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浮雲宮位於華林書院的後山上,始建於唐代,初稱“浮雲觀”。據新出土的“華林浮雲觀新建石壇記”述:“唐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孫天師奏置是觀焉”。縣誌云:“孫智諒,高安人,幼師惠感(姓張,字智元,乃張道陵十四代孫。先住高安崇仁觀、後遷浮雲山)於玄秀峰。常有浮雲罩其上,故稱:‘浮雲觀’。”自中唐以來,它一直是奉新的道教勝地。
具體介紹
武則天神龍元年曾召浮雲山道士張惠感為國師:唐玄宗開元時,又兩次詔張惠感之徙孫智諒入京。公元737年,唐玄宗賜“浮雲觀”匾一塊,並請孫天師投金於浮雲石洞,以祈長生不老。——顯見此觀在道教中享有極高的地位。
宋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道觀規模擴大,又增“壽聖”二字。宋紹興年間(公元1127—1161年),直孺公退休養老於華林祖居地稻田。後舉家外遷,念其祖壠所在,將山下八百石田租擲給道人張文學,供招徒創觀之用;又將華林書院財產給浮雲觀。浮雲觀不僅規模大了,香火也更旺了。
元世祖欲滅宋,派員與第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聯繫。天師預言,二十年後忽必烈必將統一
天下。元定江南後,天師道教倍加受寵。元順帝至正年間,浮雲觀升格為浮雲宮。元亡時,浮雲宮被夷為平地。明洪武元年,道士陳雲隱於廢墟址,再建“正一叢林”。明弘治七年,又重整山門,建起一座石牌坊,第四十代天師張元慶為牌坊寫了“萬年宮”。明正德年間,華林農民起義爆發,道宮再度毀於戰火。
入清後,天師道教遭到冷落。乾隆間,歷朝以來天師晉謁皇帝的舊制也被停止,浮雲宮從此失去了昔日的風采。清同治五年,同安鄉(今赤岸鎮)胡氏裔孫重修了一次,文革時被毀。
相關人物
先後在浮雲宮修煉的有名的道士
先後在此修煉的有浮邱公、吳猛、陶安公、李八百、張惠感、孫智諒等。南昌西山萬壽宮供奉的許真君便是吳猛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