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室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室是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經濟作物研究室,主要圍繞經濟作物棉花、玉米和薯類開展優異種質的創新與利用、新品種育種、分子標記輔助選育以及良種套用、推廣和加工為等方面研究,已逐步形成了以經濟作物常規育種與農業生物技術相融合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室,設棉花、玉米和甘薯3個研究方向,有研究人員10人。 自1998年以來,經濟作物研究承擔科技部國家“863計畫”、國家轉基因專項(棉花、玉米)和浙江省重大科技攻關、浙江省重點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等30多項,受資助經費達700多萬元。 促進新品種、新技術的示範與推廣和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為進一步提高我省乃至全國的經濟作物生產做出應有的貢獻。

簡介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室是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經濟作物研究室,主要圍繞經濟作物棉花、玉米和薯類開展優異種質的創新與利用、新品種育種、分子標記輔助選育以及良種套用、推廣和加工為等方面研究,已逐步形成了以經濟作物常規育種與農業生物技術相融合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室,設棉花、玉米和甘薯3個研究方向,有研究人員1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3人,中級職稱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2人,碩士1人。室主任朱金慶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於玉米遺傳育種研究,室副主任李付振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於棉花生物技術及遺傳育種研究。 經濟作物研究室實驗平台擁有品質分析室、常規實驗室、分子實驗室、組織培養室、種質資源庫、溫室(種薯保存大棚)、實驗農場、浙江海寧和海南陵水2個育種繁種試驗基地等科學實驗硬體條件。品質分析實驗室配備了棉纖維品質測定儀、纖維色差儀、糖類折光儀、還原糖測定儀、澱粉粘度測定儀等分析儀器;分子實驗室配備了梯度PCR儀、高速離心機(冷凍)、凝膠呈像分析系統、聚丙烯醯(PAGE)膠分析系統、恆溫搖床、超低溫冰櫃、人工氣候箱等分子生物學儀器,滿足經濟作物分子生物學研究快速發展的需要。
通過科技人員的艱辛奮鬥和團結協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自1998年以來,經濟作物研究承擔科技部國家“863計畫”、國家轉基因專項(棉花、玉米)和浙江省重大科技攻關、浙江省重點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等30多項,受資助經費達700多萬元。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通過鑑定成果5項,通過省級品種審(認)定8個,新品種推廣面積800多萬畝。在各類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 隨著科研條件的不斷改善,在開展前瞻性、創新性科學研究的同時,研究室將加大套用基礎研究的力度,切實加強現代生物技術與育種基礎理論研究,積極拓展育種新方法、新技術、新領域;大力開展優異種質資源的發掘、整理、保存及創新研究,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重大產業化前景的新品種;重點開展優質、高產、高效、多抗經濟作物新品種選育,研究開發“優質、高產、高效”的集約化生產技術,不斷提高生產力。促進新品種、新技術的示範與推廣和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為進一步提高我省乃至全國的經濟作物生產做出應有的貢獻。

理念

立足浙江、服務三農、放眼全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