊,吾王已開顏,給你百捌錢,叫你過好年"。更印證了李隆基不但來過鳳州,而且在鳳州還給百姓有過賞賜。百姓用童謠的方式感謝玄宗皇帝, 同樣也記錄了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