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種的發現
薩馬烏賊蠕蟲
2007年,科學家操作一台遠程遙控潛水器對菲律賓附近深海進行了掃描,發現了一種外形奇異的蠕蟲,看上去既像烏賊,又像是正在吃烏賊的蠕蟲。科學家近日終於揭開這個謎團,原來它是一個全新的海洋蠕蟲種類。
當遠程遙控潛水器將畫面傳到水面上時,研究人員發現它具有螺鏇狀附肢、彩虹色槳狀器官及多羽毛的“鼻子”。美國麻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家勞倫斯?馬丁(LaurenceMadin)說:“當圖像出現在螢幕上時,每個人都驚呼,天哪,這是什麼東西?”根據馬丁參與實施了一項新研究,這個答案最終揭開。原來,它是一種對科學家而言全新的海洋蠕蟲物種。
在11月23日刊登於最新一期《生物學快報》(BiologyLetters)的研究論文上,研究人員首次詳細地描述了這個新物種,並將其正式命名為“Teuthidodrilussamae”,即“薩馬烏賊蠕蟲”(squidwormoftheSama),“薩馬”(Sama)是一種與離發現地不遠的菲律賓群島有聯繫的文化。
這種全新蠕蟲相對長,接近於4英寸(約合9厘米),因其看上去像覆蓋觸毛的頭部而獲得了這一名稱。它的前端布滿8條手臂(每條與其全身一樣長)用於呼吸,兩個長而鬆散捲曲的附肢用於捕食。好像是這些裝備仍不夠,烏賊蠕蟲還有6對覆蓋羽毛的感覺器官(統稱為“鼻子”)從其頭部突出來。而這種新蠕蟲全身上下彩虹色的“短槳”則用於滑行。
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環節類蠕蟲分館負責人克里斯蒂安?法烏查爾德(KristianFauchald)說,無論是什麼東西,“它絕對十分顯眼”。法烏查爾德沒有參加馬丁的研究。據參與實施這項研究的另一位科學家、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進化生物學家卡倫?奧斯本介紹,除了外形,烏賊蠕蟲令科學家好奇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奇怪的特徵表明這種蠕蟲可能只是過渡形式――一個物種在橫跨兩個截然不同棲息地時所經歷的進化適應過程。
薩馬烏賊蠕蟲被發現時處於海面以下1.2至1.8英里(約合2至2.9公里)的地方,既沒生活在海底,也沒有生活在陽光充足的淺灘,相反,棲息地處於明暗交界地帶,根據科學家迄今對該地帶有限的觀測表明,烏賊蠕蟲以浮游生物和海洋中其他有營養的殘屑為食。
無論造成烏賊蠕蟲奇異外形的原因是什麼,它顯然奏效了。奧斯本和馬丁在研究論文中指出,在遙控潛水器少數幾次下潛過程中就發現了“許多”物種,這表明烏賊蠕蟲或許在該水域相當常見。這種蠕蟲看似普通的外表卻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法烏查爾德說:“它的身體經過了各種各樣奇特的變化。我對此十分感興趣。”
相關研究
轟炸蠕蟲
我們都知道,一些生物會發射生物武器來禦敵,比如墨魚會發射墨汁,黃鼠狼會放臭屁。最近,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發現一種奇特的海洋蠕蟲也有這樣的特技,它們通過發射一些亮綠色的“炸彈”來迷惑敵人。因此,生物學家給這種海洋蠕蟲取了一個形象的綽號:“綠色轟炸機蠕蟲”(簡稱“轟炸蠕蟲”)。
自從2001年以來,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考察了世界上大約6%的海域,共發現了7種轟炸蠕蟲。轟炸蠕蟲的外形有些像陸地上的千足蟲或蜈蚣,它們的身體兩側也有不少細長的毛刷狀橈足,這些橈足可以為它們提供足夠的推力,幫助它們在海洋中快速遊動。這類蠕蟲全身比較透明,體型有大有小,小型的轟炸蠕蟲體長1.8厘米,大一些的轟炸蠕蟲體長可達9.3厘米。這些蠕蟲生活在1000~4000米深海中。
這種轟炸蠕蟲的學名是Swimabombiviridis,意思是“會發射綠色炸彈的漂游生物”。它們靠近頭部的身體部位可以發射綠色炸彈,每次可發射4~6枚。有人推測,轟炸蠕蟲的發射部位是由腮部進化而來的。
轟炸蠕蟲發射的綠色炸彈是一種防禦性武器,它沒有殺傷力,卻可以讓敵人在漆黑的深海中“眼前一亮”,轟炸蠕蟲就趁機逃之夭夭。
這些綠色炸彈其實是蠕蟲身體的一部分,是一些會發出螢光的身體組織。這種發光的“炸彈”附著在轟炸蠕蟲靠近頭部的身體部位,非常像一些動物的附肢。全副武裝的轟炸蠕蟲可攜帶8枚炸彈,當掠食者騷擾它時,它就會根據受到威脅的大小逐個噴射出1~3個炸彈。不久之後,它們發射出炸彈的部位會長出新的炸彈。當然,這些綠色炸彈在成為轟炸蠕蟲防禦武器的同時也“出賣”了它們,一些捕食者會循著轟炸蠕蟲的亮光來捕食它們。
研究人員認為,轟炸蠕蟲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的一類能夠發射“生物武器”的海蟲。這種海洋蠕蟲在深海中並不罕見,不過要獲取這種蠕蟲的標本並不容易。因為深海水壓很大,收集上來的轟炸蠕蟲標本如果不加特殊保護就會爆裂。
深海動物
深海動物deep-sea animal,即棲息於深海深的動物,在冰冷的海洋深處,存在著一個五彩繽紛的深海動物王國,有大量令人吃驚的奇異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