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浮[浮,讀音作fú(ㄈㄨˊ)]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神農氏後裔共工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典籍《古文瑣語》記載:“浮氏出自共工氏,其臣有浮游”。據史籍《左傳》記載,在炎帝神農氏時代,姓只有一個,就是炎帝神農氏的“姜”姓。共工、申、呂、齊、許、紀、向、州皆姓姜。後在周朝初期,因被周武王所封居地名稱而各得了“氏”,形成了著名的姜姓八氏即共工氏、申氏、呂氏、齊氏、許氏、紀氏、向氏、州氏。典籍《國語·魯語上》記載:“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亦霸九州。”這實際上就是說,共工氏曾下轄有九個伯爵,也就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姜姓部落聯盟的一個首領。反映了九個氏族住在相互連線的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於首要地位。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一級研究員徐旭生說:共工氏居住和活動地在今河南省輝縣一帶。而著名國學大師郭沫若則說:共工氏長期活動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那個地方古代稱為九州,可能來源於共工氏的九個氏族部落。從二水流域往西的山區中還有九州之戎,大概是共工氏的餘部延續下來的。
共工氏屬下有一個能幹的臣子浮游,傳說他能截風斷雨、召喚各種異獸靈怪,曾協助共工氏治理水患和與顓頊征戰,但最後都失敗了。共工氏頭觸不周山後,浮游避禍隱匿起來,他的後裔以先祖為傲,遂以他的名字為姓氏,稱浮氏。
第二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商朝萊朱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萊朱,亦名仲虺,又名中壘,是奚仲的第十二世孫,是繼奚仲之後的又一位傑出的薛國國君,也是商王朝初期非常著名的重臣——左相。
在萊朱的後裔子孫中,分衍有一支氏,即王陵周圍有秩種植的樹木花草等植物,守護萊朱王陵的後裔即有為姓氏者,稱氏,後來又多誤寫為氏。商王朝滅亡之後,該支⁀氏大多改以同音的“浮”字為姓氏,稱浮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周朝時期的古萊國,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路史》記載:“春秋時有姜姓萊國,萊共工浮柔出奔棠國,其後有浮萊氏,簡為浮氏。”
這裡的“萊國”是春秋時期周朝諸侯國名,姜姓,子爵。戰國初期,齊靈公率軍滅東萊國。失國後,原萊國的共工(管理水利的大臣)浮柔出奔棠國,其後裔懷念先祖,以“浮萊”為姓氏,稱浮萊氏。後省文簡化分衍為浮氏、萊氏。
第四個淵源
源於高陽氏,出自顓頊裔孫陸終之子彭祖支孫孚,屬於避難改姓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錢氏,顓頊曾孫陸終生彭祖,裔孫孚,周錢府上士,因官命氏焉。”孚,做過西周掌管國庫的上大夫,官職稱錢,許多子孫以“錢”為姓氏,稱錢氏。也有子孫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孚氏。孚氏後代子孫因避仇難,口含菏葉桿躲入池塘,逃過一場劫難,此後在“孚”字一邊添上了“水(氵)”偏旁,成為浮氏,後另有一支衍派則以藕氏為念。
該支浮氏的世係為:太昊伏羲氏→黃帝軒轅氏→顓頊高陽氏→稱→卷章→重黎→吳回→陸終→彭祖→孚→錢、孚……浮氏。
遷徙分布
浮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九百十七位,以東萊、長沙為郡望。
今江蘇南京鳳凰西街有浮冰女士,該支浮氏出自河南省獲嘉縣的徐營鎮,祖上浮秀是從湖南長沙遷入,後分衍出浮氏、夏氏兩支姓氏。浮凍的父親是個老紅軍,長期在部隊工作。浮冰說,為了找到一個本家,父親當年曾經常翻看士兵的花名冊,有一次,終於發現一個姓“浮”的戰士,父親高興極了,還請那個浮姓小戰士來吃飯,一問才知道,原來這個士兵和自己是同宗。由於“浮”這個姓氏冷僻,浮冰每認識一個新朋友,總會被問:“你這個名字是筆名吧,你是文藝工作者吧,要不就是一個作家?”遇到這種情況,浮冰總要不厭其煩地解釋:“我姓‘浮’,是‘誰主沉浮’的‘浮’,‘浮冰’是我的真名,不是化名!”
今陝西省的西安市,河南省新鄉市獲嘉縣、焦作市修武縣,湖南省的長沙市、永州市祁陽縣、益陽市桃江縣,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北京市,上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等地,均有浮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東萊國:又稱萊國。萊國是古老的諸侯國,始封於商王前,其時統治中心在今山東昌樂、臨朐等縣一帶,東部邊界直到黃縣的沿海地區。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齊國,他建都在營丘(今山東昌樂),離另一個萊國的都城十分近。萊國候十分不滿,曾多次率兵眾爭奪營丘地區。直到春秋時期,隨著齊國的逐漸強大,最終打敗了萊國,占有了今平度縣以西的大部分領士,萊國當時已為公爵,但萊公已無力與強大的齊國抗衡,被迫遷都到黃(今山東黃縣萊子城),史稱其為東萊國。到了戰國初期的魯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東萊國最終被齊國所吞併,其地成為齊國的黃縣。
長沙郡:亦稱長沙國。距今約十五~二十萬年以前,長沙地區有人類的活動,經過十五~二十萬年的發展,長沙歷史進入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五千年,長沙先民開始過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進入母系社會;約公元前三千年,長沙新石器時代進入屈家嶺文化階段;約公元前兩千五百年,長沙新石器時代進入龍山文化階段,這時有了原始農業,漁獵仍是人們謀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業、石器加工技術又有進一步的發展,並產生原始的紡織和玉器加工技術。傳說,人文始祖炎帝和黃帝都曾來過長沙。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曾“披山通道,南至於江,登熊、湘”,後來就把長沙這片地土封給了他兒子少昊氏。宋朝學者羅泌在《路史》中記載:少昊氏“始於雲陽,胙土長沙”(胙,賞賜),據此,傳說中的少昊氏是遠古長沙的一個氏族首領,是開發長沙的第一人。長沙,夏王朝時期屬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時期,三苗國消失了,但三苗後裔仍然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這時長沙屬“揚越”(荊蠻),史稱“揚越之地”,作為古越人(古長沙越人為揚越的的一支)到這時創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幾何紋飾硬陶即印紋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徵。商周時期,北方中原王朝對南方“荊蠻”、“揚越”的戰事頻繁,雖未能在這裡建立起他們直接的統治,但“揚越之地”一度成為商周的“南服”,迫使“荊蠻”臣服納貢。據典籍《逸周書·王會》記載,周初建設雒邑告成,各方諸侯來賀,貢物中有“長沙鱉”一種,這是“長沙”一名見於史籍的最早記載。商、周時期,中原文化傳入,長沙進入青銅器時代。長沙古越人仍然是居住在茅草覆蓋的半地穴式房屋,過著氏族生活,主要以石器作為工具,生產上依靠刀耕火種。商代中期,中原的青銅鑄造技術傳入,開始使用和製造青銅工具銅斧,到西周后期出現了銅製大鋤(鬆土工具)、銅插(耙,鬆土和起土的農具);而且還製造出了形制考究、紋飾精美的青銅容器、樂器。長沙出土的大批商周青銅器,大多具很高的工藝水平,富有鮮明的越族風格;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在寧鄉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銅器中珍品;1959年以來寧鄉、長沙縣出士的十幾件銅鏡,一般重七十~八十公斤,最大的二百二十一公斤半,為中國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商代銅鏡。東周以後,長沙進入春秋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動亂年代,春秋末期,楚國(荊楚)的勢力進入長沙。戰國初期,越國滅吳國,楚、越兩國對峙開始,長沙成為楚國東南邊陲的要塞。戰國中期,楚國實行變法,國力強盛,對南部地區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湖南全境納入了楚國版圖,長沙成為楚國南部的軍事重鎮,包括湖南湘北、湘中、湘南廣闊地域的政治軍事中心,楚國在長沙建立了城邑。楚人對長沙的進入,加上經過數百年的戰爭,古越人消失了,長沙古越文化被楚文化替代。楚人的南侵,帶來了中原和江漢地區的生產工具和生產經驗,使長沙地區進入了鐵器時代,長沙結束了商周以來延續了一千多年的原始狀態,直接進入封建社會。楚國至楚懷王時國勢日弱,諸侯各國特別是秦國對楚國多次發起戰爭,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國大將王翦率軍南下,打敗楚軍在江南的餘部,楚國以長沙為政治軍事中心的江南之地被秦國所征服,楚國滅亡。長沙(湖南)作為楚地和楚國軍事重鎮的時間長達八百多年,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其時轄地在今湖南省東部、南部一帶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全州市、廣東省連縣、陽山縣、英德和江西一部分地區,長沙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從秦朝開始,長沙開始納入中國統一的政治版圖,並第一次明確地以一個行政區域載入史冊。秦朝長沙郡涵蓋今湖南大部分、湖北以南、江西西北和廣東的連縣、廣西的全州等地,面積幾乎相當於今湖南全省,臨湘縣為治所。秦朝滅亡,漢王朝建立。漢高祖劉邦稱帝之後,於漢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封西漢王朝開國功臣吳芮為長沙王,以原秦朝的長沙郡建長沙國,臨湘縣駐所作為國都,也標誌著湖南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諸侯國,長沙成為王國都城。長沙王是長沙國的最高統治者(最高官員),其王位世襲,但自東漢漢朝對諸侯王國改變體制之後即漢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實際成為有名無實的番王了。長沙國從漢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始封至漢孺子嬰居攝二年(丁酉,公元7年)被廢除,存在了二百多年,長沙國先後分為“吳氏長沙國”和“劉氏長沙國”兩個時期。古長沙城作為漢王番都,臨湘古城位於長沙國的中心地帶,為歷代長沙王的駐所和長沙國的政治軍事中心。古書《水經注》記載,臨湘城(即古長沙城,史稱臨湘故城)系吳芮始封長沙王建築。漢後元七年(甲申,公元前157年),吳氏長沙國廢除。吳氏長沙國時期,為古代長沙歷史上輝煌時期,政治上始終不渝維護國家統一,是西漢王朝的忠實諸侯王國。劉邦所封八個異姓諸侯王臧荼、韓信、英布等七個諸侯王全部消滅,唯獨吳氏長沙國自始至終效忠朝廷,就是淮陰王英布(長沙王吳芮之女婿)反叛,長沙王吳臣(吳芮之子)還大義滅親。吳氏長沙國自吳芮始封,到漢前元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其五世孫吳著死,因無子被撤除,共傳五代,歷時四十六年。王國的官吏制度與西漢朝廷相同,設有丞相(漢高祖初曾稱柱國),由朝廷直接委任,名為輔佐諸王,實際上是派來掌握本國實權以控制地方的。公元前158年漢文帝之子漢景帝繼位,重置長沙國,史稱“劉氏長沙國”,漢前元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漢景帝庶子劉發封為長沙王。劉發之長沙國正值西漢王朝大削諸侯王國勢力的時候,自漢前元二年~漢中元五年(公元前155~前145年),隨著朝廷對諸侯番國管理體制的改變,這時的長沙國轄地大為縮小,已析出桂陽郡和零陵郡,僅有臨湘、羅、下雋、益陽、連道、湘南、安成、丞陽、茶陵、攸、昭陵等十三縣;長沙國的番王至此也削除了實際權力,不得干預自己所轄諸侯國的政務,成為名義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改制以前稱為“臣相”),下至縣令全部由朝廷任免。“劉氏長沙國”從劉發始封到劉舜被廢,共傳七代八王,歷時一百六十四年,隨西漢王朝滅亡而拆除。漢綏和元年(戊辰,公元8年),王莽篡位自立為帝建“新朝”,長沙國改名“填蠻郡”,國都臨湘改名“撫睦縣”。王莽政權很快就被西漢末農民大起義所淹沒。漢更始三年(乙酉,公元25年),原西漢皇室宗族、長沙定王劉發的後裔劉秀(即光武帝)擁兵稱帝,又建立起一個漢朝,因以洛陽為都,史稱東漢。由於全國各地分布著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隊伍和各色武裝割據,劉秀又展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東漢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劉秀遙封西漢末代長沙王劉舜之子劉興為長沙王,復建長沙國,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勢。到漢建武九年(己丑,公元29年),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長沙相韓福、桂陽太守張隆、零陵太守田翕、蒼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錫光等,相率遣使貢獻,悉封為列侯。至此,包括長沙在內的湖南全境正式歸於東漢,長沙的歸漢,對劉秀統一天下的戰爭起到了重要作用,劉秀於東漢建武十六年(庚子,公元40年)統一中國。長沙已早在漢建武十三年(丁酉,公元37年)被劉秀以長沙王劉興等“皆襲爵為王,不應經義”,將其改封為臨湘侯,又將長沙國廢除,改為長沙郡。三國和西晉時期,長沙為長沙郡郡治,屬古荊州。西晉後期和南北朝時期,長沙為長沙郡郡治,湘州州治。隋前期撤郡,長沙為潭州總管府;後期改州為郡,長沙又為長沙郡郡治。唐朝時設潭州治所,曾屬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時期的長沙窯,曾興盛一時,成為釉下彩的發源地。五代十國時期長沙為楚國國都,這也是唯一以長沙為都城建立的國家。隋朝初期,長沙郡被廢黜,隋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及唐朝的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曾改潭州為長沙郡,治所在臨湘(今湖南長沙)。宋朝時期,長沙為潭州治所。北宋設嶽麓書院,將長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時期。元朝於至元十一年(南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時改為潭州路,湖廣行省治所。元至元十八年(辛巳,公元1281年)仍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隸屬湖廣行省;文宗天曆二年因“天子臨幸”而改名天臨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為長沙府治所,隸屬湖廣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長沙同為長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時長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稱,為中國最重要的米市之一。在太平天國軍攻打長沙的清朝末年,曾國藩成為“湖南第一人”,長沙府湧現出在中國歷史上重要的人物,如曾國荃、左宗棠、胡林翼等消滅太平天國,發動洋務運動,收復新疆等,對晚清的中國造成深遠的影響。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長沙成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動地。戊戌變法的陳寶箴、譚嗣同,在長沙興辦時務學堂。之後自立軍起義、華興會、公祭陳天華和姚宏業、瀏萍醴起義、搶米風潮,都是很有影響力的活動。黃興在清朝末年進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動,為中華民國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民國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長沙縣、市分治,設“長沙市”,為湖南直轄市,長沙一直作為湖南省會至今。長沙在民國時期是中國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清宣統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10月22日,焦達峰、陳作新為首的起義新軍光復長沙。民國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曾就讀於時務學堂的蔡鍔發動了護國運動。民國八年(己未,公元1919年),長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儉學,長沙也是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地之一。毛澤東、何叔衡、任弼時、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領導人都在長沙讀書或者從事政治活動。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毛澤東發動秋收起義,並試圖攻打長沙;失敗後他轉向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現實方針。民國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曾是長沙發展的鼎盛時期,經濟物業繁榮,初期成為抗戰的大後方。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11月12日晚的“文夕大火”成為長沙城最為悲慘的事件,全城各種歷史文化遺蹟幾乎損失殆盡。民國二十八~三十三年(公元1939~1944年),長沙為抗日戰爭的主戰場,中、日雙方以長沙為中心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戰役,中方取得前三次戰役的勝利。1949年8月5日,長沙正式建立共產黨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長沙開始重建與發展。長沙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創始人之一的毛澤東早期讀書和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被認為是革命紀念地。改革開放初期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長沙經濟開始和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步加大;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長沙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成為中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
堂號
東萊堂:以望立堂,亦稱萊國堂、臨朐堂、昌樂堂。
長沙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浮 游
(生卒年待考),傳說為共工氏大臣,浮氏鼻祖之一。
浮 萊
(生卒年待考),亦名萊朱、仲虺,又名中壘,奚仲第十二世孫,著名商朝初期薛國國君,浮氏鼻祖之一。
浮 柔
(生卒年待考),亦稱浮萊;東萊國人(今山東龍口)。著名戰國初期東萊國大夫,浮氏鼻祖之一。據史籍《路史》記載:“春秋時有姜姓萊國,萊共工浮柔出奔棠國,其後有浮萊氏,簡為浮氏。”這裡的“萊國”是諸侯國名,姜姓,子爵。
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齊國,他建都在營丘(今山東昌樂),離萊國的都城十分近。萊國候十分不滿,曾多次與姜太公爭奪營丘地區。直到春秋時期,隨著齊國的逐漸強大,最終打敗了萊國,齊國占有了今山東省平度市以西的大部分領士,萊國衰敗,君主萊公已無力與強大的齊國抗衡,被迫遷都到黃(今山東省龍口市萊子城),史稱其為東萊國。
到了戰國初期的東周靈王五年(魯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齊靈公姜環在位,在位期間由名相晏弱、晏嬰父子相繼輔政,使齊國又強盛起來。齊靈公親率大軍攻伐東萊國,東萊國終被齊國所滅,其地被吞併成為齊國的黃縣,齊國的領土擴大到今整個山東半島。失國後,原萊國的共工(管理水利的大臣)浮柔逃亡到棠國,其後裔懷念先祖,以“浮萊”為姓氏,稱浮萊氏。後省文簡化分衍為浮氏、萊氏。
家譜文獻
河南獲嘉浮氏門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河南省新鄉市獲嘉縣徐營鎮西浮莊村浮家祠堂。
字輩排行
湖南桃江浮氏字輩:“光宗耀祖德義禮振家聲”。
河南獲嘉浮氏字輩:“思習德光宗紹祖得毅立震家升”。
河南獲嘉浮氏祠堂家譜記載:“光宗紹祖德義禮振嘉聲,明行繼先澤純正許旺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