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此聯為清末政治家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時在總督府衙題書的堂聯。意為:大海因為有寬廣的度量才容納了成百上千的河流;高山因為沒有勾心鬥角的凡世雜欲才如此的挺拔。上下聯最後一字——“大”與“剛”,意思是說,這種浩然之氣,最偉大,最剛強。更表明了作者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這種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壁立千仞”的剛直,來源於“無欲”。這樣的氣度和“無欲”情懷以及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正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維生素。

對聯解析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作者:林則徐作者:林則徐

此聯為清末政治家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時在總督府衙題書的堂聯。

上聯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上聯表示要有海一樣的寬宏胸懷。“海納”,比喻容受量大。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註:“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百川”,江淮湖澤的總稱。“有容乃大”,語出《尚書·君陳》:“有容,德乃大。”上聯的意思說,海之所以浩瀚廣大,在於能涵納百川細流;人的德行要廣大,也要有像海一樣的廣闊胸懷。寬則得眾,“惟有德者能以寬服人”(宋·晁說之《晁氏容語》)。有了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和氣度,就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就能與人與己“無所不容”。這種對他人所表現出的寬容,就是儒家所倡導的“恕”,即以仁愛之心待人和凡事都要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這種人己統一的情操,不僅利於個人身心健康,境界提升,也可以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之達到合理融洽的境地。

上聯對於闡述何為大,大是無數小的組合成整體,能夠容天下難容之事,乃心胸寬大;能不斷積累和學習,乃知識的淵博;存在於宇宙萬物的事物,一定在人的意識和活動中發生,能夠包容世間萬象和試著了解不同領域,對於個人思想的成長有巨大的意義,人的偉大和渺小也在於此!

下聯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下聯則表明立身辦事的堅定心志。下聯以歷經風吹雨打,雷劈電擊而屹立高聳的陡峭岩壁為喻,表明要排除一切雜念,堅持正義,做一個無私無畏、剛直不阿的大丈夫。

下聯闡述堅韌不拔的志向源自何方,無欲則剛。人是有七情六慾的,對於一個東西過度的熱愛會導致個人的迷失,誤入歧途。王勃曾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豪言壯語,諸葛亮也有“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警句,儒學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佛教也有克制“貪嗔痴”,個人境界才能提升。對於突破名聲、色慾、物質欲、控制欲,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堅持正確的方向。一些人在浮躁的大環境裡,搞政治終成獨裁者、做企業變黑心資本家、搞學術研究成為追求名利,慢慢人性變得扭曲,生命也毫無意義。政治家只有為民為國才能得以大成;企業家只有誠信為本、利益共享,才會受人尊敬長久興旺;文化人只有嚴謹治學、不斷探索,才能成為大師。

上下聯的最後一字——“大”與“剛”,來源於《孟子·公孫丑》第2章。享壽84歲的孟子在談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時候說:“其為氣也,至大至剛。”意思是說,這種浩然之氣,最偉大,最剛強。聯語引用此典,更表明了作者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這種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壁立千仞”的剛直,來源於“無欲”。這樣的氣度和“無欲”的情懷以及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正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維生素。

意思

大海因為有寬廣的度量才容納了成百上千的河流;

高山因為沒有勾心鬥角的凡世雜欲才如此的挺拔。

總結

做人如此,治國也可以借鑑,只有一個國家各個領域都興旺發達,能接納不同的思想,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才能高度文明,而不是某一方面畸形發展,而造成社會大眾的心智的缺失,這樣的國家是不會長久富強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