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經歷
巧遇公興
寇謙之,字輔真, 馮翊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鄉境內 )人,生長在一個官宦家庭,父寇修之,官至太守;長兄寇贊,三十歲即為縣令。而寇謙之從小就無心做官,一心一意傾心道教,他從家中僅有的道器、道書以及搜求學得的道術中,尋得了無限樂趣。他每天在家裡誦經打坐,鍊氣功,服藥餌,想獲得仙道靈效。可是歷經數年,一如既往,卻依然如故,原身凡體 。
寇謙之在家修煉,儘管無效,卻依然堅持。這一天,他到姨母家串門,見到一個叫成公興的幫工,賣力做活,而形貌卻較奇特,身體魁偉,如象用不完的勁兒。徵得姨母同意,他帶成公興回到家裡幫活 。成公興在寇家幹活,不怕髒不怕累,深得寇家滿意 。
有一天,寇謙之用《周髀算經》演算日、月和五大行星運行規程時,老是算不對,心焦火燎;成公興無意到他跟前看看,他很不耐煩地把成公興支開了。寇謙之又繼續演算,總是得不出個正確結果來 。正在寇謙之愁眉緊皺的時候,成公興又來到他的演算桌旁,誠心誠意地說:“我看到先生的演算方法了。你按我這大老粗的辦法算一下看怎樣?”寇謙之不屑一顧。“先生不妨一試,不行就算了。 ”成公興央求著說。寇謙之看到幫工的好意,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按成公興的運籌方法按步演算,果然心到手順,一口氣算出了“七曜”運行的規程,寇謙之好不高興呵!這時,再睜眼看看成公興,覺得他是一個奇人!當下就拜成公興為師。成公興因辭不就,反倒讓寇謙之收他為弟子,寇謙之莫名其妙,就這樣成公興就成了寇謙之的弟子,師徒倆共同研道,暗相默契 。原來,成公興是一位仙人的弟子,因火燒仙宮,師傅罰他到民間,服勞役七年 。成公興以授道來贖罪,七年期滿,就返回仙宮去了 。
修道天師
寇謙之受道不久,成公興對寇謙之說:“先生如有意學道,當隨公興隱遁深山。”寇謙之欣然同意。於是,齋戒三天,便隨成公興離家修道去了。寇謙之先隨成公興來到華山,採得仙藥,服後不飢;不久,師徒倆即前往嵩山,潛心修道 。
嵩山,居五嶽之中,故稱“中嶽”,屬古都洛陽京畿之地,在登封縣北,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第六洞天。中嶽後被封神為“中天王”。中嶽有二山七十二峰,以太室山峻極、少室山五乳峰為最有名。自漢武帝封禪中嶽之後,中嶽成為仙人道士的修煉之地。西晉著名道士鮑靚曾登嵩山,入石室,得古《三皇文》,修煉成仙。所以,成公興、寇謙之也來到了嵩山。他們選定在太室山石室修煉。成公興將全部修煉秘訣傳授給了寇謙之,寇謙之聰明好學,日益長進。
成公興在嵩山傳授道法,不覺己到七個年頭,該是自己回歸仙宮的時候了。臨別時,成公興再三囑咐寇謙之:“你潛心道教,志向可嘉,但塵緣未了,七情六慾未斷,難赴仙路。不過,如果勤奮努力,將來可做帝王之師,亦為大器。”寇謙之聆聽師教,不敢有絲毫怠慢。成公興去世後,寇謙之“守志嵩岳,精專不懈” ,並開始招收弟子,講經施術,弘揚道教。
寇謙之在嵩山修煉達三十年之久,一副仙風道骨的神韻,他自知外形可以為國師,但內質上卻空泛無幾,要想更上一層,需在這方面下功夫。於是,寇謙之決定要從道教本身動真格了。寇謙之經成公興點化,悟出了上述道理,為此,他就自編自導了一場自己托天神降授的儀式。
北魏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寇謙之在嵩山少室石室託言太上老君在仙人玉女擁護 、百靈導從之下,降臨嵩山,告訴謙之說:“往歲,嵩山山神上奏天曹,稱自從天師張道陵去後,地上修道的人無所師授。今有嵩山道士寇謙之立身直理,行合自然,堪處師位。吾故來授汝天師之位,賜《雲中音誦新科之誡》(即《老君音誦戒經》) 。汝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張偽法、租未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專以禮度為首,而加服食閉煉。”
自此,寇謙之以“天師”身份,宣揚道教,並對“天師道”進行“三整頓”。使天師道以新的面貌在世間傳播。北魏明帝泰常八年(公元423年),正當秋高氣爽、晴空萬里的金秋季節,寇謙之端坐石室,正誦《老君音誦誡經》,忽然少室山顛,雲蒸霞蔚,靈光普照,在五彩繽紛的雲上端坐著一位神仙,這是老君玄孫,上師李譜文降臨。寇謙之立即走出石室,仰望拜謁。上師說:“受老君之命,特為授汝能‘劾召百神’,定‘壇位禮拜,衣冠儀式’的《錄圖真經 》,並傳授銷鍊金丹、雲英、八石、玉漿之法,望謹慎奉持,輔佐北方太平真君。”自此,寇謙之以“國師”的身份,到處遊說,自認為躋身朝廷,給道教爭地位的時機已經到來。也就在這一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繼皇帝位。十月,初冬來臨,寇謙之臥居嵩山三十年的雄厚資本積累成了,他戴著“天師”桂冠,離開嵩山施展抱負,而做他的“國師”美夢了。
引薦國師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始堯元年(公元424年),寇謙之懷著異常高興的心情,走下嵩山,風塵僕僕地北上北魏都城(今山西大同),獻上他的傑作——道書 。誰知出於所料,皇帝讓他暫住在一個叫張曜的家中,供其衣食把他養了起來。寇謙之不甘閒住,他四處打聽能和皇帝接近的人,終於找到了一個得力的支持者,那就是太武帝的左光祿大夫,著名大儒白馬公崔浩。
崔浩,字伯淵,清河人,為北方第一大族,崔浩一支,更為顯中之顯,尤出眾望。崔浩之父崔宏,有輔佐之才,官至天部大人,封為白馬公,為北魏先朝重臣。崔浩自幼養尊處優,又生得“纖妍結白,如美婦人”,少好文字,博覽經史,陰陽五行,百家之言,莫不精通,深研義理,出類拔萃。他承繼父業,入仕朝廷。從道武帝到明元帝,己官至左光祿大夫,父子均為朝廷近臣。太武帝即位,更是軍國大事主謀者之一,因他主張利用漢人,實行漢制治國,得罪部分鮮卑貴臣,太武帝迫於眾議,讓崔浩暫且去官在家,而大凡國事,必決崔浩。寇謙之選中崔浩,是最合適的意中人。而崔浩是想藉助寇謙之的道教,拉攏太武帝;藉助皇權,實行漢化主張。於是,崔浩上書極力推薦寇謙之。先贊太武帝聖德清明,再捧寇謙之如神如仙,蒞臨北魏,為上天之吉兆。聖上應天承命,不會受到世俗的干擾而順天應命的 。
果然奏效,太武帝聞奏十分高興,立刻派人將“天師”接到宮中,並派人奉皇帛、犧牲,南下祭祀嵩山,還將寇謙之在嵩山的弟子,接到平城。於是“天師”“帝師”,一齊擁來;宣布天下,顯揚新法,道業大盛。
寇謙之在宮中辟穀不食,精神奕奕;扶乩請神,天相多多;畫符鎮災,希冀太平;講經論道,施術弘教,深得太武帝的器重。
寇謙之居帝師之位,便發布遵老君訓誡改革天師道。同時,考慮到大魏治國必須用儒學,而自己幼不好儒,成為缺陷;崔浩有求必應,急需套用,稍稍彌補了自己的儒學空白的短處。崔、寇二人用儒道治國的方略,在朝中逐漸得到了落實。
寇謙之為了取得皇帝的信任便大顯神手,積極參加北魏的軍事行動。始光二年(公元425年),大夏王赫連勃勃病亡,其子赫連昌繼位。對是否西伐大夏,朝臣意見不一。崔浩主戰,長孫嵩主和,太武帝傾向主戰,意志不堅定,特請來寇謙之“天師”決定吉凶。寇謙之首先同意崔浩的意見,認為大夏曆年窮兵黷武,民心不安;又新喪國君,政局不穩。如出兵征伐,定會一石三鳥,取得勝利。於是,寇謙之在宮中,大作法事,祈禱勝利。後對太武帝說:“此戰必克,陛下以武應天運,當以兵定九州,後文先武,以成太平真君。”
太武帝十分高興,於是親率一萬八千輕騎西征,結果大挫西夏元氣,俘敵軍數萬,繳獲牲畜十幾萬頭,虜夏人萬餘家,凱鏇而歸 。
寇謙之以其道術、法術和權術、謀術,連連相扣,術術應手,終於在鮮卑族的大魏,站穩了腳跟,實現了“國師”之夢,如願以償了 。
推行新道
寇謙之改革後的新天師道,在北魏轟轟烈烈發展著。太武帝崇奉天師,顯揚新法,並下詔給寇謙之及其弟子授予高官顯爵,寇謙之謝絕了。太武帝下令對寇謙之處以方外之禮,於是,讓“天師及其弟子,並列在王公之上,不聽稱臣”。太武帝還下令,為寇謙之師徒在京城東南(象徵嵩山)修建了五層高的道壇,遵其新經之制,取名“玄都壇”。住道士一百二十人,朝廷供給衣食。道士、道徒每日“齋肅祈請,六時禮拜”,每月舉行一次“廚會”,有數千人參加,費用由國家供給。太延六年(公元440年),太武帝根據寇謙之的建議,改元“太平真君”,後又應寇謙之所請,親自至道壇受符籙。自此,北魏歷代皇帝即位時,都至道壇受符籙,成為一種規制,依此作為鮮卑拓跋部統治漢族的一種依據。如文成帝拓跋浚於興光元年(公元454年),“至道壇,登受圖籙”。獻文帝拓跋弘於天安元年(公元466年),“幸道壇,親受符籙” 。
寇謙之去北魏平城以前,朝廷多信佛教;寇謙之的新天師道得到太武帝崇奉之後,自然影響到佛教的發展,但當時太武帝對佛教並無惡意。後來,太武帝發現僧尼不守清規,幹些傷風敗俗的事,遭到太武帝的怨恨,才下令禁僧俗來往。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發現長安佛寺僧人與起兵反魏的胡人蓋吳有牽連,下令誅殺長安沙門。第二年,下詔各州殺僧人,毀佛像,禁民信佛。北魏佛教受到毀滅性打擊而衰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武一宗”滅佛事件的“太武滅佛”。然而,寇謙之對太武帝滅佛活動,不太熱心,甚至反對。他認為道教己處於國教地位,佛教己無力相爭,沒必要排佛;他認為新天師道吸收了不少佛教義理。道佛互相融合,可以共處,根本沒有發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而且老子化胡,釋迦牟尼是老子的化身之一。他更認識到以太子晃為首的鮮卑貴族崇佛抑道;排佛過於激烈,勢必影響政局不穩,不利道教。所以,對於執意滅佛的崔浩,他多次爭辯利害得失,崔浩不聽。崔浩想施展用儒家思想來治國,削弱貴族勢力;寇謙之意識到這可能逞一時之快,而最終會招致殺身之禍,後果相當嚴重。
寇謙之不僅想到崔浩的未來災難,也想到了他自己的現狀,他以太武帝名義修建“靜輪天宮”,因“必令其高不聞雞鳴狗吠之聲,欲上與天神交接,功役萬計,終年不成”,而招致皇太子一幫人的非議:“寇謙之想以無止境的時間,辦不可能辦到的事,費損財力,疲勞百姓,恐怕不太合適吧?”太武帝也認為無不有理,寇謙之很清楚這個內情。他還意識到他所招收的新老弟子,入京城之後,個個貪圖享受,無所長進,自己己年過八十,道教後繼無人,靜輪天宮,己歷時十八年,而竣工無期,這使得寇謙之己力不從心了。他感到大限將至,對弟子們說:“當我寇謙之在世之日,你們可以求得榮華富貴,一旦我去世,這靜輪天宮真難修成呵!”
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寇謙之預言不久的夜裡,在尚未完工的靜輪天宮裡悄悄仙去了,享年八十三歲 。
兩年後,崔浩奉命纂修國史,景穆太子拓跋晃為報“滅佛”之仇,先表面贊同他秉筆直書;國史修成後,藉口崔浩“盡述國事,備而不典”,將其誅殺,並盡戮其族。崔浩之死,正被寇謙之言中。
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迫於壓力,太武帝下令拆除靜輪天宮。太平真君十二年,太武帝突然終止“真君”年號,改元“正平”。十個月後,太武帝被近侍宗愛所殺死。因太子拓跋晃早死,由皇太孫拓跋濬即位,是為文成帝。
此後,北魏的新帝登基,按照祖宗舊例,親登道壇,接受符籙。北魏孝文帝元宏元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將道壇由城南遷至南郊,定員由一百二十人減至九十人。孝文帝遷都洛陽後,一照舊例,在洛陽城南新建道場,定員為一百零六人。北魏孝武帝元修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孝靜帝元善見由洛陽遷都鄴城,建立東魏,在鄴城南建立道場,定員仍為一百零六人。東魏武定六年(公元548年),高澄把持朝政,奏請取消道壇。北齊文宣帝高洋天寶六年(公元555年),道佛論爭暫告平息。
主要成就
思想
寇謙之對早期道教的教義和制度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吸取儒家五常(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觀念,吸融儒釋的禮儀規戒,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的道教教理教義和齋戒儀式,並改革道官職位的世襲制度,主張唯賢是授,信守持戒修行。
他重視道教齋醮儀范,為道教增訂了諸多齋儀和儀式,亦為後世道教齋儀奠定了基礎。經寇謙之改革後的天師道,後人稱新天師道或北天師道。公元448年,寇謙之卒,年八十四,葬以道士之禮。
著述
著作有托太上老君降授的《雲中音誦新科之戒》 ,該書是現今所能見到的關於道教經韻音樂最早的文字記載,原書已佚失,即《雲中音誦新科之戒》的殘本。近人湯用彤先生等則認為,現存《太上老君戒經》《太上老君經律》《太上經戒》《三洞法服科戒文》《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女鬼青律》等書,亦為《雲中音誦新科之戒》中的內容。一般認為《正統道藏》所收《老君音誦戒經》一卷,是後人對原書二十卷的節抄。
另有託名老子玄孫李譜文降授的《錄圖真經》。
改革
北魏寇謙之修道嵩山三十年,為適應歷史潮流,對天師道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改革,使道教擺脫了原始宗教的粗陋淺薄的風貌,從而得到北魏朝廷的承認,從民間進入殿堂,寇謙之成為一代宗師 。此後,道教不斷得到歷代道教大師的豐富、發展,完善了道教的思想體系和齋醮儀式,使道教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寇謙之對天師道的改革“專以禮度為首”,也就是符合儒家的禮的規範。主要作出了這些改革 :
1、除去三張偽法。堅決反對利用天師道犯上作亂。
2、 廢除以前天師道徵收租米錢稅的制度。
3、 加強戒律,整頓組織,廢除了原來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職的做法,廢除天師道一些教職的世襲制度,要求“唯賢是舉”,並廢除五斗米道原有的24治名稱,規定信徒不得隨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應先考察三年等。
4、修訂戒律、科儀,並且撰寫《老君音誦誡經》20卷,用忠孝等儒家思想作為道士的行為準則。
經過他改革後的天師道為了和以前的相區別,被稱為北天師道或新天師道 。
軼事典故
天師之位
北魏神瑞二年(公元415年),據稱太上老君親臨嵩山授予他“天師之位”,賜《雲中音誦新科之戒》二十卷 ,傳授導引服氣口訣諸法,並令他“清整道教, 除去三張偽法(三張指張陵、張衡與張魯),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之以服食閉煉。寇謙之亦依之對道教進行清整。
北天師道
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他又稱老子玄孫李譜文降臨嵩山,親授《錄圖真經》六十餘卷,賜以劾召鬼神與金丹等秘法,並囑其輔佐北方“太平真君”(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次年(公元424)寇謙之親赴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獻道書於太武帝,得到重臣崔浩的幫助 ,帝賜於平城東南建立新天師道場,重壇五層,遵其新經之制,後人稱為“北天師道”。
太平真君
太延(公元435-440年)末,太武帝聽從寇謙之的進言,改年號為太平真君。後帝又親至道壇受籙,成為道士皇帝,並封寇謙之為國師。北天師道由此在北方大盛。
人物評價
心誠修道
寇謙之(365~448),為北魏著名道士和天師道的改革者 。原名謙,字輔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屬北京市), 後徙居馮翊萬年(今陝西臨潼北)。自稱東漢雍奴侯寇恂之十三世孫。其父修之,苻堅東萊太守,贈秦州刺史,馮翊哀公;兄寇贊,南雍州刺史。
寇謙之“早好仙道,有絕俗之心;少修張魯之術,服食餌藥,歷年無效。”後遇“仙人”成公興,隨之入華山,採食藥物不復飢。繼隱嵩山,修道七載,聲名漸著。天師道(俗稱五斗米道)自張陵之後,常被農民用作組織和發動起義的旗幟,統治階級對它懷有戒心,也深為當時士大夫所不滿,寇謙之趁北魏太武帝崇道抑佛之機,對天師道進行改造和整頓以迎合統治階級的需要。早在北魏神瑞二年(415),他稱太上老君親臨嵩岳,授以天師之位,賜以《雲中音誦新科之戒》二十卷 ,傳其服氣導引之法;令其宣此“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張(張陵、張衡、張魯)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之以服食閉煉。
天師道教
泰常八年(423),又稱太上老君玄孫李譜文臨嵩岳,再授《錄圖真經》六十餘卷 ,及劾召鬼神與金丹諸秘法,命其輔佐北方太平真君(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統領“人鬼之政”。始光元年(424),至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獻道書於太武帝。最初,太武帝對謙之獻書之舉漠然處之 ,“令謙之止於張矅之所,供其食物”。左光祿大夫崔浩以其“辭旨深妙”上疏盛讚 。
繁盛頂點
“世祖欣然,乃使謁者奉玉帛牲牢,祭嵩岳,迎致其餘弟子在山中者”。翌年,於平城南立天師道場,重壇五層,尊其新經之制,集道士一百二十人,每日祈禱六次。太延六年(440),寇謙之聲稱太上老君復降,授太武帝以太平真君之號,帝遂改元為太平真君。又二年,親至道壇受籙,封寇謙之為國師。至此,天師道乃大盛。終北魏之世,崇信不衰。後周承魏,崇奉道法 ,每帝受籙,如魏之舊。太平真君九年(365)寇謙之逝世,享年83歲 。
好道發展
寇謙之夙好仙道,有絕俗之心,少年時曾修張魯之術,服食餌藥, 歷年無效。後跟隨仙人成公興入華山,採食藥物不復飢 。繼隱嵩山,修道七載,聲名漸著。後出山入世,整理改革已不大合時宜的天師道舊制度及科範禮儀、道官教義等,為後世道教齋儀奠定了基礎。世稱寇天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