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三十六窯
相傳宋朝時候,一位有名的相士,路過浦口,認為浦口是南瓜穴,會出帝王。宋高宗趙構得訊後,惶惶不可終日立即下旨,命令那位相士馬不停蹄,趕到浦口破穴。從雲居山鳥瞰,浦口果然象只南瓜,周圍三十六座小山,很象藤上的片片綠葉。那相士傳皇帝聖旨,責令連江知縣五天之內,在每座山上都要建窯,將每片綠葉都燒枯,這樣自然結不出瓜來,就出不了帝王,就不會有人來奪趙家天下了。
當時,這些小山都是淺海中的小島,周圍人煙稀少,三窯師傅和工人都是從外地請來的; 但是也有人說,這位相士是義士,他早就恨透趙氏對內鎮壓,對外屈服的反動統治,他明替皇帝辦事,暗中卻有自己的計畫;藉口建窯,招募大批人馬,為推翻趙家王朝作積極準備,因此,把建窯工程視為非等閒之事。既然事關重大,為什麼這么多的碗窯,不久就一下子都埋到地下呢?
浦口三十六窯傳說
據說古時候點兵打仗,都靠烽火傳信號。南宋末年,元兵侵入福建,如入無人之境,前鋒部隊進駐連江縣城,遙望浦口一帶方圓數里的煙火,誤認為宋兵集結,不敢前進等大隊人馬趕到一看,卻是煙火,元將一氣之下,把碗窯工人斬盡殺絕。從此,大片瓷窯便埋沒地下了。
有的講是因為當時下洋山中有一隻石龜每天都會向山頂移動一點,如果它爬上頂峰,就會堵住才溪水使溪水倒向北流,浦口就會形成平川,就可以興建皇帝城。然這天機早被一位畲族婦女看破。一天,她帶兒挖野菜,小孩懶惰,走到半路就停下來,不想再走了,那婦女指著石龜責備兒子:“你還不如那隻石龜。你看它多勤勞!它每天只能爬上一點點,還是不停地爬,總有一天會爬到山頂!”奇怪得很,婦女剛說完,石龜就不再前進了。石龜沒能爬上山頂,所以才溪水還是向浦口流,浦口做不成京城了。
又說當時高岩山下住著一個老太婆和她的孫子。一天老太婆正在插秧,京城派來的馬將軍路過,問她:“老太婆,你種了一輩子水稻你知道每捆稻苗有幾條根?”老太婆答不上。回到家裡,孫子問她為什麼這么氣,她把將軍的問話重複了一遍,孫子說:“這有什麼為難,明天他一來,你反問他:‘馬將軍,我問你,你整天騎馬,你和道馬尾有多少毛嗎’?第二天將軍果然又來了,他聽老太婆問話後,驚愕地問她:“誰教你的?”老太婆自豪地回答:“我的三歲孫子”。將軍情不自禁地驚呼:“神童!他連我的姓名都知道!”將軍趕到她家,見一個方頭大耳、眉清目秀、神彩異常的孩子正坐在搖車上。馬將軍立刻警覺到,他就是自己要尋找的兒童。他這次不遠萬里來到浦口,就是奉趙構密旨,要親手殺死這個小皇帝。他急急抽劍向孩子砍去。說時遲,那時快。那快小孩猛地頭一縮,鑽進地里去了。原來這小孩就是青蛙精。過了多時,小孩又鑽出來了,哈哈大笑道:“告訴你,馬諸,千刀砍我不死,你不要白費力了”馬將軍猛地想起,青蛙最怕菖蒲草,於是揮刀割了一片菖蒲葉,趁小孩不在意,從背後刺過去。就象利劍把小孩攔腰斬斷。小孩被殺了。當不成皇帝了。
皇帝崩了,京城破了,還要人馬、資金乾什麼?那相士也就一走了之。頭頭走了,群龍無首,碗工們如鳥獸散。因為當地人不懂做碗,只好讓窯荒廢了,時間久了,碗窯也就崩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