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雄鳥
體長50-67厘米,體重456-710克。上體全部大都烏褐色;頭上具蓬亂而延長的髮狀冠羽,雜以近白色細點;後頸披有翎領,呈烏褐色,並具棕白色橫斑;背羽也烏褐,而具近白色較大的點斑;背以下則兼具近白色點斑和橫斑;兩翅的表面與背同色,而且與背一樣都具有金屬綠藍帶紫色的眼狀斑,每個斑外圍以狹窄的黑褐色圓圈及較寬闊的白圈;初級飛羽純烏褐色,僅外翈稍有淡褐色細點;尾羽與背同色,但白點較大些,並在離尾端約20-30毫米處有成對的眼狀斑,這些斑較背上的較大約1-2倍,且較為綠色。頦和喉白;胸和兩脅和後頸略同;下體餘部與背相似;眼狀斑在尾羽腹面呈近黑色的橢圓斑。虹膜珠灰;臉上裸出部為近黃的肉色;上嘴黑,下嘴尖端亦黑,餘部角色;腳和趾黑褐;跗蹠具二個短距。
雌鳥
體長33-52厘米,體重460-500克。羽色與雄鳥相似,但較暗純;眼狀斑較少輝亮,各斑外圍的黑圈和白圈均代替以折斷的斑;較短尾羽的眼狀斑均消失不見;喉部的白色比較擴大;頭上的羽冠稍較發達。虹膜褐,灰褐或灰色;臉上裸出部純為肉色;腳和趾較淡。
近種區別
海南孔雀雉體長70厘米,雄性成鳥似灰孔雀指名亞種( Polyplectron bicalcaratum bicalcaratum),但較小得多;羽色較暗濃,而具白色橫斑;眼狀斑較小,呈金屬深綠色,而外圍以黑色;頭上羽冠及頸上翎領均不發達。腳具二個短銳的距。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150-1500米的常綠闊葉林及竹叢中。海南孔雀雉對活動區的利用非常穩定,活動區面積較小。這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在繁殖期不同月份雄性海南孔雀雉的活動區面積變化較小,而雌性的活動區面積則變化較大,繁殖前期最大,繁殖期逐漸減小,繁殖後期又接近繁殖前期的活動區大小。海南孔雀雉沒有明顯的集群行為。在同一領域內出現的雌鳥和雄鳥活動區重疊面積很大,並且活動點經常交錯在一起。根據個體在活動區不同區域的活動類型和時間分配,把海南孔雀雉的活動區進一步劃分為3個具有不同功能的亞區,即夜棲區、覓食區和過渡區。海南孔雀雉的活動區都位於山地雨林中。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若受驚擾,即行遁去。很少高飛到樹端,而鑽入稠密的枝椏間。夜間棲息在樹枝上。單獨或成對活動,在地面上覓食,晚間在樹上過夜。孔雀雉是以動物性食物為主食,吃的幾乎全部是昆蟲和蠕蟲類,這種特性在雉類中少見的。
叫聲:雄鳥發出嘹亮悅耳的guang-gui, guang-gui兩聲一度的鳴叫,第一聲較長。雌鳥發出ga. ga. ga的速叫聲。
分布範圍
海南孔雀雉是分布於中國海南島的特有種,非常稀少,見於海南島西南部僅存的山林中。分布在海南的灰孔雀雉經過長期獨立進化,在分類學上的地位已從特有亞種提升為獨立物種,其命名也從灰孔雉變更為海南孔雀雉。
其在海南省主要分布地區是霸王嶺、尖峰嶺、吊羅山和黎母山等保護較好的原始林區。此外,東南部的加新,中北部的澄邁、屯昌的南味嶺以及六連嶺等地區也記錄到海南孔雀雉的蹤跡。
繁殖方式
2月下旬至3月初開始進入繁殖期。多築巢於密林中的溝谷地及山區耕地附近的次生林,巢在自然下凹的地面。3-5月繁殖,每巢產卵2-5枚,孵化期21天。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據國際動物學權威雜誌《Zoological Science》(《動物科學》)2008年刊登的一篇論文提出,經過長期獨立進化,海南孔雀雉和灰孔雀雉的遺傳距離在過去數百萬年間差距越來越大,大約於440~600萬年前分化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物種。
2004年,海南省林業局、海南師範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合作,通過DNA測序和分子遺傳標記等科學手段研究,發現海南孔雀雉和灰孔雀雉的遺傳距離為3.1%,超過了鳥類種與種水平間的遺傳距離的範圍,應為獨立的物種。
棲息地破壞:灰孔雀雉是非常稀少的一種雞類,由於賴以生存的次生落葉季雨林和常綠季雨林生境遭到破壞,其分布區正在迅速消失和退縮,在雲南西雙版納和海南島壩王嶺的密度都在每公頃0.01~0.02隻之間,在海南島的總數不超過2700隻,在西藏東南部的數量不足100隻。
常見天敵是青鼬,白晝活動的中型猛禽亦捕殺孔雀雉。人類的捕殺對孔雀雉構成很大威脅。幾十年來,在海南和西雙版納對橡膠、咖啡、茶葉等熱帶經濟作物的種植和木材的開發利用,大面積的熱帶雨林和季雨林被砍伐,嚴重地破壞了孔雀雉的棲息生境條件,致使孔雀雉種群數量已相當稀少,已處於相當瀕危的境地。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列入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人工飼養
飼養在大籠中,籠中要灌水供棲息,泥地鋪沙,保持乾燥。冬季室溫不低於0℃。飼餵玉米、小麥、稻穀等或顆粒飼料。在換羽、繁殖期增餵營養窩頭,內配有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飼餵的青綠飼料要洗淨,謹防農藥污染,飲用水要清潔。
註:海南孔雀雉圖冊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