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敢問夫子惡乎長?”(1)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2)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3)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4)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5),心勿忘,勿助長也。元若宋人然:宋人有閔(6)其苗之不長而揠(7)之者,芒芒然(8)歸,謂其人(9) 曰:‘今日病(10)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注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11)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何謂知言?”
曰:“詖辭(12)知其所蔽,淫辭(13)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14) 知其所窮。——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
作品注釋
(1)這一段系節選公孫丑與孟子的對話。問這句話的是公孫丑。
(2)浩然:盛大而流動的樣子。
(3)慊:快,痛快。
(4)告於:名不詳,可能曾受教於墨子。
(5)正:止。“而勿正”即”“而勿止”。
(6)閔:擔心,憂愁。
(7)揠:撥。
(8)芒芒然,疲倦的樣子。
(9)其人,指他家裡的人,
(10)病,疲倦,勞累,
(11)耘,除草。
(12)詖(bi)辭:偏頗的言辭。
(13)淫辭:誇張、過分的言辭。
(14)遁辭:躲閃的言辭。
作品譯文
公孫丑說:“請問老師您長於哪一方面呢?”
孟子說:“我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語,我善於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
公孫丑說:“清問什麼叫浩然之氣呢?”
孟子說:“這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這種氣,極端浩大,極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養它而不加以傷害,就會充滿天地之間。不過,這種氣必須與仁義道德相配,否則就會缺乏力量。而且,必須要有經常性的仁義道德蓄養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爾的正義行為就能獲取的。一旦你的行為問心有愧,這種氣就會缺乏力量了。所以我說,告子不懂得義,因為他:把義看成心外的東西。大家一定要不斷地培養義,心中不要忘記,但也不要一廂情願地去幫助它生長。不要像宋人一樣:宋國有個人嫌他種的禾苗老是長不高,於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們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氣喘吁吁地回家,對他家裡人說:‘今天可真把我累壞啦!不過,我總算讓禾苗一下子就長高了!’他的兒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於死了。天下人不犯這種拔苗助長錯誤的是很少的。認為養護莊稼沒有用處而不去管它們的,是只種莊稼不除草的懶漢;一廂情願地去幫助莊稼生長的,就是這種拔苗助長的人--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害死了莊稼。”
公孫丑問:“怎樣才算善於分析別人的言語呢?”
孟子回答說:“偏頗的言語知道它片面在哪裡;誇張的言語知道它過分在哪裡;怪僻的言語知道它離奇在哪裡;躲閃的言語知道它理窮在哪裡。--從心裡產生,必然會對政治造成危害,用於政治,必然會對國家大事造成危害。如果聖人再世,也一定會同意我的活。”
讀解賞析
浩然之氣,至大至剛。
這種氣,陽剛而氣壯山河,氣貫長虹,氣沖霄漢。
“說大人則藐之,匆視其巍巍然。”(《孟子·盡心下》)
靠是的這種氣。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依然是靠的這種氣。
甚至如文天祥所寫千古名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正氣歌》)
也仍然是源於這種氣。
然而,這種氣可養而不可得。“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就是養也要日積月累,水到渠成;而不能拔苗助長,急於求成。
不過,正如孟子所說:“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古往今來,合天之下,能不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的實在是太多了。“記得小時候讀書的時候,老師常常講這樣的道理給大家聽:地里莊稼,即使站在它的面前隨時觀察,眼睛緊盯住它不放過,也絕對不能親眼看到它生長;但是久而久之,隔一段時間去看它,卻可以發現它已經長高了。人的身體長高也是同樣的道理。那時,老師給大家講這個道理,是勉勵大家要勤奮學習。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不要心急圖快,囫圇吞棗。現在想來,當然也包含著老師不撥苗助長的一份苦心在內。可大家當時不能體會出這些。
其實,不僅知識積累如此,技藝學習如此,大家進德修業,立身處世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
關鍵在於營養的吸取,年力的增強。萬事總有規律,不是一廂情願就可以如願以償的。
放眼觀世,紅塵滾滾。再看看周圍,那些追名逐利,急急如律令的人們,一個個都是那“芒芒然歸”的宋人。
作品出處
《浩然之氣,至大至剛》出自《孟子》的《公孫丑章句上》。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週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 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 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 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