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曬鹽技藝(海鹽曬制技藝)
所屬地區:浙江·象山
遺產編號:Ⅷ-153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申報日期:2008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浙江省象山縣
遺產級別: 國家
歷史
象山曬鹽業歷史悠久,唐代已用土法煎鹽、宋時已有刮泥淋鹵和潑灰制鹵法,並用煎熬結晶。元人稱曬鹽為“熬波”。清嘉慶開始,從舟山引進板曬法結晶,清末又引進缸坦曬法結晶,成為鹽業生產工藝上的一大變革。從現有的資料中,可查到民國時期曬鹽業的代表人物嚴紀鰲等。上世紀60年代後試驗成功平灘曬法,採用新技術,並用機器逐漸代替手工操作,傳統曬鹽技藝逐漸退出歷史舞台。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老鹽區金星、番頭等少數鹽場仍保留手工與機械操作並存的狀況。千餘年來,曬鹽區分布在縣境沿海地區,北自錢倉,由爵溪折而南至石浦,四都,迂迴二百餘里,灶舍環列其中。新中國成立後,鹽區(場)幾經調整廢興,至上世紀70年代末,形成昌國、花岙、白岩山、新橋、旦門五大骨幹鹽場。總面積近30000畝,比原鹽地增加近10倍。
工藝
象山曬鹽以海水作為基本原料,並利用海邊灘涂及其鹹泥(或人工製作摻雜的灰土),結合日光和風力蒸發,通過淋、潑等手工勞作製成鹽滷,再通過火煎或日曬、風能等自然結晶成原鹽。優質的鹽尚有堅實指捺不碎,正立方體有楞有角,透明潔白,手拶後粉碎不粘手,純潔,無羊毛硝析出等特點。整個工序有10餘道,純手工操作,看似簡單卻又體現出智慧。曬鹽大都靠日光和風力蒸發,自然天成,沒有具體的理化指標。加工工藝與氣候、季節等因素相關,又與懸沙、潮汐相關,不確定性較明顯,需要有經驗的人把握潮汛、季節等變化,完成曬鹽全過程。
傳承意義
海鹽曬制技藝蘊涵著豐富的天文、海洋、自然科技知識和歷史價值。傳統的曬鹽技藝,是一份極其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